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鬼妾不曾归”和《亡妾秦淮董氏小宛哀辞》

 闻道山人 2019-08-19

《冒辟疆全集》第1394至第1395页载:《曹秋嶽壬戌冬海陵寓馆倡和诗,愿见巢民先生者五十年矣壬戌之冬相遇海陵客邸盤桓三昼夜别后奉赠十章》,其中第八章云:

競诩林園樸,寒漪绕屋飞。
丽才山構巧,壮节芋香微。
画艇凉生幔,垂杨绿满矶。
羞称豪举事,宾至只如归。

(终当一至水绘園,诗以奉订。)

《冒辟疆全集》第1397页(清康熙二十一年),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先生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其中第八章云:

桂树难交蔭,延津双铁飞。
几家人尽失,万死力全微。
浦口绝无路,芦中赖有矶。
至今望秦海,鬼妾不曾归。

(乙酉春,余全家避乱盐官,依陈则梁兄也。大兵至,张罗浮留之大白居。秋冬转徙至马鞍山,遇害,幸得一叶舟,藉罗浮生全。俯仰全家,杀掠男妇二十口。)

这里的陈则梁、张罗浮(张明弼)都是冒辟疆的结拜兄弟,陈则梁生年不详,癸未(1643)年著《盟言跋》(全集第893页),乙酉(1645)年遇害,遇害前著《八斗记》(全集第855页)。有人误认为鬼妾是指董小宛,其实鬼妾的解释是:'鬼妾,读音为guǐ qiè,汉语词语,释义为丧夫之妾。”唐·杜甫《草堂》诗:“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仇兆鳌注引赵汸曰:“已杀其主而夺之,故谓之鬼妾鬼马,如匈奴以亡者之妻为鬼妻也。”鬼妻、鬼妾就是寡妇。

冒辟疆自己怎么会称董小宛为鬼妾呢?这里的鬼妾乃是指两位死友之妻妾,“乙酉春,余全家避乱盐官,依陈则梁兄也。大兵至,张罗浮留之大白居。秋冬转徙至马鞍山,遇害,”明明白白写明陈则梁兄已经遇害,而张明弼也已于1652(亦说1653)年去世,冒辟疆一生收留难友的妻、儿众多,陈维崧、吴蕊仙就是冒辟疆收留难友的妻、儿。

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先生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之时,都没有她们的消息,故有“至今望秦海,鬼妾不曾归”之叹。

张明弼(1584-1652)明文学家、学者。字公亮,金坛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十年进士。授广东揭阳县令。政绩卓著,秩满,被谗谪为浙江按察司照磨,群议不平,始调台州推官。年逾,擢户部陕西司主事,愤马士英、阮大铖当国,不赴。早年师从曹大章,古文诗赋名重一时。与冒襄、陈则梁等五人义结金兰,为复社重要成员。著《冒姬董小宛传》(全集第876页)写道:“申酉崩坼,辟疆避难渡江,与举家遁浙之盐官,履危九死,姬不以身先,则愿以身后:“宁使贼得我则释君,君其问我于泉府耳。”中间智计百出,保全实多。后辟疆虽不死于兵,而濒死于病。姬凡侍药不间寝食者,必百昼夜。事平,始得同归故里。前后凡九年,年仅二十七岁,以劳瘁病卒。其致病之繇与久病之状,并隐微难悉,详辟疆《忆语》《哀词》中,不唯千古神伤,实堪令奉倩、安仁阁笔也。

琴牧子曰:姬殁,辟疆哭之曰:“吾不知姬死而吾死也!”予谓父母存,不许人以死,况裀席间物乎?及读辟疆《哀词》,始知情至之人,固不妨此语也。夫饥色如饥食焉:饥食者,获一饱,虽珍羞亦厌之。今辟疆九年而未厌,何也?饥德非饥色也!棲山水者,十年而不出,其朝光夕景,有以日酣其志也,宛君其有日酣冒子者乎?虽然,历之风波疾厄盗贼之际而不变如宛君者,真奇女,可匹我辟疆奇男子矣。”

