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儿科 章文平副主任中医师 文/儿科 欧阳学认主治医师、李燕维医师 有时候孩子爸妈会问到:“我小孩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每天尿尿很多次,隔几分钟就要去厕所,这是怎么回事啊?” 总的来说,小儿尿频是个常见的现象,分为生理性尿频和病理性尿频。 生理性尿频 生理性尿频有以下因素: ①饮水过多,包括摄入饮料等糖分高的食物; ②天气寒冷; ③裤子不合身; ④精神性尿频,家长对孩子关注度不够,使得孩子将“尿尿”作为寻求注意的“王牌”等等。 病理性尿频 病理性尿频则有以下原因: ①泌尿系感染,炎症刺激引起; ②膀胱结石,由于结石刺激引起,结石引起的感染也可导致上述症状; ③包皮过长或者包茎-尿道外口由于尿排不尽,有少量尿液刺激引起; ④尿道外口炎-尿道外口发炎,有红肿等表现,尿道刺激症状; ⑤非炎性尿道炎-多来自家中大人传染; ⑥隐性椎裂-骶椎最常见,由于椎裂,神经传导功能受影响,膀胱调节功能障碍; ⑦尿酸盐过多-和饮食有关; ⑧神经源性膀胱-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神经支配功能障碍; ⑨先天性小膀胱-由于膀胱容积过小,导致尿频尿急等等。 在这里介绍小儿尿频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最需要关注的原因——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由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小儿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据报道3%-5%女孩及1%-2%男孩得过一次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需要引起重视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小儿尿频最常见的原因,而且它与泌尿系畸形特别是膀胱输尿管反流密切相关,划重点啦,反复的泌尿系感染可能会影响肾脏的功能! 01 那么,哪些孩子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①婴儿,婴儿使用尿布,尿道口常受粪便污染; ②小女孩,尿道口短,来自肠道的细菌更易生长定植,易上行感染; ③包皮过长的男孩,包皮内容易藏污纳垢; ④有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的孩子; ⑤膀胱排泄功能异常。 02 泌尿系感染会有哪些表现呢? 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 ①新生儿: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不典型症状,可能伴有生长发育停滞; ②婴幼儿:发热、反复腹泻,甚至排尿哭闹、顽固性尿布疹、尿味难闻; ③儿童: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明显。 03 出现了以上表现怎么办? 应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会需要留尿检查,包括尿组合及尿培养检查,需要留取新鲜尿液(排尿后室温下1小时内或冰箱内4小时内),留尿前需要清洗外阴,以免局部分泌物及细菌污染尿液标本。必要时需要完善泌尿系彩超、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及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04 如何治疗及预防呢? 急性感染时需多喝水、勤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女孩注意清洗外阴,婴儿勤换尿布。一般是细菌感染引起,早期、有效、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尤为重要。急性尿路感染经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恢复,但半数患儿可能复发或再感染,因此,急性疗程结束后,应每月随访1次,共3次,如无复发可认为治愈;反复发作者,每3-6个月复查1次,共2年或更长。平时鼓励孩子多饮水、不憋尿。如男孩有包皮过长、包茎、尿道下裂等问题,至小儿泌尿外科就诊,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05 中医药如何治疗呢? 小儿尿频在中医分为湿热下注证、脾肾气虚证及阴虚内热证。 ①湿热下注证:常见于急性尿路感染,为邪实之证,病程短,起病急,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发热、烦渴,可与八正散加减,常用萹蓄、瞿麦、滑石、车前子、金钱草、栀子、大黄、甘草; ②脾肾气虚证:常见于慢性尿路感染,表现为病程长,小便频、拉不干净的感觉,无尿痛尿热等不适,或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差、拉稀便,怕冷等,可与缩泉丸加减,常用益智仁、山药、白术、薏苡仁、乌药等; ③阴虚内热证:常见于反复尿路感染发作者,表现为尿频伴有低热、夜间汗出、手足心热等,可与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生地黄、女贞子、山茱萸、茯苓、知母、黄柏、丹皮等。 专 家 简 介 章文平,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中医师。 擅长:以中医为主治疗肾脏疾病、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体质调理及生长性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