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掀起你的盖头来

 孟玥 2019-08-19
武汉有多达166个大江大湖

武汉有横跨长江汉江的19座大桥

武汉有两江四岸58公里长的江滩

武汉有长达101公里的东湖绿道

……

这些数也数不清的武汉独一无二的大美之地你可能领略过无数次,可是我还要悄悄地告诉你:

武汉还有深藏不露的美——地铁站


当你静下来,慢下来,在这杂乱的世界中,美就在你的脚下。


       最近我前后花了十多天的时间,让匆匆的脚步停留在武汉大大小小近30个地铁站里,我被这里一幅幅壁画、一座座雕塑、一张张天棚惊倒了!我不仅仅是惊讶于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可以一网打尽看到用各种材料、各种表现手法创作的艺术品,我更是惊讶于在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经营者管理者可以舍弃广告黄金地段的资源,建有如此多艺术画廊的胆识和慧心!

天河机场站

  天河机场站,被称为离天空最近的地铁站。

       站台层的空间高大空旷,真有身在空中的感觉,就像大厅中漫天上下翻飞的鹤鸟,只要张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在理想的天空中饱览所有。



       矗立在大厅中央的《凤鸣楚天》青铜雕塑,是湖北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傅中望的作品。设计者将楚地吉祥鸟——凤鸟和人物、动物、植物自然形态融合一体,凸现楚国尚鸟宠凤的艺术审美。四米高的雕塑通体向上延展,仰视它,会有一种遥问苍天而带给你神奇、静穆的感动。


       站厅层一面五彩斑斓的“艺术墙”,由420块700mm*700mm不同色彩的数字和图画组成。壁画采用镜面不锈钢板、烤漆、腐蚀、磨砂、丝网材质制作,起名为《一日一课》。其创意源自民国时期小学课本“一日一课”中的内容,从1月1日到12月31日,每天一幅图画,一个故事,讲述着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

      你可以找找你生日的那一天,看看都有些什么趣闻趣事。

国博中心南站

       一幅长达60米、材质为合金铝板浮雕及着色、取名为《博览万千》的壁画,以艺术的语言诠释着国际博览中心。

      艺术墙用几何色块、颜色对比、并标注建筑名称和经纬度等信息数据,展示出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各地标志性建筑,表达了国博中心的国际视野和包容心态。

      在这里,分分钟就可以阅遍世界之最。

赵家条站

  你不会想到,在这里会用一幅描绘地球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壁画来装饰地下深层空间。仔细看,画作的留白处有一行行金色字体,竟是一首《向往温暖》的诗作。这幅色彩冷暖对比、雪山高寒和地下岩浆炙热对比十分强烈的巨幅绘画作品竟是为一首小诗配的画,赞叹油然而生。

      这幅用葡萄牙砂岩、不锈钢、紫铜(油画手绘)制作的壁画,标题与诗同名《向往温暖》

这是带着诗走向远方的节奏吗?

那就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珠穆朗玛峰之巅
有我从天空借来的一片片雪花
这里除了洁白还是洁白

种子是去年播的,没有亲戚
寒冷中生出冰肌玉肤的雪莲
风天天醉,来了又走
把唯一的孤独和空寂吹透

我不惧怕冷,向往温暖

太阳低头的时候

我跟着一滴水走出冰川

身后站着依依不舍的公主

不回头,现在只想认识草原

我的天目正穿透花海,看见了

牦牛移动毡房的另一朵云彩

这里生活着一群温暖的洁白

我叫它羊群

它是雪山转了基因的孩子


诗作者:武汉市原市纪委书记车延高


其《向往温暖》诗集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站台的立柱因包裹材料的特质,给原本冰冷的建筑穿上了一层温暖的彩衣。


宏图大道站

  《宏图百业》是一幅契合地铁站名的壁画。这个名字和它展示的画意,既含有理想的远大,也有烟火的亲近。


      主题为“大展宏图”的艺术墙长60米,高3.65米,整面墙使用澳洲砂岩,切割技术,呈现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窗框。窗框使用铜板或金箔技术,打开金色底板的“窗户”,看到的是武汉熠熠生辉的运动之光、民生之光、科技之光、文化之光……

      据介绍,艺术墙中隐藏着“2049”的字样,暗示武汉大展宏图的时间规划。是不是2049离我们太远了,我看了几遍,怎么就找不出隐藏其中的这四个数字呢?