这里的“其致病之繇与久病之状,并隐微难悉,”非隐瞒、隐藏、隐私......之意,乃是 明 .武之望著《济阴纲目》 武之望,公元1368-1644年。本书对《女科证治准绳》内容重加编次,分医论、医方二部,眉目更为清晰。“......隐微难悉,病不自知,而一委于医, 医又不能得其隐微,望闻问无有焉,一凭于脉,脉其可尽......。“

[而法执尚犹微隐],[隐微]就是难明,还没有很明显。[若但说见性......悉显其无自无他] ......

《中医名言警句》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就是说董小宛的病很重又属于疑难杂症,连医生也说不出所以然,隐微难悉。

而《冒辟疆全集》第596页影梅庵忆语纪谶(姬病状与永诀语详载哀辞不复述不忍复述)

那么冒辟疆的《亡妾秦淮董氏小宛哀辞》(全集第618页)又是怎么写的呢?这是一篇有韵之文,计有二千四百字,共用二百四十韵。

冒辟疆的文前序跋:“嗟乎!小宛自壬午归副室,与余形影丽者九年,今辛卯献岁初二日长逝永别者已踰六十又五日。......不知从古今世上人果有同阅此境景者。嗟彼宋玉,亦有安仁。屡欲详述子生平学为诔或歌诗以吊之。......今子幽房告成,素旐将引,谨卜闰二月望日妥香灵於南阡矣。自今以往,棺冥埏窈,白日不朝,青松为门矣。......於是锵楚挽喝,边箫徘徊,为之辞曰:“......夙婴惊悸,肝胆受伤,恒于春半,瘦削肌香。祸触风寒,季夏十七;泬哉沉绵,遂成疢疾;痰涌血溢,五内崩舂;虚焰上浮,热面霞烘。参苓杂役,无补真损;长夜悴蹙,朝起内忍。移居静摄,举室含凄,犹掠豪犀。位置黄花,淡妆逑影;频移绛蜡,详审逸靓。恰逢小试,携儿邗关;屡趣我行,经月乃还。初腊驰旋,两眼一见,脂玉全削,飘姚徒倩。一息数喘,娇喘气幽;香喉粉碎,靡勺不流。火灼水枯,脾虚肺逆……”

“哀文积于胸臆六十五日,两日夜成,凡二千四百言,二百四十韵。从来悼亡无此支离繁缛者。孤灯自读,凄风飒雨,悲音起帘栊,振林木,能令搏黍巧啭,化为蜀帝啼魂,抑使庭下香雪数十株咸闭影零英泥为尘土。嗟乎!奉倩之神伤矣。文通之才尽矣。亡妾有灵,应怜余报知酬德之一念。而世之读此者,当知登徒子非好色者也。”

按壬午系明崇祯十五年,亦即公元1642年,辛卯系清世祖顺治八年,亦即公元1651年。

从冒辟疆的悼亡之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董小宛死于“痰涌血溢,五内崩舂”“脾虚肺逆”的疢疾。

疢,读作趁,本义是指热病,后引用为病义。《诗·小雅·小弁》中有“疢如疾者”。郑玄笺云:“疢,犹病也。”

将“疢”与“疾”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疢疾”,其义就是指一般的疾病。《孟子·尽心上》中有:“人之有德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用的就是这个意义。

董小宛的病状,虽然有几分像是肺结核(时称痨病),但细观其中“肝胆受伤”、“脾虚肺逆”等语,我们又不难发现董小宛的病似乎又不是痨病,至少不只是痨病,隐微难悉。

'嗟彼宋玉,亦有安仁。”“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安仁:西晋潘岳的字,他长于写作哀诔文。此句以潘岳自喻,说自己只能空作诗文以致哀悼。诔(lěi):古代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的文体。

