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我是小破烂 2019-08-20

多年之后,当我们再看到黄日华、郭富城、成龙和吴孟达出现在一起时,竟然是在一款粗糙的手游广告里。

昔日偶像已尽显老态,却努力模仿着当年气质,竭力推销“真正的传奇”。

英雄气短,美人迟暮。人生最悲哀事,莫过于此。

究根问底,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岁月神偷的残酷,也是香港的行差踏错。

曾海纳百川,也曾故步自封。曾是流行文化的一体两面,也是亚文化终将消解的现实投影。

香港的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气质鲜明的时代符号,如今正面临一次阵痛,它必须找到自己的根与药。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香港文化的往昔是道不尽的。它曾经深刻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文化也并不存在兴衰。

但从产业和公司的角度看,一切都有规律可循。不信你看,那些曾经金光闪闪,如今却进退维谷的名字:嘉禾、TVB、英皇和玉皇朝。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谈香港电影,不得不谈嘉禾。正是这家1970年成立的电影公司,将香港电影一举推到了世界舞台。

嘉禾的创始人邹文怀曾是另一个电影巨头“邵氏兄弟”的第一能臣。然而,随着邵逸夫决议削减电影投资,加大电视城建设,邹文怀选择出走。

对内从老东家挖人,对外则吸纳台湾和泰国的资金,嘉禾影业就此诞生。

相比邵氏,嘉禾早期的特点是灵活,且能“紧跟时代脚步”,比如邹文怀竭力推行的“独立制片人制度”,很快就取代邵氏的“大片场制度”,成为香港电影行业的新标准。再比如,“截胡”李小龙。

李小龙从好莱坞归来,最属意的是财大气粗的邵氏。

但邹文怀却先派人前往美国接触李小龙,他不光开出了高出邵氏两倍的天价片酬,每部电影7500美元,还给予李小龙“片场指挥权”。

三年之后,《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三部李小龙主演的电影,让邹文怀赚得盆满钵盈。

此后,李小龙出事,嘉禾又先后培养了一批电影人,成龙、洪金宝、吴宇森、徐克、唐季礼……这些星光闪闪的名字,都曾跟嘉禾有关。

嘉禾影业融资并制作了数百部电影,缔造出无数演艺明星,不光使华语功夫电影扬名世界,还创造出香港搞笑片和动作喜剧电影。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头带有“嘉禾”二字的片头,随着香港电影的脚步,一起享誉全世界。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TVB的历史,比嘉禾尚且久远些。在新生代的文化菜单里,TVB也更有名气,但这不全是靠着电视剧的品质,还靠着各种“梗”。

1965年,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拿到电视牌照,筹办“香港无线电视台”,此即是TVB的由来。

1967年11月19日,TVB正式开台,第一天内容不多,但第二天就拿出了经典综艺节目《欢乐今宵》。谁也没想到,这档节目一直播映了27年,创下世界纪录。

不过,TVB的招牌,还在于电视剧的制作。

开台第二年,TVB推出了第一部自制电视剧《梦断情天》,也正是由这部197集的电视剧开始,TVB逐渐成为“电视剧王国”。

谁没看过TVB的电视剧呢?

1983版的《射雕英雄传》曾创下收视记录;1999年播出的《创世纪》,直到2019年仍然有人在追捧;《新白娘子传奇》、《上海滩》如今仍会出现在电视屏幕里,而《妙手仁心》、《陀枪师姐》、《溏心风暴》这些,至今仍占据各大视频平台上收视榜靠前位置。

更重要的是,TVB开创了一个经纪人行业的新模式——1972年起开办的电视艺员训练班,曾为整个华人世界带来周润发、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如今仍源源不断造出新血;1973年开始的“香港小姐”选举,先后选出了张曼玉、李嘉欣、袁咏仪、赵雅芝,而在2019年,它仍然如期举行。

港剧的黄金时代时,TVB三个字母就价值千金,但有新剧,必万人空巷。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中国人知道“流行乐”这三个字,就跟香港有关。80后最开始听的磁带,内容不是从TVB中来,就是来自香港唱片。

