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布拉克两日游

 王力德个人馆 2019-08-19

江布拉克两日游



    金班长招唤大家去江布拉克旅游。上网一查才知道,在奇台的天山半截沟山区。奇台县属昌吉回族自治州,回汉居多,以古城白酒闻名。

    奇台我以前旅游过,看过成片的硅化木,但“江布拉克”还没听说过。以为是蒙语,一查才知是哈萨克语,意为“圣水之源”。可知奇台山区还有一些哈萨克族。

    2019年8月5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九人随旅游团坐大巴从乌鲁木齐红山出发,行四五个小时,才到山脚下的景点入口处,市场有不少怪诱人的老新疆传统回民小吃,锅盔、油酥馍之类,在导游安排下吃了一顿嚼不动的芹菜拌面,然后进山。

    导游小姑娘用喇叭说,江布拉克有五个景点:万亩麦浪、天山怪坡、滑道、大峡谷、断桥。今天只去前四个,明天返程时再去断桥。



    一、万亩麦浪

    汽车进山不久,就看到在盘山路两旁起伏着高低错落色彩斑烂的麦田,金黄的应是成熟该割了,稍绿的还得等几天。

    车里少男少女一片欢呼,我心说:娃娃们,你们第一次见到麦子吧?觉得特诗意是吧?想当年老夫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可不是欢呼。那时中学生年年都得下乡割麦子。毒日头下,弯着腰一把一把地割,一天定额五亩!我拼死拼活只能割两亩半,腰就跟断了一样疼。一干就是十天半月,到现在看到麦浪就发怵。

    看到这山坡麦田,我又想起一个词“三旱地”。65年我们去米泉参加农村工作队,问到农民过去有几亩地,他们在回答之后,往往要带上一句:“三(山)旱地那就莫服(数)咧!”意思是除了村中的几亩地外,一般在山里还有数不清的“山旱地”,只春天播种,不浇水,不施肥,山里雨多些,自生自长,只管麦熟收割便是,不过亩产肯定比“平原地”要少。

    眼前就是四十多年前听农民说过的“三旱地”。不过平心而论,山坡麦浪从美术角度,显然比平地要好看得多,色彩、明暗、坡面结构,样样都有得画,虽然带了画具,可惜在这儿只拍照半小时,来不及写生。

















    梵高画过不少麦浪,可惜没有这么好看的“三旱地”作品。要怪“低地之国”荷兰地形太平,缺少起伏如波浪的山峦。我要有梵高那才华,非住这儿不可,天天背着油画家什,从早画到晚,得出多少名作?!

    又想起梵高当年天天画麦垛,农民烦了,竟把麦垛给拆了,叫你再画!没想到那时的荷兰农民也这么不欣赏艺术,画一画又不碍你事儿,一根麦草都少不了。也就是欺负人家“疯子”。







    也曾在农村待过的妻说:这麦田每块都有黄有绿,向阳面背阴面日照不一样,成熟不一样,收割起来麻烦得很。如果要等这块地全都黄透,向阳面的麦穗早就熟过头炸了。

    同样的麦浪,少男少女跟我们老男老女看的角度完全不一样。

    正如鲁迅所说: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风雨阴晴,都给他一种刺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二、天山怪坡

    “怪坡类”景色已去过几处,比如台湾旅游就有。凡怪坡都声称这是科学解释不了的怪事,是反重力,反磁场云云。本次导游也是这套嗑儿。

    而科普宣传则说,其实是视觉现象,是周围景物的倾斜角度造成的错觉。比如旁边的树一律斜着,但人们总是以树做为垂直标准,于是就……这套科普连教语文的金班长也熟知。

    天山怪坡是一段来回环行车道,人们纷纷骑着各种车来体会。步行可能感觉不出上下坡,只有骑车效果才明显。我多年未过骑车瘾了,弄一辆自行车骑着。

    我想自己既是物理学子,科普作者,深明错觉原理,又是画家,有超人视觉,应该不会受错觉的欺骗,能看出门道何在。谁知也照样被大自然搞怪。

    并不用参照旁边的景物,一眼就能看出眼前是下坡,非常明显。但骑车就是蹬着费劲,只要不蹬就往回倒,往“上”退。我甚至反过来骑,看看是不是轻松往回溜,果然是这样。不料被管理人员警告:不许逆行!

    待到坡底,该往回爬坡了,却异常轻松,不用蹬,越滑越快,很快滑到了坡顶。真是怪坡,不虚此行!













