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款易武古树 名称:易武古树 重量:200g 日期:2015年~2019年 类型:乔木生普 产地:云南省西双版纳易武 树龄:200年~400年 易武,是普洱茶的发源地,一直也是贡茶的所在地,易武茶以柔克刚,滋味鲜美柔和,花香丰富多变,滋味随着时间变迁变得更加醇厚。这款易武古树是雍庆号古树基地茶品,具有树龄大,香气高,滋味厚,制作精良等特点。易武也是雍庆号茶的重要产区。
易武茶在普洱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众多普洱茶爱好者的首选产品;本文希望以点带面介绍易武茶产地、茶山路线及茶质特点,比较系统地告知茶友易武普洱茶的知识。 路线指引 喜欢普洱茶的朋友一定会知道易武茶,易武茶是普洱茶的发源地,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易武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易武乡,我们乘坐飞机来到版纳(景洪嘎啦机场),可以乘坐大巴或者驾车前往易武乡,通过小磨高速公路在勐仑下高速,到达勐仑镇右转、经过勐醒,穿越两座山就可以“爬山”上易武了,到达易武牌坊,行驶5公里左右即可到易武镇上;易武镇不大,来回走半个小时可以把镇上看个遍! 易武镇上有茶马古道的起始地,也有一个易武贡茶院,从这里可以看到易武的历史发展;易武镇上客栈比较多,不过住宿可能并不安静;夜晚摩托车声还是比较大,游客在这里过夜是比较头痛的。如果你觉得太吵,也许可以去山上找个农户家住宿,只要习惯就好;这几年随着茶叶价格不断上涨,当地的农民都富裕了起来,盖起了高楼,住宿环境还算可以。 当我们来到易武小镇上,左边有一条小路通往落水洞、麻黑、刮风寨等寨子的;易武山分布着七村八寨,沿着这条路可以到达好几个村寨,首先可以到达曼秀寨,曼秀获得2019年易武斗茶大会金奖,品质也是相当不错,再往里走就是落水洞,落水洞位于山谷中,之前的茶王树已经死亡了,这对落水洞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麻黑是一个非常大的村寨,人口特别多;麻黑的茶树较多,茶王树往往是游客集中拍照的地方。 过了麻黑之后往前走往右的一条路通往刮风寨,但前往刮风寨的路现在还是比较难走,不是皮卡车还是比较危险的,到达了刮风寨村庄几乎是看不到茶树的,易武茶树大部分生长深山老林之中,需要乘坐摩托车和走路才能前往。刮风寨目前有800多人口,大部分是瑶族,有少部分苗族;听当地人讲,这里的人基本上是从广西迁徙过来的。刮风寨茶树大部分位于国有林当中,原始森林覆盖,路途险峻,主要分布在茶王树、白沙河、冷水河和茶坪等地,这些地都是人迹罕至,一般茶友不敢前往。 过了麻黑后往左的一条路通往大漆树、汉瑶丁家寨等地,这里山路陡峭,风景秀丽,沿途鸟语花香,以前这里的经济作物主要香蕉和橡胶;现在随着茶叶价格高涨,这山上也种植了很多茶树,也是纯生态的高山茶了,不过这些茶一般被茶友列为小树生态茶,春茶的价格一般在500左右一公斤,不过部分品质好的也会卖到一千多。 丁家寨有个名气较大的茶寨——弯弓,弯弓古树茶甜度很高,条索乌黑粗长,茶尖显毫,香气兰香飘逸,价格较高,不是特别熟悉的人,也比较难购买到真品。丁家寨有汉、瑶两个寨子,前几年为了抢茶地还械斗了好几次。 从丁家寨下来到了曼撒老寨,这里是易武的老寨子,当然这里打着近来名气很大的薄荷塘,不过薄荷塘茶地里寨子很远, 薄荷塘、弯弓、茶王树等茶地其实很近,这个山头可以看见对面的山头。 沿着这条公路我们往果德方向,还可以到达旧庙、张家湾、一扇磨和新贵天门山,天门山已经是老挝边界了,不许外人进入。 沿着这条路还有一条通往象明方向,可以去倚邦、蛮砖等古茶山,这里主要讲易武,就不谈这些茶山了;从这里回到易武镇上;也许你可以在易武住几个晚上,第二天从易武镇上大牌坊进入一直到易武镇上的另外一条,有一条通往易比、洒代、中山寨和金广河等地,这里有着著名的铜箐河、百花潭堂等茶地;铜箐河滋味浓烈,香气高扬,是易武茶最为霸烈的一片茶了;不过近年来最受欢迎还是百花潭(也有叫着百花菁或百花堂)。 经过铜箐河等地再往里走就是金广河了,这里古树茶不多,茶人少去,山里也是野象出没的地方,经过山谷里面有一片古树茶林,不过山路危险,没有熟人不要单独行动。 易武山也是边界山,众多原始森林,国有林,很多地方都是以前山农打猎时发现,所以在历史上好多是没有地名的,发现了这些茶树之后,后人根据这些地理位置或周边环境取了一些名字,比如天门山、薄荷塘、百花潭等等都是后面发现取名得来的。 茶山游,更多的是与大自然的一次亲密接触,拔山涉水,好多茶山走路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没有坚强的毅力和好的身体千万别轻易爬茶山,以免回头好难!! 