招魂:《楚辞》篇名,王逸认为是“宋玉怜屈原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

“幽房告成,素旐将引,棺冥埏窈,”幽房:

(1).深暗的房间。晋·张华《情诗》:“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唐·李绰《尚书故实》:“自柜而入,则别有幽房邃閤,詰曲深严。”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今苏州道观僧寮,檀施极盛,化日之下,当无復幽房曲室渔色藏奸。”

(2).墓穴。晋·潘岳《哀永逝文》:“抚灵櫬兮诀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窕。”《北史·后妃传上·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其幽房大小,棺椁质约,不设明器;至於素帐縵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

诗句:素车丹旐奉灵衣
出自:《太师相公挽歌词二首》

《冒辟疆全集》第1394至第1395页载:《曹秋嶽壬戌冬海陵寓馆倡和诗,愿见巢民先生者五十年矣壬戌之冬相遇海陵客邸盤桓三昼夜别后奉赠十章》,其中第八章云:

競诩林園樸,寒漪绕屋飞。
丽才山構巧,壮节芋香微。
画艇凉生幔,垂杨绿满矶。
羞称豪举事,宾至只如归。

(终当一至水绘園,诗以奉订。)

《冒辟疆全集》第1397页(清康熙二十一年),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先生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其中第八章云:

桂树难交蔭,延津双铁飞。
几家人尽失,万死力全微。
浦口绝无路,芦中赖有矶。
至今望秦海,鬼妾不曾归。

(乙酉春,余全家避乱盐官,依陈则梁兄也。大兵至,张罗浮留之大白居。秋冬转徙至马鞍山,遇害,幸得一叶舟,藉罗浮生全。俯仰全家,杀掠男妇二十口。)

这里的陈则梁、张罗浮(张明弼)都是冒辟疆的结拜兄弟,陈则梁生年不详,癸未(1643)年著《盟言跋》(全集第893页),乙酉(1645)年遇害,遇害前著《八斗记》(全集第855页)。有人误认为鬼妾是指董小宛,其实鬼妾的解释是:'鬼妾,读音为guǐ qiè,汉语词语,释义为丧夫之妾。”唐·杜甫《草堂》诗:“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仇兆鳌注引赵汸曰:“已杀其主而夺之,故谓之鬼妾鬼马,如匈奴以亡者之妻为鬼妻也。”鬼妻、鬼妾就是寡妇。

冒辟疆自己怎么会称董小宛为鬼妾呢?这里的鬼妾乃是指两位死友之妻妾,“乙酉春,余全家避乱盐官,依陈则梁兄也。大兵至,张罗浮留之大白居。秋冬转徙至马鞍山,遇害,”明明白白写明陈则梁兄已经遇害,而张明弼也已于1652(亦说1653)年去世,冒辟疆一生收留难友的妻、儿众多,陈维崧、吴蕊仙就是冒辟疆收留难友的妻、儿。

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先生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之时,都没有她们的消息,故有“至今望秦海,鬼妾不曾归”之叹。

张明弼(1584-1652)明文学家、学者。字公亮,金坛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十年进士。授广东揭阳县令。政绩卓著,秩满,被谗谪为浙江按察司照磨,群议不平,始调台州推官。年逾,擢户部陕西司主事,愤马士英、阮大铖当国,不赴。早年师从曹大章,古文诗赋名重一时。与冒襄、陈则梁等五人义结金兰,为复社重要成员。著《冒姬董小宛传》(全集第876页)写道:“申酉崩坼,辟疆避难渡江,与举家遁浙之盐官,履危九死,姬不以身先,则愿以身后:“宁使贼得我则释君,君其问我于泉府耳。”中间智计百出,保全实多。后辟疆虽不死于兵,而濒死于病。姬凡侍药不间寝食者,必百昼夜。事平,始得同归故里。前后凡九年,年仅二十七岁,以劳瘁病卒。其致病之繇与久病之状,并隐微难悉,详辟疆《忆语》《哀词》中,不唯千古神伤,实堪令奉倩、安仁阁笔也。

