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关于人际交往中出现紧张、胆怯等,大部分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如果平时没有这种情况出现,突然感到紧张,一般可以考虑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比如,是不是近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不愉快,受到了打击,遭遇挫折等,由此受到影响,产生所谓的心理阴影。 心理学上有种观点,叫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意思是,人们很多精神情绪和身体消极症状的出现,都因人际关系而起。 排斥与他人交往,便是因为人际关系不顺畅,产生的回避现象。 大凡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的人,对自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评价都不高,一般是评价自己“不擅长”“不会说话”“有社交障碍”等,也就是说,对自己在与人打交道上的评价比较低。 正因为自认为不擅长人际交往,所以潜意识里会回避交际,而原因正是为了不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伤害。 一般来说,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紧张,胆怯,甚至排斥等情况的人大都缺乏自信,比较在意别人和外界对自己的看法,经常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自在,甚至感到心理受到伤害。 针对此类人群的特点,大学四年主修心理学和教育学,现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我的建议是: 刻意锻炼,增强心理适应度。通过有意识地先和比较熟悉的人交往,慢慢接触不太熟悉的人,一点点提升心理适应情况。 增强自信,提升自我满意度。因为没有自信,与人交往便失去底气,过于在意他人看法,当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时,容易感到受伤。因此,提高自我评价,增强自我满意度,可以有效减少对他人看法的依赖。 自我强化,关注自身优点。适当转移注意力,多关注自身优点,通过自我暗示和不断强化,增强对自我的认可,达到提升自信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