历史地位 易武山,过去叫曼撒山,1958年末,易武、勐腊两县合作为易武县,县府设勐腊,1961年易武县更名为勐腊县,沿用迄今。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东北部,易武是傣语的译音,“易”意为“美女”,“武”意为“蛇”,“易武”全意为“美女蛇所在地”。 据《普洱府志》记载:“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产易武较多,茶味易好”。清道光十八年(1839年),道光皇帝御赐给贡茶的进士车顺来“瑞贡天朝”匾额。历史上,云南茶被澜沧江分为江内,江外两个茶区。易武等六大茶山为江内。所产的茶为“山茶”。勐海,南峰为江外,所产的茶为“坝茶”,“坝”为傣语,平坝丘陵盆地原野之意。 易武具有悠长的历史,一直都是贡茶所在地,当时的易武和倚邦年产10万担,产量和品质都是普洱茶中最优的。 易武也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当时的牛帮和马帮通过易武把普洱茶发往四川、贵州、西藏、东南亚、中亚等地。 据当地人介绍,在80年代,台湾和香港人寻找以前带去的茶叶而来到了易武乡,开启了普洱茶近代的发展潮,从此大量的台湾、东南亚、香港地区的茶人来到易武,精制普洱茶卖往港澳台及东南亚。 易武茶与勐海不同,易武有小产区茶著称,由于历史的原因,易武茶产地小,产量少,区域滋味非常明显,有着强烈的一山一味等特点;同时易武平地少,地面环境复杂,湿度较重,不适合长期存放茶。而勐海平地面积很大,空气较干燥,因此勐海聚集了大量的茶厂,普洱茶的集中生产加工之地。而易武成为了高端小批量定制的茶所在地。 2018款易武古树 雍庆号易武古树的来源 雍庆号很早的时候就在易武收购茶料,雍庆号在重新开业以来,易武茶也是其重要的原料来源;雍庆号已经生产了易武茶区的刮风寨、铜箐河、麻黑、落水洞、薄荷塘、天门山等茶寨的茶品。 雍庆号易武古树是雍庆号从众多易武小茶区甄选出来的一片易武茶;易武茶小产区繁多,一山一味,各有特色,很难说那个产区最好;比如说薄荷塘的高香甜爽、铜箐河的浓烈郁香,麻黑的绵柔飘逸,刮风寨的口腔感丰富多变;雍庆号易武古树从品质、价格及稳定性着手,从中甄选了几片古树茶地,制作出成品供茶友品鉴。 2013款易武古树 普洱茶界目前形成了两种流派:一派主推纯料,一派主推拼配;纯料的好处是很好了解知道当地茶之味,茶滋味特点明显;拼配的好处就是平衡各地茶性,使茶滋味平衡,层次感较丰富;但当今的纯料过于讲究,甚至有人只做一棵树号称:单株;这种纯料滋味单一,优缺点明显,个性化十足;而拼配也导致了一些品质茶的混杂其中,导致茶友容易上当受骗。雍庆号采用了古树混合拼配,由于茶树的生长环境不同,虽然都是古树茶,但有些茶树苦味重,有些茶树甜度高,有些茶树涩味重,通过对这些古树茶滋味的分析调配,使之品质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高端古树茶拼配;这些拼配的茶产量比较少,品质一流。 雍庆号易武古树主要来自三块古树茶地,茶树高10米以上,是易武茶区树龄较大的;雍庆号易武古树采摘标准高于普遍的易武茶(一般易武茶采摘标准较低,很多一芽好几叶,雍庆号易武古树大部分一芽两叶,采摘标准较高);由于较高的标准,雍庆号易武古树的浓郁度普遍高于其它的易武茶,香气更加醇厚香浓,鲜爽度也明显提高;老叶比较多的普洱茶虽然提高了甜度,但茶滋味变得淡薄寡味些,对未来的收藏会有较大的影响,导致的茶的生命力下降;太嫩的叶子苦涩度较高,鲜爽度较高,但甜度不够,因此一般普洱茶要求平衡适中,滋味饱满而不要苦涩度太高,绵甜滑口而不失滋味丰富有冲力。 雍庆号古树基地自生产以来,一直以很高的品质获得很多普洱茶资深茶友的喜欢,尤其经过存放了几年的易武古树更是让人迷恋。 茶中皇后 在普洱茶界一直流传着“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主要就是强调易武的绵柔甜美,香气怡人;易武茶深得资深茶友的喜欢,其丰富多变的茶香、飘逸流转的滋味、优美俊俏的风景令人陶醉。 易武茶,前期的淡雅在滋味虽然没有班章茶来得那么猛烈,在甜度上没有冰岛茶来得那么快速;班章是苦的有深度,冰岛是甜的有蜜度,而易武的花香迷人,滋味淡雅;但由于其优秀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工艺底蕴,使得易武的普洱茶存放后更加迷人,价值更高。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上来说,几乎高品质、高价格的老茶都来自易武,从历史的经验上来看,易武确实非常值得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