国博中心北站


       国博中心北站的艺术墙,是一面60米长的手绘多层玻璃制品, 取名为《奇趣海洋》。当内置灯被打开时,哇,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片奢华惊艳的海洋!这里有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有成群结队的沙丁鱼;也有憨态可掬的大家伙。看着这些自在畅游的海洋生物,不知作者是否在隐喻:来来往往的人群,或为柴米油盐、或为诗和远方,就像这些鱼翔浅底的生物,每天在长长的地铁线路中穿梭不已,终老一生。




      大海的波涛漫延到站台层和出口层。当炎热的夏天来临时,这里会多一些清凉。

黄埔路站

      这也是一座内空超高的地铁站。高大的空间里,一幅用石材、铜、合金铝材质绘制的“铁铸军魂”的艺术墙,仿佛带你走进了昔日金戈铁马、硝烟四起的抗日战场。


      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留下了领导抗日战争的足迹。其中位于黄埔路段的两座历史建筑见证了这一时期的辉煌历史: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上图)和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下图)。艺术墙的创作将这两座历史建筑融入其中,让人们时刻铭记历史,缅怀先驱。

琴台站

  琴台是春秋战国时期乐师伯牙与钟子期在武汉相遇,留下“高山流水遇知音”一段佳话的地方。2019年6月3日,我走出琴台地铁站不远,就看到与古琴台隔湖相对的现代建筑琴台大剧院。琴台大剧院虽然在全国各地大剧院中并不那么出类拔萃,但此时,它就像一把巨大的古琴,横卧在月湖上,弹奏着绚丽红霞与碧田绿荷的大自然交响曲。

       

       此曲只应天上有!

   



       琴台站取名为《流水知音》的主题壁画,采用玻璃热熔和不锈钢热熔锻造工艺,描绘出流水和音律一起悦动的蓝色长卷,让千年绝唱的动人诉说至今不绝于耳。



     站厅层多根大理石柱上,一幅幅表现琴台经典传说的水墨画,与对面《流水知音》的艺术墙相映成趣、浑然一体。



       壁画上还有这些看不懂文字的《高山》、《流水》的古琴谱,让人感受着历史的悠久和厚重。



      橱窗里陈列的各种略显陈旧的乐器,就是曾经你我指尖触摸过的岁月。

钟家村站

       钟家村站《高山古韵》壁画是琴台站《流水知音》的姊妹篇,两副壁画分别用山高、水长,共同表达渊远流长的动人传说。

首义站

  走进首义站大厅,《红色首义》的壁画,以1500幅手绘的辛亥革命时期人物、事件历史照片为背景,通过中国传统水墨画制作手法,加以蒙太奇艺术重组,重现首义之城的磅礴厚重的视觉记忆。鲜红的“辛亥首义·1911”,近处是看不清的,只有离开一定距离才能看清。这正如许多重要历史时刻,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看清它的深远影响。辛亥首义奠定了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如果说琴台是文人惺惺相惜的千古绝唱,那么辛亥首义就是武汉这座城市书写的一篇气势磅礴的历史史诗。用红色书写,也是这场革命腥风血雨和热血激情的颜色表达。



     《红色首义》艺术墙对面的大厅中有24个红色大理石方柱。其中12个柱子上刻有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关于武汉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描述。

       伟人的眼光从未游离过这块沃土。

洪山广场站

  洪山广场站《书山有路》的艺术墙,展出的是2018年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地铁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开展“把武汉画在地铁里——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奖的64幅作品。


      64幅充满童心童趣的获奖作品被烧制成瓷板画,放在用贵州出产的木纹石制成错落有致的“书山”上。淡褐色的底板,诠释了“书”的雅致;层层叠叠的浮雕效果,隐喻着“山”的艰深。

     说不定这里就是未来绘画大师第一部作品的藏宝地。


       洪山广场站的另一端,是一幅色彩浓郁艺术墙作品《楚风古韵》。作品以楚装饰图形为元素,用手工锻黄铜浮雕、手绘烤漆、干挂等现代工艺绘制,再现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礼器和纹饰,浓烈的楚文化地域气息扑面而来。


       这些都是典藏在各大博物馆之中的国宝级文物,《楚风古韵》将其不露斧凿地融合在一起,不失为又一件艺术珍品。

  汉口火车站的《江城印象》是全国最大的玻璃马赛克壁画,展现的是长江两岸标志性建筑在璀璨夺目夜空下的大气磅礴的画卷。

     这幅长40米、高2.8米的巨作,由30人耗时两个多月,用134万颗马赛克拼接而成。我国著名国画家、湖北美术学院秦岭教授领衔,湖北美院集体制作完成。

汉口火车站

         

