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在江阳区华阳街道、况场街道交界处,塔吊林立,运输车来回穿梭,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两江新城正加快建设,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 作为泸州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的主战场,两江新城坚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设施先行,不断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生态需要。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用地下综合管廊治愈“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 16日,两江新城管委会工程科工作人员唐中平和同事一大早便开始沱江新城和丰场周边道路工程地形的复测,为项目开工建设做准备。 两江新城把路网建设作为带动沱江新城和丰场片区发展的突破口。为此,总投资约4.9亿余元的沱江新城和丰场周边道路工程应运而生,将新建总长度为2.3公里的和丰路、春江路二期两条道路。 来到位于江阳区况场街道鱼项村的两江新城云峰路的地下,记者看到:一个高3米的长方体建筑物宛如一条巨龙向前延伸。“这就是沱江新城整体城镇化市政道路及综合管廊PPP项目中的综合管廊项目,以后云峰路周边的市政管线都将放进这条地下综合管廊里。”项目技术总工程师文良富解释说。 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5051亩,要建设总长度约19.8公里的13条道路和总长度约8.1公里的4条地下综合管廊。4条地下综合管廊涉及江阳区况场街道鱼项村、园墙村以及华阳街道江湾村、西岸村、卫星村等。以后,它们将为周边近10余个地块的市政管线服务。 “高3米多,宽11米多,仿佛就是破土盖房子,里面有四间房,像‘地道’一样建在城市地下。”这是云峰路地下综合管廊给记者的印象。文良富表示,这“四间房”,就是云峰路地下综合管廊的四个舱,以后将按不同属性,分别集中安放云峰路附近的天然气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通讯管道、弱电管道等。 以前,市政管线采取传统直埋、高空架设的作业方式。管线一旦损坏,维修作业要开挖路面才能完成管线抢修,就会产生“马路拉链”。而输电线路空中架设,会产生“空中蜘蛛网”,有损城市形象。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把市政管线集于一体,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是治愈“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城市病的“良方”。 “我们未来将采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对4条地下综合管廊进行24小时巡检,假如发现问题,工人可从防火分区进入检修,不用再对道路进行‘开膛破肚’。”文良富介绍说。目前,4条地下管廊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第二医教园区已确定入驻学校5所,可容纳学生3万名 16日,在位于两江新城长江生态湿地新城组团的纳溪区东升街道,占地约70亩、总投资约2.85亿元的两江新城曲水湾水街项目,正进行室内装饰、室外管线工程建设以及道路铺装和绿化。 项目负责人徐刚表示,项目依托蜿蜒的倒流河而建,将于10月竣工,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3栋单体建筑和1个地下停车库。项目单体建筑采用民国初年的干栏式川南民居风格,主楼为1—4层建筑,其中1—9号楼为水街商业文体用房。 两江新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建设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在满足周边居民购物和休闲的同时,向游客展示一个民国风情的文创街区小镇。项目旁边是泸州首个以长江文化为主题,集生态示范、城市休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及产业创新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泸州长江湿地公园,项目建成后,将是一个“长”在公园里的文创街区,既能推动泸州文旅产业发展,又可以提升泸州城市品质。 在东升街道蓝安大道西侧,泸州市中医医院城南医院项目正抓紧装修,其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建设,整个项目预计今年底全面竣工。建成后,泸州市中医医院城南医院拥有床位1000张,将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中医特色鲜明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两江新城还有更大手笔。 16日,在长江生态湿地新城组团的纳溪区棉花坡镇,泸州市第二医教园区建设现场一派忙碌。为了加快建成区域教育培训中心,向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人才支撑,泸州市第二医教园区“呼之欲出”。园区现已确定入驻学校5所,可容纳学生3万名。这5所学校分别是泸州市川酒文化培训学校、四川医疗器械应用技术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卫生学校、市委党校新校区和江南职中。目前,各个项目抓紧往前推进。 加快生态环境设施建设 以截污干管解决生活排污问题,提升生态环保品质 16日,在位于江阳区华阳街道的两江新城柏木溪截污干管项目建设现场,两江新城管委会工程科工作人员黄业希督导柏木溪截污干管的检查井建设情况。 柏木溪截污干管总长约6公里,管线沿柏木溪布置,涉及华阳街道江湾村、西岸村。黄业希说,本月底项目将达到通水条件,届时可顺利解决酒城中心、阳光国际城、泸州高中城西校区等城西片区10余个小区(单位)的生活排污问题,进一步提升城西片区生态环保品质。 更多截污干管在加快建设。 记者从两江新城管委会获悉,位于两江新城的泸州市主城区龙涧溪截污干管工程(城北段)目前已经完成管道安装8.7公里,完成检查井(具备通水条件)230个,计划本月底达到通水排污条件。 龙涧溪截污干管工程(城北段)于去年8月动工。该段截污干管工程立项投资2亿元,从龙涧溪起点处,即龙马潭区安宁街道阳高村,开始修建污水截污干管,一直沿溪在龙马潭区安宁街道柏杨村、良丰村、云台村接入龙涧溪截污干管工程(泸州市第一医教园区段),最终将污水排入位于龙马潭区鱼塘街道枣林园社区的二道溪污水处理厂,其干管全长约9公里。 根据《泸州市城北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龙涧溪截污干管工程建成后,龙涧溪两侧及主要道路两旁会建设公园绿地,其将构成城北片区绿地景观系统的主框架,成为生态、文化功能相互交融的城市景观主轴。 泸州日报记者 罗森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