分享

徐光启:中西交流第一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与他相关

 风吟楼 2019-08-19

弘扬传统文化,点评文史人物,品读国学经典.


文:夕又(读史专栏作者)

去过上海的朋友都知道,上海有个地方叫“徐家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与一位历史人物有关。我们现代人,每天的生活都与这个人的学术成果相关,而前上海交大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认为:说这个人是一位科学家是贬低了他,这个人比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家都要伟大。

这个人,就是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南直隶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他对近代中国农学、数学、天文学等都有卓越贡献,在军事领域也颇有建树,被称为我国中西方交流第一人。

徐光启的祖父徐绪因经商而致富,到他父亲徐思诚的时候,家道复又中落,务农为生。少年时的徐光启曾在龙华寺读书,十九岁就中了秀才,此后却一直不顺,多次乡试不第,只好教书以养家糊口。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时年42岁的徐光启才中了进士,进入翰林院,被选为庶吉士。这时距离他与利玛窦在南京相遇已经过去了四年,而那次相遇,改变了徐光启的人生轨迹,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利玛窦是意大利传教士,作为外国人,他是被中国皇帝允许在我国领土安葬的第一人。当时的西方,耶稣教会掌握着最先进的思想和科技,而意大利贵族后裔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为了获得认可,就用西方最前卫的科技来证实自己的文明,他善于制造并维修钟表,获得了当时皇帝的信赖,也成了很多王公大臣的座上宾。

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徐光启,虽然早期仕途不顺,却并不守旧,相反,他特别能接纳新事物,对“阳明心学”比较推崇,认为对于万事万物要勇于怀疑,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一味盲从他人的说辞。

认识了利玛窦之后,徐光启意识到这个人可以帮助自己,不仅可以解决精神上的信仰问题,能更学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明朝中晚期,包括上海在内的我国沿海一带,倭患猖獗,加上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令老百姓苦不堪言。徐光启饱读圣贤书,胸怀天下,他原本希望当官为政,从政策上给百姓以实惠,休养生息,救民于水火。而认识了利玛窦之后,他意识到科学技术也是一条可以发展之路,学习西方经世致用的科学和思维方式,也可以拯救自己的国家。

于是,考中进士之后两年,徐光启的生活稍安,就和利玛窦开始合作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一书。在此之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几何”,还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几何”,从徐光启开始,“几何”才被当成一个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

不仅是“几何”,现在我们所用的“点”“线”“面”“角”等,都是在这次翻译中确定下来的。在此之前,我国虽也有《九章算术》等数学典籍,但并没有完善的学术系统,更缺少专业的数学术语。徐光启所做的相当于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完全可称之为我国数学学科真正的奠基者。

万历三十五年,徐父在北京去世,徐光启按大明律回乡丁忧守制。在此期间,他没有像一般人守孝那样只闭门读书。他一边编纂整理数学文献,完成了《测量异同》与《勾股义》等书;一边积极的做了另一件事:培育番薯,并写出了《甘薯疏》《芜菁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等文献。

明朝早期,我国人口在五千万左右,而到了明朝中晚期,虽然灾害频仍、天灾人祸不断,人口却激增到了一亿五千万左右,正是因为玉米、番薯等的大面积种植,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而徐光启又正是那个“第一个吃番薯的人”。

番薯,即地瓜,十六世纪由西班牙人从美洲引种到菲律宾,后经台湾传入福建等地。但是当时人们认为番薯是热带植物,不可能在长江流域一带种植,更不可能在北方存活。

徐光启在家丁忧的三年,不停的请人从福建带番薯回上海,进行试种。刚开始,番薯种块不是霉烂,就是冻僵,偶尔有保存好的,却没等春天已经发芽,错过了种植季节。

然而,徐光启并不认输,他不停的想办法,通过反复的实验和方法改进,终于将番薯种植成功,并总结出了“传种”、“种候”、“土宜”、“耕治”、“种栽”、“壅节”、“移插”、“剪藤”、“收采”、“制造”、“功用”、“救荒”等一整套做法,称之为“松江法”,并创造性的想出了现在仍在被广泛使用的地窖储藏法。这些方法,不仅使得番薯在上海地区种植成功,并顺利的推进到了山东、河北,甚至东北等地。

而在番薯种植技术往高纬度地区推移的同时,它的品质和口感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干旱地区的味道比南方多雨地区更好,对此,徐光启曾不无得意的说:“庶几哉,橘逾淮,弗为枳矣。”

这正是因为此事的成功,让徐光启信心倍增,让他更加意识到,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对的,要想改变大家的认知,就要让人们看到创新改变的结果。

几年后,徐光启因与朝中一些大臣意见不合,便辞职去了天津。他在天津南郊开垦了大片的盐碱荒地,用来种植水稻,通过改进水利灌溉和造肥施肥技术,最终让江南的水稻在天津落地生根,解决了旱地种植水稻的难题。