    玩了一圈,还是没搞清到底是怎么回事。想起在台湾也是这样,明明看着是上坡,旁边的溪水却往上流,就跟电影《阿诗玛》中的“水倒流”一样,当然那是电影特技,把胶片倒着放就是了。而眼前的水却真的在倒流,亲眼所见。

    天山怪坡其实也应该学学台湾,搞一段U形水渠。即使不骑车,也能眼瞅着渠水倒流,效果更明显。

    看来如果我不住在天山怪坡,用各种仪器测量,是搞不清其中原理的。当然,我还是相信没有什么“反重力”“反磁场”。我曾写过一篇“反重力”的科幻小说,当然知道,小说中我设想的那种反重力的所谓“斥晶”实际上并不存在。

    不过,彻底搞明白似乎也煞风景,还是留着几块“不解之谜”更有趣。

    三、滑道

    我们还没去江布拉克,当记者的女儿就给我发来了江布拉克的滑道视频,从山顶坐着小车,沿滑轨飞快滑下去,非常刺激!女儿劝我们别坐,心脏受不了。





    其实老夫我心理极麻木,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恰如一段呆木头”(鲁迅语)。不过我考虑旅行团可能在滑道这块儿玩的时间要长一些,能坐下来画上一幅,所以早已打算不去坐滑道。

    金班长喜欢挑战,事先就表决心一定要玩一把。他们几人去排队卖滑道票,我则找可画景点。

    滑道这里的山坡简单而平整,非如此也不好当滑道。但做为写生就差点儿意思。转了一圈,只好画她们要去的管轨式滑道旁边的七彩画道,好歹有点色彩。

    所谓七彩滑道不过是把七彩的塑胶跑道铺在山坡上,摩擦力太大,孩子们坐着轮胎从上面往下滑,简直就不怎么走,远没有冬天的冰坡滑道那种惊险的加速度。工作人员为了减少摩擦力,用脸盆往滑道上泼水,那么大的面积,这块泼上水,那块又干了。

    有年轻人想玩,一打听滑一次30块钱,再一瞧一点冲力速度感都没有,缺乏刺激,不玩了。

    我就坐在坡道最下端画画,没一个孩子能冲到这儿来。不过七彩随着起伏的坡道呈透视展开,画出来倒也别具一格。













    画完后金班长一伙儿也下来了,我以为她们滑完了,谁知没滑成。卖票的嫌她们太老,受不了刺激,不卖票。白激动等待了好几天,略觉扫兴。

    不过想想也是,金班长跟李女士都有心脏病,刘大姐生性胆小,比我还老,都不适合享受强刺激,花80块钱就几秒种,万一出个好歹儿,不是闹着玩的。

    有年我们去水上乐园,乘坐一种在空中扭转翻滚的玩艺儿,前面玩完下来的脸都白了,我虽没到那份儿,心脏也甩来甩去的着实难受,我后面几位笑嘻嘻的“洋缸子”,上去一转就“歪江歪江”(哎哟哎哟)地扯着嗓子呼天喊地。

    四、大峡谷

    国内外叫大峡谷的景点很多,如科罗拉多大峡谷、新疆库车天山大峡谷,都很不错,乌鲁木齐也有天山大峡谷,就一般般了。而此处的所谓大峡谷,不过是当汽车停在山顶上时,我们往下看到的一处峡谷而已,也就拍照半小时足矣。其气势远不如科罗拉多大峡谷深邃陡峭,惊险刺激。更不如库车大峡谷的红岩雕塑那样奇幻壮丽。再加上恰逢阴天,时已傍晚,又无落日晚霞来渲染,失色不少。

    不过妻和她妹倒觉得此地很有情趣,坐在野花绿坡上指指点点,叫我拍照,说是比美国大峡谷还好看。也是,大概她觉得科罗拉多大峡谷太干,寸草不生,不如这里绿意盎然。男女欣赏着眼点不一样。











    一路上都以为导游小姑娘是少数民族,惊叹汉语说得这么好,一问方知老家甘肃,没想到甘肃也有此等高鼻深目大眼睛的相貌。

    五、毡房之夜

    天黑前赶到宿营地,住哈萨克毡房。内陆人多呼之“蒙古包”,实际有若干不同,不过我们也分不清。

    毡房里面很大,能住十几二十人。十名男士住一顶,四十多名女士住两顶。

    一进毡房,面迎三面地铺,众多被褥呈向心环列。我首先想到的是成吉思汗军营大帐,不过应该要比这还大得多,前厅大臣、侍卫,后厅宫女嫔妃,简直就是流动皇宫。











    找到铺位后,再去找饭辙。一伙儿旅客自己买羊,租厨房自己做饭,烤羊肉串。忽闻餐厅里一阵阵怒吼,声震屋瓦,好像两伙人在干仗。一看方知,只两条汉子在喝酒划拳。据说酒精在体内能通过吼声消解,吼声分贝越高消解得越快。怪不得老外总说国人吃饭声音太大,这动静我都受不了。

