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社群运营的三点思考

 流量反应堆 2019-08-19

​大家好,我是启点。

随着线下渠道和电商渠道的增速放缓,人人都说未来是社群与社群之间的流量“战争”,可是你知道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么?

社群就像是一款产品,社群的生命从建立规则架构、邀请用户加入社群的那一刻开始,存活于日常的内容、活动的交替运营中,鼎盛于社群成员都获得价值,进而帮助社群自运营,衰落于变现转化率逐渐降低,入不敷出的后期,丧生于只剩下发广告和退群两个选择。

据相关数据统计,大部分社群都到不了自运营的阶段,更是变不了现,只有不到8%的社群真真正正的变现了,我也曾经参与运营了影响人数过万人的社群,并写了复盘 | 还不是运营的那一年,做了几场覆盖10000人的社群项目。

自己经历过2次社群的失败,所以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最大机会的做好一个社群?”,在观察了自己活跃的社群后,发现了他们都有精准的定位、分工协作的运营模式、用户群架构清晰、甚至是可以转化到线下的。

1.社群是什么?


我认为 “社群就是一群人去共同做一件事。”

比如最近有一篇文章比较火,它是3个月,700付费用户,1000个UGC运营案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叫“顶尖案例”的社群,我也是其中的付费成员,所以知道这个社群其实大家就是在做一件事:找出市场上值得反复研究的精华案例,从而研究学习。

你也不妨试着看看,那些你眼中的“优质社群”,他们是不是都是在共同做一件事?那种临时起意说要“资源合作”而建的群大概活不过2周吧,因为这种只是微信群,没有共同的明确的目的性,资源合作这种事特别模糊的目标,信息隔阂和信息差太大了。

所以你在做社群要想好,你要和社群成员做一件什么事情。

 

2.为什么要做社群?


社群虽然是说一直要爆发了,可直到现在渠道上来说,电商和传统线下渠道仍然是主力,社群与社群之间的竞争大多只是在知识付费和微商淘宝客等领域竞争激烈。

所以做社群前,你是不是要思考下:你的产品和服务适合做社群么?你为什么要做社群?

以往大多数产品的流量都来自于外部,百度搜索、头条系的信息流广告、腾讯系的社交营销广告,这些平台的用户都是大而全的,用户不够精准,并且很多用户是用完即走了,你很难和用户进一步发生关系。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流量即是收入,这个绝对没错,腾讯凭借QQ和微信的巨大流量,扩展的领域足够多了,吃不下来的螃蟹也能凭着换量等以优惠的价格购得足够多的股权。

没有高频场景的情况下,社群是最低成本的聚集用户的方式,对于用户来说也是很低成本的,即使不加入你的社群,他们也至少都微信这款APP,只要你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解决他们的某些痛点,和用户一起做一件与自身领域相关的事情,社群也就应运而生了。

有个朋友在淘宝上买自己设计的衣服,由于设计新颖,时尚,前几年淘宝也正处于红利期,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日子过得非常滋润。但最近几年,淘宝店的流量越来越贵,而且做淘宝的越来越多,由于缺少核心竞争力,面临着巨大危机,把她逼得都快转型了。

在系统的学习的社群营销知识以后,朋友开始利用社群沉淀粉丝,她把在店里购买过衣服的客户导入到自己的个人微信号中,然后为他们创建社群。当然也不是免费社群,进入社群的用户必须满足朋友制定的一系列门槛。朋友在群里组织大家参加各种活动,比如让粉丝参加衣服的设计,粉丝可以在群里提出自己的各种修改,设计意见,一经采纳,可以免费获得新款衣服的活动。比如让粉丝参与某件衣服的拍卖,让粉丝线下参观工作室,工厂,这些活动策略让小玲淘宝店的销量翻了好几倍。还让用户粘性得到了提高。

因此,如果你是淘宝店主,就可以利用社群营销,让一个频率倒闭的店铺得以复活。让你流连倍增,让你赚钱更轻松,让用户粘性更强。

当你在做一个社群的时候,有没有想好是为了什么?对于自己有什么利益?这个利益点能不能与用户的利益相结合,先让用户受益,再去考虑自身的收益。

 3.如何定位社群?

社群常见的大类是产品型、教育型、服务型、链接型、学习型、价值观型、兴趣型社群。其一一对应的比如知识圈测试群、地心引力会员群、抖音官方社群、北京HR人才交流群、十点读书会、插画社等

你如果要做社群,要怎么定位呢?

要想定位社群类型,首先我们就要理解“社群是大家共同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你一个人或者公司去要求用户做什么事情,如果用户本身没有必要做这件事,你再多的红包也无济于事。

所以首先你就要去想用户需要什么?想实现什么?

比如你们是做健康领域的,那是不是可以和用户们一起“坚持每天跑步”,知识培训类可以是带着用户们“每天读一点书”,技能培训班类比如画室可以和学员们一起“每天一副简易素描”。

假如你所在的领域竞争激烈,你直接让用户付费是很困难的,因为没有信任感,而社群就是建立信任感,把关系一点一点变强的工具,随着大家去做一件共同的事,你与用户们的信任就建立了。

所以社群要怎么定位,取决于你的产品是属于什么领域的,这个领域的人关心什么,特别是他们一直想做什么却又坚持不下来的,比如跑步读书写字练歌等普适性的,还可以是记10个单词、记住1条理财常识等垂直型的。

比如京咖会,算是培训类社群中比较厉害的了,当时号称“1个月帮京东商家上首页”,他们的定位就是“一起做好京东店铺”,会员皆为京东的商家或运营人员,品类涉及也较为齐全,但是后期由于缺乏足够的互动,社群名存实亡(当时的入群价格接近千元,送一套京东运营系列课程)


最初定的社群目标要及时反馈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励用户,要真正给用户提供价值,更要想清楚社群能给你、给公司带来什么,毕竟所有人都是趋利性的。

最后就是你在推荐产品和服务时,要权衡利弊,最好是推荐用户真正需要的,在利益和情感上取舍,找准那个度很重要。

今天先介绍这么多,明天继续讲社群运营的思路。


学到的朋友可以再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