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叠石之诀 视之为友

 苏迷 2019-08-19
《姑苏晚报》
2019-08-18 

  文/摄摄影说园

  游走在狮子林池水的驳岸、桥上,息坐在湖心亭或真趣亭,水面靠云山一边的一立石,总会跳入眼帘,那石是一峰独秀,是立云,是高士寒江独钓,是仙人渡海……任凭人去想象。紧挨着立石边有一粒小石如蛙跃出水面,这一大一小,一静一动让水有了故事情节,抢尽了水上风光。将寻觅、禅游、观赏的不同功能综合于一体,把数量如此之多奇形怪状的湖石堆叠成景,这巨大的云山不但整体章法严谨,其局部细节也情趣无限。水上这石的点缀,非但画龙点睛,从云山到立石到丁点蛙石,一二三体量大小尺度的锐减,表现出叠石对比的极致手段。造园施墨用笔之绝在苏州园林里绝无仅有。叠石在于知石、懂石,像米芾那样把石当友,与之倾心交流,懂得它需要什么,询问它在园林中想要怎么一种环境来表现自我,这样堆叠才能出神入化。这立石要不是游离于云山之外,其灵秀就不会被注目,那蛙石如不是跳动在立石胯下就不会如此活泼可爱……

  狮子林虽几易园主,但叠石的主景营造连贯,结构浑然一体,并非随主人意愿而加减拼凑。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力学、美学其技术的复杂堪比当今摩天大楼的建造。千变万化的形态和结构是无法预先在图纸上加以具体设计,只能是在能工巧匠和艺人们的灵感即时发挥下,方得来景致的神韵。这就意味着一石一峰需要时间的雕凿,像高迪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从1822年始建,至今尚未全部落成,这是由于其曲线和自然自由的造型施工难度远超于常规建筑。

  而传说狮子林是元代绘画大师倪瓒设计由来已久,沈复在他的《浮生六记》中提到,加之乾隆皇帝收藏并珍爱有加的所谓倪瓒《狮子林图》,让这座姑苏名园更添传奇,人们常以《狮子林图》中所画景物来探其当年营造的最初模样。这幅作品的真伪已经受到很多绘画专业人士的质疑,最不可解释的是画中竟不见有水绕石。常言道无水不成园,而倪瓒是无水不成画,画中天水一色,烟波浩渺,无不如此,爱水至极甚至到晚年倪瓒散尽家财,常常泛舟漂游在太湖之上。狮子林的叠石格局就是与水同在,即便是最初造园也不可能不设水景。故此,倪瓒真若主持建造狮子林和绘制狮子林又怎会舍水不顾呢?古代的文人画家闲云野鹤,勤于思懒于行,参与造园蜻蜓点水,不太可能在耗时漫长的园林工程上劳其筋骨、亲历亲为,又何况倪瓒性情孤傲,自称懒人不近琐俗之事。当然,作为历史文化名胜,奇闻趣事的渲染不去深究,或许渲染更能使其光彩耀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