《江城印象》局部图



    《江城印象》壁画的对面是一座《黄鹤归来》的雕塑,四只仙鹤在天井上方投射下来的光束中,翩翩展翅;莲蓬、莲叶、荷花在马赛克拼接的波光潋滟的湖水里亭亭玉立。



文明城市是由在此居住和在此路过的每一个人的文明行为所构成的。

地铁站的一角,有一个玻璃橱窗,里面陈列着6个泥塑玩偶。创作者独具匠心地把原本可爱漂亮的玩偶头部用各种垃圾堆积遮挡,同时用网络流行语言劝导人们遵守文明公约。



      站厅层另一角,三个橱窗里展示的是各个不同时期汉口的老建筑模型

螃蟹甲站

  在我走过的地铁站中,这是我看到的第三条蓝色长河的艺术墙,翻腾流动的浪花煞是好看。



       画面以石材转运与玻璃雕刻手法呈现《沧海艺粟》的主题:一幅幅艺术大家的绘画作品,就是在这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朵朵浪花。

珞雄站

  2019年元宵节才开通的2号线延长线的第一站——珞雄站,有你想象不到的美。


置身于站台层,头顶上是舞姿优美、上下翻飞的彩蝶。



身旁是绿色原野上随风飞舞的蒲公英



一年四季这里都是春意盎然

光谷火车站

  地铁光谷火车站艺术墙《光之魅》,以蓝色打底,不断放射的金属线条串联着各种几何图形,表现出未来科技带给人类的无限想象空间。



      老百姓对武汉光谷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代名词。光谷就如同这些看似光怪陆离的线条,带来的确是充满未知又孕育着无尽可能的新天地。



      这是一面用岗石、合金铝、玻璃材质打造的《铭记》艺术墙。在中国传统书法名家名帖的泼墨长卷中,“中国光谷”四个大字和“金、才、智、药”四个小字,跃然其上,它告诉人们光谷建设30多年来,已从一片不毛之地,建设成为以光电技术带动的金融、人才、智能、医药等新兴产业和高端人才的聚集洼地。这样的辉煌,是值得书写和铭记的。

光谷七路站

  光谷七路站最耀眼的莫过于站厅层上方的“盛世花开”。自然光透过钢材和玻璃结构的穹顶,呈现出深空般的幽深,让刚从地铁站台层上来的乘客有种脚踩大地、心飞蓝天的快意心境 。



      光谷七路地铁站,AB两个出口都是对称的玻璃穹顶,在地面上看呈现两个椭圆形的球体,被称为《光谷之眼》,与对面光谷新能源大楼的《马蹄莲》建筑遥相呼应。

(最后一张图片:光谷七路站台层中立柱上的图片就是光谷地标建筑《马蹄莲》)

光谷五路站

  光谷五路站的艺术装置是放在你无法想象的巨大空间和工业风的背景中。以《都市本色》为主题,高大的空间顶部完全是裸露的工业设备:大面积黑灰色的墙顶上,细长的红色管线和灰色的暖风机电通道镶嵌其中;地面是灰色花纹的大理石,柱面采用原始混凝土打磨刷清漆处理 。整个大厅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有极强的透视感,整体色块的高级灰和毫无修饰的工业元素挑战你的审美指数,不得不相信这里将是上演艺术大秀的绝佳舞台。

光谷五路站的艺术装置是放在你无法想象的巨大空间和工业风的背景中以都市本色为主题高大的空间顶部完全是裸露的工业设备大面积黑灰色的墙顶上细长的红色管线和灰色的暖风机电通道镶嵌其中地面是灰色花纹的大理石柱面采用原始混凝土打磨刷清漆处理整个大厅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有极强的透视感整体色块的高级灰和毫无修饰的工业元素挑战你的审美指数不得不相信这里将是上演艺术大秀的绝佳舞台


      大厅中有五组巨大的艺术雕塑(每组雕塑占地大约30平方米)。位于中间的一组绿松石色的雕塑《甜蜜的记忆》,27朵小花散落在台基上,一位长发少女拾起其中的一朵,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之中。