不仅实践,他还不停的将自己的经验学术话,写出了《宜垦令》《农书草稿》《北耕录》等。

万历三十八年,因为钦天监推算日食不准,徐光启又开始研究天文学。

明初实行的《大统历》,日久天长,已严重不准,但统治者认为“祖制不可改”,一直不允许重修新历,加上古代人们习惯将天象和国运,以及皇帝的功过联系在一起,为了避免被人利用,明朝也不重视天文学。到万历末年,大明的观象台已年久失修,观测更加不准,导致历法与“天度不合”。

天子不知天象,百姓农耕节气与气候对不上,导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在此情况下,徐光启通过潜心研究,并跟西方传教士请教,写出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等书。

两年后,徐光启上疏毛遂自荐,请求重修新历,并得到了批准。但因为种种原因,修历的事,一直被搁置,直到崇祯元年才被重新提上日程。

此时,罗马教廷颁布的《格里高利历》已经被许多国家所采用。徐光启请传教士翻译之后发现,《格里高利历》比《大统历》精确许多,尤其是他们把一天分为96刻的做法比中国一天100刻的计算方法简明和精确许多。

我国原有的记时方式有“时辰”和“刻漏”两种,一天12时辰和100刻之间不能准确换算,而西方的一天24点数和96刻却非常精准。于是,徐光启大胆采用里西历里的24点制,将一天的12时辰换算为24个“小时辰”,简称:小时,并废除了一天100刻的计算方法,采用了能和24小时整除的96刻制。

然而,这样一部近乎完美的历法,并没有被大明统治者采用。

原本,徐光启生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崇祯历书》的编订工作,他死后两年,他的继承者们完成了他未竟的事业。可是生性多疑、优柔寡断的崇祯帝又担心自己会背上“擅改祖宗法制”的罪名,所以迟迟没有颁布新历。

1644年,等崇祯终于下决心要刻印这部新历书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那年农历3月19日,大顺军攻进了紫禁城,不久清军入关,夺取了大明的江山。

在那之前的万历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是满清的“天命”元年。同一年,大明的礼部官员们却在上疏,请求查办外国传教士,而徐光启的许多著作都是在传教士的帮助下完成的,为此,徐光启上疏为传教士辩护,并被获准复职。

但对于徐光启的上疏,万历皇帝只是回复“知道了”,这种和稀泥式的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不久徐光启再次辞归。

三年之后,萨尔浒战败,徐光启上疏请求练兵,并提出为部队配备先进的火器,但因军费问题,这个建议迟迟没有下文。后来,徐光启自掏腰包从澳门购买了大炮,却又被告发私办军火。

女真人来争夺“天命”了,大明却还在内讧。

天启年间,辽东防务吃紧,一直追随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受到朝廷重用,兵部尚书孙承宗用他筑台制炮,协助袁崇焕守宁远城。此时,徐光启的红衣大炮才被派上用场,并于天启六年在宁远大捷中击中了努尔哈赤,致使后者身受重伤,七个月后不治而亡。

但是,后来因为阉党作乱,袁崇焕和孙元化先后被罢官,心灰意冷的徐光启也跟着退隐,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修订《农政全书》上。

到崇祯即位,阉党除,徐光启回京复职。但此后,东林党派兴起,大明仍是内斗不断,崇祯五年,爱徒孙元化在一场冤案中被杀,徐光启有心相救,却无力回天。次年,他也在忧愤中去世。

至此,西方军事派彻底淡出大明军队,军中再无善于制造、使用西洋炮火的专家。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大明军队的节节败退,更使后来的满清小觑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导致整个有清一朝火器发展缓慢,为清末的军事落后埋下了伏笔。

纵观徐光启的一生,其实是充满悲情的,他年过不惑才中进士,半生官场起起落落,很多主张都没能实施;他推广番薯、水稻,养活了很多人,翻译《几何原本》为我国数学打下基础,却没人重视;他晚年呕心沥血编纂的《农政全书》和《崇祯历书》,自己却都没能看到其面市刊印;他研习西洋火器,希望能造炮保国,而曾被他寄予厚望的炮兵部队,后来却成为满清攻克大明的利器;他后来位至次辅,却保不住爱徒的性命。

他死后,他的子孙陆续搬到现在的徐家汇居住,这个地方就被人称为“徐家厍”,后改为徐家汇,成了上海近代文明开始的地方。

清末,因为徐光启而繁荣起来的徐家汇,已经有了许多先进的西方科技和技艺。上海,也因为本身就是传统的沿海贸易区,成为了我国近代文明的摇篮。

徐光启,则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上海人。他推广的番薯,早已被大面积种植,并被做成许多零食和小吃,受到人们的喜爱;他曾预言百年后人人必须认知的数学,也早早成了必修课;他建议采用的24小时制,被后来的统治者颁布,沿用至今……

在我国历史的王侯将相中,徐光启算得上“默默无闻”,可他的学术成就,几乎无人可以替代。许多史学家认为,他才是真正“我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比曾国藩、林则徐、魏源等早了两百多年。

宝贝的健康成长,需要用心的妈妈精心呵护。哎呀宝贝,致力于打造高端妈妈生活圈,每日分享最经典的孕育、胎教、育儿、亲子、早教知识,与百万妈妈一起培养自觉、自信、快乐、有爱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