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底层过上有保障的宽裕尊严的生活

 埂溪书楼 2019-08-19

今日中国,从社会底层到权贵富豪,依然承受着担忧焦虑的隐隐煎熬,很少有谁对自己对家庭对家族对企业的前途信心十足、充满安全保障信任感。安全保障是人的幸福的基本要求;在科技神速发展、生产力突飞猛进、生产显著过剩的时代,焦虑心理却普遍发生,是不合理的。先进的国家、先进的社会制度,应当助全社会享有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全社会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怎样实现?

社会安全保障水平提高的关键,不在于为权贵富豪们锦上添花,而在于实现和增进最底层群众的基本权益,当社会底层过上尊严、保障和宽裕的生活,整个社会从底层到塔顶,将从焦虑担忧中解放出来。

社会金字塔塔顶和最底层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并非绝对冲突的;增进社会最底层权益,等同于给权贵富豪们预留后路。世易时移、社会变迁,谁能保证自己能永居塔尖。

怎样实现和增进社会最底层权益?当前的“扶贫”“精准扶贫”是僵硬、机械、不可取的;生存状况难以评价和甄别,主观努力难以测量,因此不宜采用繁琐甄别的“扶贫”方式,而应当选择客观条件的无助者实施帮助——应当对于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实行货币福利。

对纯消费者群体实行货币福利,是标准客观、操作方便、覆盖最广、弱势者精准受益的社会和金融策略。货币福利是国家对这一群体生存权的认可、也是国家对其生存权在经济上的具体货币兑现,国家因之在政治上得分;货币福利把国家恩泽精准地洒向焦渴无助者,国家因之赢得道义优势;货币福利投向纯消费者,科学合理精准高效地实现了新增货币的投放,构建起生产和消费无缝对接的顺畅经济环路,合乎经济规律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向纯消费群体实行货币福利,既不是因为按劳分配、也不是出于施恩或私惠,而是国家对其生存权应有的尊重和具体兑现。

当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群体从国家享有货币福利,全社会的安全保障水平和幸福指数将有根本性的跃升。实行货币福利,是构建全社会高水平安全保障和幸福生活的关键。

基于经济的客观增长,国家相应地要新增货币并将其投向社会。想要百姓住好穿好,是把钱借给房产开发商和服装厂老板好、还是直接发给百姓好?桃子是树上结的,施肥对着树上还是对着树根好?

想要发展旅游业,是把钱投在建旅游设施的好,还是发给百姓、让百姓口袋松动的好?当下要盘活经济,钱投向生产端企业家好,还是投向百姓消费者好?

我国经济正是在这些问题的决策上发生着错误。

随着经济增长而新增货币、在温和通胀范围新增货币,客观上都是用货币手段收割财富和发展成果,都是正确的经济策略。但政府垄断新增货币权益等同于政府举债、政府独担举债之责;以货币福利方式新增货币则相当于收割于社会回馈于社会,实现了新增货币而不举债、实现了两清。

  673201908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