    我们一伙九人多为老太太,吃不动也干不动。只好去景区唯一的饭馆看看。

    没想到一份汤面片竟80到120元!比乌市贵了十倍,而且稀汤寡水,没几枚面片,其它也都贵得要命,只好回毡房啃自带的干粮。连导游也只好去商店买点饼干充饥。

    看来这里旅游服务意识太落后,本地商民只顾靠旅游捞钱,大榔头砸中一位是一位,来不及细水长流。

    因天雨而阴冷,八月初的时节,毡房里居然需要生炉火取暖。三十多年没用劈柴煤块生火了。好在我们毡房里多为老新疆,这活儿熟极了。不多时,毡房里就热得盖不住被子。

    躺在铺上看看周围,传统帐蓬都用弯木条围成骨架,现在全换成钢管。外覆毛毯、帆布。

    内陆人可能以为住毡房很浪漫,实际并不方便,没有任何洗浴卫生设施,被褥梆硬,无采光无通风,唯一盏暗淡灯光勉强视物,只一插座两个插孔,大家争抢为手机充电。

    如厕更难,一路好多公厕都不打扫,脏得没法进入。而此间数十座毡房只在坡下设一厕所,下坡极陡,最末一段竟无台阶,一块木板斜搭着,再加下雨,滑得要命,连扶手都没有,全靠脚掌全力抠住木板,慢慢往下蹭,万一滑倒跌在下面的石板砖上……

    刚睡一会儿,传来巨响音乐,民族音乐确实别有风味,在其它地方很少听到,但重低音节奏实在可怕,震得头晕耳疼。人人都被吵得抱怨不止。我以为这是毡房里的喇叭,想关掉,但找找没有,掀开毡帘一看,原来外面广场上正在跳舞,中间燃着一撮篝火,五六舞痞来回蹦哒。

    本以为跳一会儿就完事,没想到从八点一直跳到半夜,三四个小时就这么轰炸着。每当换曲暂休,如掉进深渊,万籁俱寂,浑身肌肉一下放松。几秒钟后下一曲又开始重炮轮排轰炸,又一轮震脑震耳,绷紧浑身肌肉……

    想想这里的景色还算过得去,但服务经营完全赶不上趟,跟我们在内陆旅游不是一个概念。

    六、晨起写生

    第二天(8月6日)早上起来,在室外冰凉的水管子那儿洗把脸、刷个牙,就去找早饭。

    因自带干粮不够,只好去唯一的那家饭馆解决。我们要了一大壶奶茶,40元,三个小花卷,三块一个,再加点自带烤饼、榨菜,就算把肚子骗过去了。

    不过说实话,奶茶真的不错,此生还没喝过这么香的奶茶,奶茶是哈萨克族的老本行,谁也做不过他们。可能他们的牛奶纯浓,也可能茶叶特香,也可能手艺好,熬得够火候儿。

    这一大壶真不老少,一碗接一碗,直喝得浑身冒汗,满头蒸汽。就算饼馍不大够,奶茶也把人灌饱了。



    11点才出发,还早呢,我又东游西转找景致。今天雨过天晴,旭日东升,点染着最远最高的峰岭,略带金黄。下面是层层峰峦,密密松林,近处一溜白色毡房,描着红色花纹,错落有致。

    坐下来慢慢画,这一早上时光总算没虚度。






    七、断桥

    离开宿营地,车行下山,走不远就是断桥。很自然想到西湖的断桥残雪,这里的所谓断桥肯定毫无美感,后来搜到图片,比想象中的还差。



    要去断桥先得爬一段很长的山坡,坡那边才是断桥。女同胞们没谁愿意爬,爬坡对我虽不成问题。但时间耽误不起,一个半小时我正好能画完一幅,眼前这景致就不错。

    草原歌曲中常唱的那些元素——绿绿草原,青青山岗,枣红马儿,哈萨克姑娘全有了(当然,所谓“哈萨克姑娘”其实是甘肃汉女,为拍照套了民族服装而已,不过远看都一样),只是缺少最光采的“蓝天白云”,天公不作美。

    一个小时画完,看看还行,只因没阳光,少了许多生动。










    八、回程

    下山途中看到不少人造古董建筑,表达着“老奇台”的汉民古俗,其中有一古代将军跃马横戈雕塑。原来此地有座古将军庙,乃光绪年间为纪念唐朝将军杨袭古所建。据说当年杨将军行军至此,因口渴被海市蜃楼吸引,误入荒漠,军士渴极。只剩一壶水,将军不忍独饮,最终全军覆没。后人感将军人品,遂建庙纪念。



    中午赶到景区入口处,又去昨天那饭馆,让大师傅好好炒菜,别再整老芹菜蒙事儿,还不错,正儿八经吃了一顿拉条子拌面。其实师傅们全会做饭,为挣钱就顾不了许多。

    旅游纪念品没什么有价值的,古城白酒也早过时。大巴旁有卖红皮大蒜的,刚才就着拉条子吃,辣得涕泗横流,不如白皮蒜爽口,但据说易保存是其优点,众人争相购买。

    一路往回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依旧远山、麦田、戈壁、渠水,间或闪过几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镇——奇台、吉木萨尔、阜康。
















    依我看,江布拉克在整个新疆,也就算二流景点,怪坡有点意思,麦浪还不错,其它就乏善可陈了。只是离乌鲁木齐不近不远,二日游挺合适。

                 2019年8月1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