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打井,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找准地下水。毕竟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肉眼难以看到,古人又没有测试仪器,即便科学发展的现在,也不可能百分之分地找准地下水源。所以,在过去人们依靠经验找水打井的时候,经常出现误判,打来打去同,打出一眼无水可用的废井,或者钻探出一眼咸水井,无法食用。
在民间,还有一种常用的找水方法,就是选择艾草茂盛地方,这和人们利用艾草根判断天是否有雨一个道理,艾草根对水比较敏感。人们以为茂盛的艾丛下打井不但水旺,水质也好,一般是甜水。 在过去,有一种专门从事找水职业的人,大家都称之为地理先生,这些人自以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专门行走江湖看风水也看水井,比如我们这里上世纪70年代有个叫“痴祖”,看起来疯疯癫癫,但找水的水平却比水利局的专业人员还高。其实,这些人真的是懂得一些地理知识的,并且在长期的找水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算是专业技术人才了。从和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其实都有一些找水口诀,主要是根据地势的走向判断地下水源,比较实用。这里晏子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口诀。
两山夹一沟,沟岩有水流:在丘陵山区,两山之间夹一沟谷,自然降水经过两座山体过滤下潜,到山下汇集于沟谷岩层中,所以到沟谷平坦处,最容易找到地下水源。 两沟相交,泉水滔滔:丘陵山区都是沟壑纵横交错的,而沟壑交错的地方,地下水肯定会在这里交集,地下水非常丰富,有时候还会自动冒出地面,形成泉眼。这一点,晏子自小在农村到处疯玩的时候最有体会,口渴了经常到沟叉中寻找泉眼,那水又凉又甜。所以,农村灌溉用的机井,一般也会钻探在沟叉里。 山扭头,有水流:因山的走势转变,山体突然转弯而造成的山湾低处,会阻滞顺山势流来的地下水,在地下富集含水层,由于山势阻挡,地下水不易外泄,所以水源一般比较充沛。 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如果两座山体相对,一个山的山势向对面凸出来,而对山的山山势又向里面凹进去,一凸一凹直接相对,那么两座山体过滤的地下水正好在凹进去的山下沉潜,凹进去的地方肯定水源很好,在这里打井肯定没错。 另外,在丘陵山区找水,还有一些常用到的口诀,比如:“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两山夹孤山,常常水不干”“两山相接头,下有泉水流”“两沟夹一嘴,下面有泉水”“大山低嘴下,打井水量大”“大山突一嘴,打井多有水”“湾对湾,水不干”等等,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地理先生的经验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