琴牧子曰:姬殁,辟疆哭之曰:“吾不知姬死而吾死也!”予谓父母存,不许人以死,况裀席间物乎?及读辟疆《哀词》,始知情至之人,固不妨此语也。夫饥色如饥食焉:饥食者,获一饱,虽珍羞亦厌之。今辟疆九年而未厌,何也?饥德非饥色也!棲山水者,十年而不出,其朝光夕景,有以日酣其志也,宛君其有日酣冒子者乎?虽然,历之风波疾厄盗贼之际而不变如宛君者,真奇女,可匹我辟疆奇男子矣。”

这里的“其致病之繇与久病之状,并隐微难悉,”非隐瞒、隐藏、隐私......之意,乃是 明 .武之望著《济阴纲目》 武之望,公元1368-1644年。本书对《女科证治准绳》内容重加编次,分医论、医方二部,眉目更为清晰。“......隐微难悉,病不自知,而一委于医, 医又不能得其隐微,望闻问无有焉,一凭于脉,脉其可尽......。“

[而法执尚犹微隐],[隐微]就是难明,还没有很明显。[若但说见性......悉显其无自无他] ......

《中医名言警句》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就是说董小宛的病很重又属于疑难杂症,连医生也说不出所以然,隐微难悉。

而《冒辟疆全集》第596页影梅庵忆语纪谶(姬病状与永诀语详载哀辞不复述不忍复述)

那么冒辟疆的《亡妾秦淮董氏小宛哀辞》(全集第618页)又是怎么写的呢?这是一篇有韵之文,计有二千四百字,共用二百四十韵。

冒辟疆的文前序跋:“嗟乎!小宛自壬午归副室,与余形影丽者九年,今辛卯献岁初二日长逝永别者已踰六十又五日。......不知从古今世上人果有同阅此境景者。嗟彼宋玉,亦有安仁。屡欲详述子生平学为诔或歌诗以吊之。......今子幽房告成,素旐将引,谨卜闰二月望日妥香灵於南阡矣。自今以往,棺冥埏窈,白日不朝,青松为门矣。......於是锵楚挽喝,边箫徘徊,为之辞曰:“......夙婴惊悸,肝胆受伤,恒于春半,瘦削肌香。祸触风寒,季夏十七;泬哉沉绵,遂成疢疾;痰涌血溢,五内崩舂;虚焰上浮,热面霞烘。参苓杂役,无补真损;长夜悴蹙,朝起内忍。移居静摄,举室含凄,犹掠豪犀。位置黄花,淡妆逑影;频移绛蜡,详审逸靓。恰逢小试,携儿邗关;屡趣我行,经月乃还。初腊驰旋,两眼一见,脂玉全削,飘姚徒倩。一息数喘,娇喘气幽;香喉粉碎,靡勺不流。火灼水枯,脾虚肺逆……”

“哀文积于胸臆六十五日,两日夜成,凡二千四百言,二百四十韵。从来悼亡无此支离繁缛者。孤灯自读,凄风飒雨,悲音起帘栊,振林木,能令搏黍巧啭,化为蜀帝啼魂,抑使庭下香雪数十株咸闭影零英泥为尘土。嗟乎!奉倩之神伤矣。文通之才尽矣。亡妾有灵,应怜余报知酬德之一念。而世之读此者,当知登徒子非好色者也。”

按壬午系明崇祯十五年,亦即公元1642年,辛卯系清世祖顺治八年,亦即公元1651年。

从冒辟疆的悼亡之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董小宛死于“痰涌血溢,五内崩舂”“脾虚肺逆”的疢疾。

疢,读作趁,本义是指热病,后引用为病义。《诗·小雅·小弁》中有“疢如疾者”。郑玄笺云:“疢,犹病也。”