      参与此作品的一位印度设计师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少女的脚底板上。



     以《甜蜜的记忆》为中心,东西南北各有一组以“莲”为主题的雕塑。

武昌火车站

      武昌火车站是武汉的南大门。在武汉市的三大车站中,武昌火车站的客流量高居榜首。

      地铁4号线武昌火车站《楚汉星河》的壁画, 以星象云图为基本元素,以楚文化图腾、楚建筑形象剪影为映衬,运用铜板、铁板等材料和镂空雕刻、腐蚀,绘画和现代声光电等多种创作技法向南来北往的旅客讲述着湖北源远流长的楚韵汉风。


      最令人称道的是,在壁画上凿出1000多个小孔,并安装了1000多个光纤灯,模拟星像云图,勾勒出荆楚历史长河中九位杰出代表人物的肖像,他们是:神农氏、楚庄王、屈原、王昭君、毕昇、张居正、李时珍、张之洞、李四光。

      斯人已去,但在浪漫的星空中,他们仍闪耀着夺目璀璨的光芒。




      地铁7号线武昌火车站艺术墙《文化武汉》,以“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大学之城”、“设计创意之城”五个板块,彰显出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自信。

复兴路站


          用黄锈石、永定红石材、铸铜材质制作的壁画《复兴有路,再望武昌城》在 复兴路站的站厅层显得格外古朴。乳白色和铜绿色的浮雕相互映衬着武昌从历史走向今天的建筑群像:有已消失的保安门古建筑,有记录曾经惊世骇俗历史一幕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更多的是享誉全国的城市地标:万里长江第一桥的长江大桥、百年老建筑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及古建筑群、极具楚风古韵的武昌火车站、与国家共建的全国八大博物馆之一的湖北省博物馆等,这些沉淀着深厚人文底蕴的景观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



      在站台层,摆放着一块没有更多艺术造型的红色雕塑。走近看背景是一副抢险场景的素描绘画,雕塑正面的石材上,刻写着“复兴路站抢险记”的铭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2014年修建复兴路地铁站时,历时3个月,惊心动魄的抢险经历。

      向这些普通的地铁建筑工人群体致敬!

朱家河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言传身教第一和终身的课堂。“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朱家河站壁画是以不锈钢、玻璃、合金铝材料创作的《朱子家训》,用浅显易懂的图文形式再现流传至今的国学经典故事。


      武汉的朱家河与经典《朱子家训》并无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朱子家训》何止朱氏家族受用呢?


      朱家河站的顶棚灯饰别具一格,就像一块块华丽的碧玉镶嵌在天棚。


      一盏巨大的吊灯从站厅层下延到站台层。每当外面的太阳落下,站台中这座吊灯就被点亮了。不停变换的七彩光,让工作了一天的工薪族,带着一份轻松和喜悦的心情回家。

施岗站

  施岗站是阳逻地铁线中重要的交通枢纽站,也是一座地面高架站台。施岗站以“施岗创享”为设计主题,站内装饰设计灵感来自于宁静的阳逻港口,用五彩斑斓的集装箱模块作为站台顶棚的装饰,中间一条长长的玻璃天窗透映着蓝天白云,表达着武汉人通江达海和拥抱世界的雄心伟愿。

汉正街站

  汉正街地铁站进出站的大厅出乎意料的小。长方形的大厅,三面墙由吊脚楼式的当年汉正街老字号商铺组成,另一面墙则是由《汉正印象》上下两幅壁画组成。看着这些颇具老汉口文化特色的艺术墙,突然明白了这与其他地铁站相比略显狭小空间的布局,不就是为了真实再现汉正街当年街巷狭窄幽深、人潮涌动、生意兴隆的场景吗?

      蓝天、白云、骑楼、店铺 …… 恍如回到了现实中的汉正街。

壁画《汉正印象》长72米,由上下两幅壁画组成。

  

      位于上方的一幅长卷是采用国画石材转印材质制作,模仿现藏于武汉博物馆的明代绢本画——《江汉揽胜图》。古朴的画风,描绘武汉出古城晴川阁、黄鹤楼隔江相望,宽阔江面上风樯涌动、两岸龟蛇静卧的秀山美水。(没想到的是,6月11日在武汉开幕的“2019世界集邮展览”上发行的两枚连张纪念邮票也是以这幅古画《江汉揽胜图》为蓝本制作的)


       位于下方的一幅画采用汉白玉线刻材质,再现八九十年代商铺林立、扁担麻木川流不息、亲切熟悉的武汉方言,万花筒般市井生活,交织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汉版清明上河图。


       在这些看上去像木质结构古色古香的骑楼、花窗、栏杆中,一幅幅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招牌“汪玉霞”、“谈炎记”、“叶开泰”、“老天宝银楼”、“怡和绸布店” ……又勾起多少人儿时的回忆。