唱片业,曾是香港的文化符号之一,昔日执牛耳的华纳、百代、滚石和宝丽金,几乎垄断了你我认识的所有香港歌手,而如今,最有名气的香港歌手却都被“英皇娱乐”掌握。

英皇娱乐的创始人杨受成是一代商业传奇。几经波折后,他在二十几岁就成为了香港有名的“钟表大王”。

1987年,杨受成接手原飞图娱乐,从此正式踏入娱乐圈。飞图娱乐改名为英皇娱乐,此后,英皇娱乐在崛起之后先后培养出了谢霆锋、容祖儿、陈奕迅、陈冠希等知名艺人。

自从音乐组合TWINS在2000年出道,英皇娱乐几乎垄断了香港音乐的近20年光阴。也成为了当今名气最大的香港娱乐公司。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相比起香港电影、电视剧和流行音乐,香港漫画的受众要少得多。但香港漫画,同样是香港文化黄金时代的一个重要分支。

1975年,香港漫画家黄玉郎正式将他的作品《小流氓》改名叫《龙虎门》,这个穷小子出身的漫画家没想到,一段传奇即将展开。

因为《龙虎门》的热销,1979年6月,玉郎国际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招兵买马,打算垄断整个香港漫画市场。他致力于在漫画制作方面作出改革,不光重新梳理了漫画出版业的相关流程,还斥巨资购入新型的印花机和分色机,倒逼香港漫画的整体素质大大提升,同时,他还引入了工业化生产的漫画制作方式,分工合作,效率提升无数倍。

1986年,“玉郎国际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市值立即暴增二十倍。

然而,1987年,因为涉及犯罪,黄玉郎锒铛入狱。1993年出狱后,黄玉郎意欲重夺香港画坛至尊宝座,决定东山再起,成立“玉皇朝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重操故业。

不管是之前的《龙虎门》,还是新出的《天子传奇》、《神兵玄奇》,或者金庸作品的漫画化,玉皇朝很快成为香港最大的漫画公司。

最强盛时,香港漫画甚至反攻日本,影响世界。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漫画,都曾经是文化工厂香港的触须。

奇特的文化韵味,独有的价值属性,加上工业化生产的效率,香港文化产业很快如日中天,这些产业被资本青睐,用户喜欢,长时间里精英荟萃。

但危机的来临,也一样突然。

2007年10月26日9时30分,香港嘉禾娱乐公司因“主要股东及董事有变更事宜”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停牌。同一天,一手创立了嘉禾娱乐的香港传奇电影人邹文怀向嘉禾娱乐董事会请辞。

这是香港电影业在风雨飘摇中承受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这个行业已黄金不再,诟病缠身,多年前推出的《无间道》被认为是香港电影最后的辉煌,而后来电影的票房想要保证,还得依靠一些老艺人,玩一些老梗,就像周星驰的无厘头、周润发的赌神、后林正英时代的《僵尸》。

赚不到钱,追涨杀跌的资本也变得冰冷且谨慎。

没了钱的香港电影,更是失去了创造新模式的动力,失去了争雄好莱坞的雄心,也失去了靠近年轻人市场的活力。

TVB的衰败,同样如此。

据媒体评价,如今的TVB,在无休无止的内斗之外,在外部竞争中也早因缺少创新、停滞不前。

“老狗玩不出新把戏”,观众看来,TVB如今制作的电视剧在人物、台词、桥段方面逐渐给人一种流水线量产的感觉,偶尔为之尚可让人会心一笑,反复重复则烂俗且让人恶心,这正是TVB收视率日渐下滑的根本原因。

做内容的,失去创新唯有死路一条。

现在的港剧,早就不能跟美剧、韩剧争锋,如今,一些视频平台的自制剧,在资本和流量的扶持下,影响力也在鲸吞原本属于港剧的市场。

唱片业更是早就日薄西山了,这倒不是全因固步自封,主要是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用户习惯。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2018年6月27日,有 30 年历史的唱片店“香港唱片”关闭了位于香港金钟太古广场的门店。这家门店存有超过 20 万张光碟。《南华早报》将“香港唱片”的关店称为“对香港实体唱片的最近一次打击”。

唱片业的衰败,让音乐人丢失了偶像感,进而影响了内容的产出,影响的显露节奏缓慢,但步履坚定。

实际上,自从“四大天王”之后,香港音乐人的影响力就在日渐衰退。而香港流行乐坛也一直被迫做着减法——唱片销量在降低,歌手专辑在减少,创作人青黄不接,新星歌手越来越少,歌曲质量在降低,受众对象越来越低龄化。

