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我是小破烂 2019-08-19

提起语文课本,不知道多少人首先想到的,是被“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然而你绝不会想到,有一天,语文书也会变成“带货指南”。

前两天,微博热搜出了个有趣的话题#被语文书安利过的东西#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乍一看标题,波叔以为是各种好文章好书,结果点进去一看,觉得自己被套路了,但是心服口服 。

语文书引起的风潮:

学润土抓鸟刺猹,凌晨爬起来上房顶看日出,总想横着切杨桃,偷偷摸摸在课桌上刻“早”字……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这些都是小case,出镜率最高的,是各地美景和美食,一眼看下去,让人心驰神往、口水直流。

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地方美食,语文课本可以说是史上传播量最大,推广力度最强的推文集合了。

从威尼斯的水城到济南的冬天,从高邮咸鸭蛋到南方的荔枝,全都是大师级的文案,那细腻入微的描写,恰到好处的植入,在不经意间,让年幼的我们从此念念不忘。

01.

美景篇

还记得孩提时每天晨读念念不忘的《赵州桥》吗?

还记得三年级语文课本里的那艘《威尼斯小艇》吗?

还记得那座曾经让我们羡慕不已的《冰城》吗?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仅仅是小学12册语文课本中(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就有42篇包含景色、地域或风土人情的文章,涵盖了25个国家和地区,12个5A级国家风景区。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不过要说在语文书中,谁是旅游景点推荐达人?波叔觉得,老舍这个爱玩爱闹的小老头必须榜首留名。

他去北京,于是有了《北京的春节》

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波叔对北京的印象都是:红墙黄瓦的天安门、华灯高照的长安街、气魄雄伟的长城、雕栏画栋的颐和园、城南饭店里的热面条、小卖铺里和着花生胶枣的杂拌儿……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他去济南,就又有了《趵突泉》《济南的冬天》

那个会咕噜咕噜冒泡的趵突泉,是不是和课本上描述一样?济南的冬天,小雪时,山顶是不是粉红色的?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甚至还有不少人因为这济南的冬天,济南的雪,跑去济南读大学。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还有大兴安岭的《林海》(非人教版),内蒙古的《草原》,这些佳作简直完胜多少旅行宣传片。

不过要说真正厉害的,定然是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作为这册语文书的第一课,一开篇就是“甲天下”的气势。峰峦重叠,漓江水清,坐在小小竹筏上,置身于漓江的山水之中。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

读完全文,感觉这一辈子不去一次桂林,都对不起自己。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黄山的云海奇石、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九寨沟的五彩池、黄果树的大瀑布、台湾的日月潭……

上学的时候,只觉得讨厌,不喜欢背诵全文,更害怕老师提问:文章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现在回想起来,语文课本就像一本精简的旅行手册,通过文字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

02.

美食篇

作为一个吃货大国,在语文书安利的话题下,出现最多的其实不是各地城市,而是各种美食。

明明作者可能只是顺口说起,但在吃货的眼中,当年背诵的课文都成了记忆深刻的美食清单!

《端午的鸭蛋》

上榜次数最多,莫过于高邮的咸鸭蛋。

网友评论:“我对咸鸭蛋的执着就来自汪老先生!”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汪老先生写吃的真是一绝,看看人家那遣词造句,“吱的一声,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画面感太强烈了,仿佛都能看到那油亮亮的蛋黄,顺着筷子,迫不及待地涌出来。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从此,波叔每次吃咸鸭蛋,都会用筷子扎下去,看看有没有发出“吱”的响声,有没有红油流出。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我的叔叔于勒》

说真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写得真是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大概他本人也没有想过,中国学生会因为他一段吃牡蛎的描写,深深地记住了他。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人家本意是一个展现人性善变的故事,我们却只记住了吃牡蛎。

但——牡蛎是真好吃。

牡蛎就是我们最熟悉的生蚝,在《人生一串》中,它可是广东地区的烧烤主角!整只生蚝放在滚汤的烤架上,淋上由捣蒜蓉、小辣椒、葱花混合成酱汁。

经过炭火的炙烤,生蚝慢慢渗出水分,发出滋滋的声音,飘散出蒜蓉独有的,极具侵略性的气味……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不需要筷子、刀叉,用手拿起牡蛎壳,趁着热乎劲,把汤汁和蚝肉全吸进嘴里,那鲜嫩多汁的滋味,绝了!

《荔枝》

虽然《荔枝》一文不需要背诵,但是母亲吃荔枝的那段细节描写可是考试重点。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记得当时课上,就这么一小段文字,老师逐字逐句分析,从动作描写到神态描写,巴拉巴拉一大堆。

然而,波叔只是默默看着课本,不停地吞口水。从此世间多果蔬,吾对荔枝情有独钟。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金色的鱼钩》

在艰难时候,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情愿挨饿也不吃鱼,嚼着草根和鱼骨头,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奄奄一息。

他让出的那碗鱼汤,温暖了小红军,也温暖了所有人。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那时候一直在想,那碗鱼汤到底是什么味道?

应该特别特别好喝吧。

论语文课本的带货能力!父亲的橘子,老班长的鱼汤,杨梅...

除了这些,还有朱自清的橘子,闰土守护的那一大片瓜田,甚至小红军用来救命的牛骨头,百草园里的覆盆子,春酒里的八宝酒……

多年以后,我们或许已经去过语文书上的城市,吃过语文书上的美食。然后,我们会渐渐发现,原来它们和语文书里不一样,和我们的记忆里不一样。

但那段求学的岁月,那些曾经的感动,却永远留在心中。

感谢语文课文中的美食美景,让年幼的我们对这个广阔的世界产生无限憧憬与向往。

今日心情 怀恋


我们不是爱家常菜,而是爱家的味道。

你有被语文书安利过的好物吗?留言分享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