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应 急 是 预 防
小应说应急 悲剧又发生!8月3日中午,临沂四名中学生在沂河洗澡时不幸溺亡。事发地段河道处在两个区县交界处,水域情况复杂。 溺水,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夏季更是事故高发期。入夏以来,发生了多名孩子溺亡的悲剧!假期过半,安全防护一丝都别大意!
记者了解到,当天共有7名学生约定到沂河刘道口水利枢纽附近洗澡。其中4人于12:54先行到达,另外3人于14:00时后续到达。后续到达的3人在河里洗了一个多小时的澡后,一直未发现先来的4人,于15时40分报警。 据不完全统计, 今年5月30日到7月13日间, 40余天全国各地约50名学生溺亡。 溺水 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夏季更是事故高发期。 入夏以来, 发生了多名孩子溺亡的悲剧! 7月15日,河东安居小区(人民大街与滨河东路)附近的沂河,有两个男生下河游泳,一名19岁少年溺亡。 7月17日下午1点左右,临沂市兰山区祊河水域有两名来临沂务农男青年不幸溺水身亡。 6月2日下午,德州市夏津县两名14岁少年在南水北调宋楼段河道溺亡。 6月9日下午2点多,在即墨、平度交界处的大沽河水域即墨两名学生下水游泳不幸溺亡。 同一天下午3时左右,平度田庄镇一名10岁男孩失联,6月10日凌晨1时55分许,溺水男孩被打捞上来,不幸的是已无生命体征。 学生安全至关重要! 8月1日,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安全工作的提示》, 就做好暑期安全防护、 夏令营的饮食卫生出行安全 和防溺水“六不准”等工作, 做出一系列提醒。 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成长。 教育部办公厅 2019年8月1日 暑假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防患于未然! 夏季防溺水安全知识, 赶紧学起来! ![]() 保持冷静,尽量将头后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找到最近的可以支撑的物体,同时高举双手,高声呼叫,等待救援。 不可以把手上举胡乱打水,以免身体下沉;双手划动,观察施救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当施救者游到自己身边时,应配合施救者,仰卧水面,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 溺水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重要的。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 ![]() 千万不要手拉手直接救援,徒手救援很有可能被溺水者拉下水,造成更严重的溺水事故发生。 可以就近使用一些物体进行救援,比如木杆、绳子、书包等辅助器材。 ![]() 首先观察溺水者状态,迅速清除口腔和鼻咽里的泥沙,保持呼吸通畅,拉出舌头,以免堵塞呼吸道。 如果溺水者没有了意识,要立即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 1 清理溺水者口腔异物。 2 打开呼吸道,其标准是和溺水者嘴角在一条直线上。 3 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的方式检查溺水者是否还有呼吸、心跳声。若没有呼吸声或者心跳,此人就应该进行人工呼吸。 4 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是700-1000毫升。 5 检查此人是否有脉搏,中指和食指按压溺水者的胸腔,每按一下4-5厘米,再检查脉搏,如果还没有脉搏,则需要进行下一步。 6 胸外定位按压,中指沿溺水者肋骨边缘上移至肋宫与剑突的交汇处,左手的掌根延溺水者胸骨下移至与食指相切,五指并拢,十指紧扣按压,按压的力度要达到四至五厘米,按压的频率应达到每分钟一百次。 一个暑假有多个学生溺水身亡, 教训深刻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