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跟我说“你想干就得忍着”,我该怎么办?

 海阔天空7815 2019-08-19
大志读书会

职场/思维/沟通/认知升级

题记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文章开始前先提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管理者,在用人时,是选择自己熟悉的人,还是知人善任?”今天案例主人公在职场中的遭遇,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希望大志给出的解读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案例详情

我在一家IT公司上班,公司里80%以上的人以前互相认识,有的是前同事,有的是曾经的合作伙伴,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士族阶级”(某种情况下拥有特权的阶级),剩下寥寥无几“出身寒门”的人形成了“平民阶级”。而我来自“没有背景的家庭”,又属于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那一类,这样的背景也使得我在刚进公司的那会儿就遇到很多“不爽体验”。

刚到公司时,我发现个问题,相同一件事,如果部门另一位同事去老板那里申请很顺利,而我去却总要遭到领导的一连串质问。如此几次,我非常不理解,于是直接问领导:“BOSS,我感觉这件事情如果是张三提出要做,您可能不是这种态度?”

BOSS:“嗯,因为我相信张三,以前他在大公司做过。”

后来慢慢了解,张三跟这个领导是前同事关系。但,这能成为他工作能力强的理由吗?

时间长了,我发现还有一种现象。有一个部门的领导,虽然资历和职位都比较高,但是“出身”差了点,下面的员工都不配合他的工作。这位领导没有办法,于是也想尽办法去拉自己原来团队的人马,从而壮大自己在公司的势力。

“出身不好”的人,在这个公司里举步维艰,而且在好多事情上都会莫明其妙遭遇红灯。“派系”多了,就存在竞争,有时需要注意细节,学会察颜观色,复杂的人际关系足以让你挠头。我待了一年多,发现有的派系势力瓦解,完全是因为所在派系的老大走人了,下面的员工也差不多要陆续走人(陆续被清洗)……

有时,人事接到来自招聘网站的电话,最常说的一句拒绝的话是“我们都是习惯招圈内的人,一般不走招聘网站”。这样做是能降低员工的招聘和培训成本,但在圈内挖来挖去,存在太多弊端。就像一潭死水,很难有新鲜的东西,而且近亲繁殖容易出怪胎。再就是圈内的人多了,在公司里就会造成派系之争,人际关系复杂,经常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失势满门抄斩”。而且这种圈里跳来跳去的人,一般流动性都很大,很难形成企业的凝聚力。

我认为应该唯才是举,是我错了吗?

02.大志说

“圈内的人”,一般有两种概念:

1、熟悉业务本身的人,当然所有公司都乐于接纳这类人。

2、彼此熟悉的人,“圈”其实不是业务,而是人脉关系。现如今的社会,只要有熟人,办事总是很容易。

本质上,“圈”的维系体系是一种信任的感情,信任一个曾经取得辉煌业绩的人,信任一个曾经和你共过患难的人。但人是不断在变的,世界也一样,理智的人会去清晰的把握这种圈,而不是被圈限制住。建立高质量的“圈子”,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做,我有几点经验分享给你。

老板如果容忍这种“圈”,要么他是需要平衡公司内部各种势力,要么是觉得这样的事情无伤大雅。而对个人来说,“圈”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你如何把握。躲避圈?进入圈?掌握圈?创造圈?你可以自己选择。

其实用“圈内人”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从企业本身来讲,培养一个新人的成本太高了,而培养成功后人才的流失又成为企业担心的问题,于是“拿来主义”比比皆是。至于企业内的“派系”,我认为更是不可避免,古往今来一直都没有间断过。

既然不可避免,我们也不必担心恶性循环。尽管圈里跳来跳去的现象很多,但如果企业有很强的凝聚力,我相信谁也不愿意总跳槽。这件事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本身的作法,例如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员工给予不同的福利待遇等措施,真的做到 “以人为本”,相信谁也不会傻到一直跳来跳去。

“圈子”是现实存在的,不存在好或者坏。圈子不仅仅代表大家之间的熟络,也代表某种专业人士的集合。“专业人干专业的事”,本身没什么不好。更何况“圈子里的人”,并不代表大家一定很熟悉或者沾点亲带点故。而且我相信,没有哪个老板会为了成全所谓圈子而让自己的公司成为死水,那也太不值了。     

再说说办公室中“斗争”的话题,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选择缄默,因为你无法知道谁对谁错。

记得刚工作时,我觉得自己需要做好的就是手边的事情,那些所谓的职场里的争斗跟我没关系,我只要做到与世无争就成。但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即便有的时候无心应战,依然会被卷入“战争”。牺牲或者胜利,各占50%。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到哪都摆脱不了,至于你如何选择,一半是智慧,一半是运气。

如果“圈内人”指派系,那么其实一家公司只有一派,就是“老板派”,非此派中人都会很快离开,很多公司的派系斗争都是老板在幕后一手挑起的。如果“圈内人”指的是已经被实践认可的同行业人士,如果他能不断地refresh自己,那我认为不妨一用。可以快速上手的同时,有效解决问题,有何不可呢!

另:本期案例老板们仍然拒绝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