将“疢”与“疾”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疢疾”,其义就是指一般的疾病。《孟子·尽心上》中有:“人之有德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用的就是这个意义。

董小宛的病状,虽然有几分像是肺结核(时称痨病),但细观其中“肝胆受伤”、“脾虚肺逆”等语,我们又不难发现董小宛的病似乎又不是痨病,至少不只是痨病,隐微难悉。

'嗟彼宋玉,亦有安仁。”“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安仁:西晋潘岳的字,他长于写作哀诔文。此句以潘岳自喻,说自己只能空作诗文以致哀悼。诔(lěi):古代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的文体。

招魂:《楚辞》篇名,王逸认为是“宋玉怜屈原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

“幽房告成,素旐将引,棺冥埏窈,”幽房:

(1).深暗的房间。晋·张华《情诗》:“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唐·李绰《尚书故实》:“自柜而入,则别有幽房邃閤,詰曲深严。”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今苏州道观僧寮,檀施极盛,化日之下,当无復幽房曲室渔色藏奸。”

(2).墓穴。晋·潘岳《哀永逝文》:“抚灵櫬兮诀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窕。”《北史·后妃传上·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其幽房大小,棺椁质约,不设明器;至於素帐縵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

诗句:素车丹旐奉灵衣
出自:《太师相公挽歌词二首》
作者:徐铉

又唐诗:卷19_24【相和歌辞·挽歌】作者:赵微明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
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
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
人间痛伤别,此是长别处。
旷野何萧条,青松白杨树。

《文选·潘岳<哀永逝文>》:“抚灵榇兮诀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窈。”

“白日不朝,青松为门”虎丘石壁经典诗句。

全部诗句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
南山接幽垅,幽垅空崔嵬。
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
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
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
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
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
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
虽复隔幽显,犹知念子孙。
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
寄语世上人,莫厌临芳尊。
庄生问枯骨,三乐成虚言。

“锵楚挽喝,边箫徘徊,”【宋孝武宣贵妃诔(并序)】南朝宋·谢庄

惟大明六年夏四月壬子,宣贵妃薨。律谷罢暖,龙乡辍晓。照车去魏,联城辞赵。......

锵楚挽於槐风,喝边箫於松雾。涉姑繇而环回,望乐池而顾慕。呜呼哀哉。

董小宛死后,冒辟疆痛不欲生“哀辞”之凄婉令人不忍卒读。

冒辟疆在《哀辞》中写道:“屡欲详述子平生学为诔或歌诗以吊之。落笔则万缕杂沓,轇轕缠纠结不可理。往往笔花凝于血泪,意匠歧于蝟毛,颓思蹇语不能成文。”而我们在读到他的巨著《红楼梦》中时对一些章节,特别是《芙蓉女儿诔》的措词似曾相识。

最后引用《冒辟疆全集》(第1517页)

卖字五狼偶成三绝 冒襄

偶发遊山兴,聊为卖字翁。
奇怀付老笔,莫漫此相逢。

七十何所求,而况当八秩。
渊明拙言辞,吾以托之笔。

春蚓与秋蛇,虎卧兼龙跳。
我願识字人,放眼观其妙。

“妙”在哪里?妙就妙在冒辟疆的《亡妾秦淮董氏小宛哀辞》'屡欲详述子生平学为诔或歌诗以吊之',“嗟乎!奉倩之神伤矣。文通之才尽矣。亡妾有灵,应怜余报知酬德之一念。'《影梅庵忆语》'余业为哀辞数千言哭之,格于声韵不尽悉,复约略纪其概。每冥痛沉思姬之一生,与:偕姬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以及对《红楼梦》中的一些女性的怀念,如《芙蓉女儿诔》:'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难寻。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孤衾有梦,空室无人。桐阶月暗,芳魂与倩影同销;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言皆绝。'以上这些都是冒辟疆用血淚和作墨水写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