英皇娱乐是后起之秀,但目前也十分沉寂,其最新的一条消息是有关任达华的,内容是,“手术后,他情况稳定。”

港漫的体量更小,问题也更明显,这个曾经兴起于工业化改革的产业,败也萧何。

在一个漫画论坛上,一位看港漫多年的用户感慨,“当故事不再吸引人,当流水线泯灭了作者的个性,香港漫画就再也没有未来了,即便再有黄玉郎,港漫也只会是历史的一部分,绝不是未来。”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香港文化产业的阵痛,外因有很多。

竞争对手在崛起、技术因素带来的环境突变、金融危机导致的香港经济衰退……

时代的风雷总在震动,香港曾经乘风而起,如今当然也没有理由抱怨,实际上,一次次丢掉机会的,正是香港文化产业的从业者本身。

香港文化的根,其遭遇阵痛的因,能让它起死回生的药,答案都在一起。

香港文化寻根,必须北上。毫无疑问,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时光中演变出的一个亚种。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鸦片战争之后,香港文化开始独立生长。粤语区文化与舶来的西方文化,共同调制成香港文化的底色。但其真正爆发力量,是更多因素的流入、反应、融合与重新出发。

战争的来临,让更多的精英流入香港,这带来了香港的经济繁荣,文化爆发,造就了一个黄金时代,却也给了香港一个假象。

当外来精英老去时,当内外反应停止后,香港文化产业的阵痛也就不可避免。

且看看那些文化巨匠的出生地,就能探到某些端倪。

促成香港音乐繁荣的,是出生于广州的黄霑、顾嘉辉和许冠杰,出生于上海的王福龄,出生于肇庆的伦永亮;

香港电影巨匠里,张彻生于杭州,李翰祥生于辽宁锦溪,徐克是来自越南的华侨,王家卫出生于广州,袁和平和刘家良也来自广州;

电视剧王国的缔造者中,邵逸夫是宁波人,出品人邹文怀、麦嘉、向华强,编剧名家金庸、倪匡、黄炳耀、岸西,也全都来自港岛之外。

漫画名家黄玉郎同样如此,他出生于广东江门,来香港时,孑然一身。

香港文化产业的勃兴,与大量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也有关系,其电影吸收了粤剧的桥段和表演风格;音乐从庙堂到江湖变得繁荣时,传统的市井文化功不可没;文学与漫画,不过是传统武侠小说的新变种。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你不敢想象的话,代表了香港最好的岁月

可惜的是,成功来得太容易,让香港文化产业从业者沉浸在假象中,日渐封闭,日渐自大,盲目的沉迷于“港味”,认为这才是香港文化的根源,却忘了香港文化的根本,在于开放的身姿,来自文化母体的养分和谦卑的学习态度。

于是,生病在所难免。

对于一个亚文化来说,这是进退两难的阵痛时刻。如果与母体脱离,亚文化的消亡将只是时间问题,如果重新建立脐带,则可以获得新生。

香港失去“脐带”,是近30年的缓慢过程,在上个世纪90年代,香港作家西西就将香港命名为“浮城”,表达的正是香港文化界普遍的身份焦虑和断根之感。

但香港文化产业尚有机会:

首要的一方面,必然是重新回归母体文化的连接之中,回归输血,保持交流,不断迭代,也共享更大的市场和目标人群。另一方面,是保有开放的饥饿感,承认差距,重新出发。

实际上,已经有一部分行业文化从业者和领导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别人试图寻回港味,哀叹过往之时,就开始主动拥抱变化,或者被动重新出发。

比如,英皇。

近年来,英皇娱乐许多艺人北上内陆大展拳脚。古巨基参加完内陆综艺节目《我是歌手3》后,人气再度飙升,又在《蒙面唱将猜猜猜》中尽显傲人歌喉。后来更是一口气参加了两档内陆的真人秀《星动亚洲》及《音乐大师课》,节目获得极高收视率,而古巨基也凭借实力和性格,收获了观众的喜爱。

也有些变化是被动的,早在2007年,内陆公司橙天娱乐与邹文怀达成协议,成为嘉禾的第一大股东。嘉禾迎来新生,此后的新作与明星依然在推陈出新,迭代进化。

来自母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这是香港文化的根,也是香港的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