大智路站

  大智路曾拥有武汉最早的大智门火车站。如今走进6号线大智路地铁站,在高深的欧式穹顶之下,一辆黑色机身,红色车轮,车头上有醒目铁路徽标的老式蒸汽机火车,正沿着铺着碎石道渣枕木的铁轨线向我们徐徐开来,仿佛岁月并未远去。

      这列长15米、高4.7米、宽3.7米的车身一侧,清晰地标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唐山机车车辆厂1964年11月制。

       重达90吨的真实版火车放入地铁站厅内的这种展示形式,在全国尙属首次。



      与火车头遥相呼应的还有一幅《发展律动》的艺术墙。一列蒸汽机火车穿越丛林变身高铁动车,窗景从老式的手推车、花轿、摩托车到新式的飞机等交通工具,展示了武汉交通快速发展的时空印记,也再次唤起老武汉人对大智门火车站的亲切回忆。

徐家棚站

  徐家棚站位于长江右岸,是过江地铁7、8号线的交汇站点。每年从春入秋,长江两岸一望无际的芦苇成为车水马龙城市中难得一见的野趣。以芦苇为基本元素,一张铺天盖地的手绘作品《棚筑新辉》,为8号线站台层种下生机勃勃的春天芦苇;转过高大的连接廊厅,7号线的站台层一片金黄的秋季芦苇又闯入眼帘。

谭鑫培公园站

  浓浓的京剧脸谱元素包裹着整个空间



       艺术墙以“国粹艺术、致敬经典”为主题,采用岗石、铜、合金铝材质,艺术地再现了京剧大师谭鑫培老先生“四郎探母”等9个经典唱段的场景。

纸坊站

       纸坊街历史上是原江夏县一个有名的小镇,在唐代以造纸作坊著称乡里而称纸坊,沿用至今。

        长60米,采用石材、合金铝、玻璃材质制作的艺术墙《纸坊来源》,讲述了古代造纸工艺的过程。流动舒展的线条、传统绘画的色彩、极富现代感的表现手法相结合,绘制出古香四溢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画面。

青龙山地铁小镇站

       青龙山地铁小镇站是武汉地铁站中为数不多的地面车站。木质的顶棚下,自然光洒满大厅,瞬间有了回到家中的温暖。

   


地铁站外,长长的白色几何线条搭建的顶棚与大面积蓝色玻璃的幕墙搭配出地铁小镇站浓浓的清新与浪漫。

商务区站


武汉商务区站内部有一直径23米的巨大穹顶,四周由深入浅的蓝光,投影在下方的三朵莲花上,不锈钢的光洁面完美的复制了穹顶的蓝紫色,如梦似幻,被誉为“武汉最美地铁站”。

第三张图看好了,那居然是地铁升降梯门呀。想好了再走啊,真怕走进去就到了大片中的时光隧道,弄不好就有去无回了。




站层厅抬头仰望,16条璀璨星河布滿天花板,美丽的星空,离我们如此之近。


     就在准备为地铁美篇打上句号时, 听说“武汉军运会专线”来啦!地铁8号线三期两座特色站亮相。虽未开通运营,我还是冒着酷暑去先睹为快了😀


军运村站的设计理念为《军运新辉》。

车站外立面的连拱造型,似连心桥,象征着与世界共筑和平友谊。



车站外形仿似运动场馆,营造出浓厚的军运会氛围。



        四周落地玻璃自然采光、由几百块曲面铝板拼接而成的波浪形顶棚,动感十足的各个运动项目镶嵌其中,让这里充满着勃勃生机。


顶棚造型灯光反射到地面上,又是一种艺术效果哟。

顶棚造型灯光反射到地面上又是一种艺术效果哟
黄家湖地铁小镇站

  黄家湖地铁小镇站的设计理念为《星河小镇》,走进去仰望美丽的🌌吧。


这里,湛蓝的星空成为站厅层的主色调,不也是海阔天空的军运蓝吗?

这里湛蓝的星空成为站厅层的主色调不也是海阔天空的军运蓝吗



武汉的地铁还在建设中,未来还会有更多更靓丽的地铁站等着你我。


最后要感谢《天河机场站》、《国博中心北站 》、《朱家河站》等地铁工作人员帮我打开了壁画、装饰的照明灯。打开这些站台的灯,有的要晚上7点钟以后,有的要特殊时间节点。如没有这些灯光,观赏性就差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