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人类不把核废料扔进马里亚纳海沟?

 炫叶楓雪 2019-08-20

核废料的处理一直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为什么不把核废料扔进一万多米深马里亚纳海沟呢?

我国每年产生600吨核废料,核废料是核反应堆产生的灰烬,极具放射性,可持续几千甚至几十万年。常规的处理方式是,把核废料处理成玻璃化固体,装进金属桶内,填埋在500—1000米深的地下处置库内。

正常情况下核废料储存在密封的罐子里,这些罐子可以承受数万年的自然破坏和老化,一般填埋在地质稳定的地区。在陆地上可以实时监控这些废料的储存状况,而在海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很难管理。

试想一下,如果把核废料扔进马里亚纳海沟是不是更有效的处理方式呢?

出于同样的原因,前苏联认为可以在北极圈的新地岛附近,处置核废料和其他放射性废物,他们认为水能很好的屏蔽核辐射,认为这种方式很有效。一共进行130次的核爆试验,在岛屿周围倾倒核废料,带来巨大的环境灾难,加剧了北冰洋的放射性污染。

位于俄罗斯的卡拉恰伊湖(Lake arachay),曾被用来处理核废料,该区域有500万立方米的被污染具有超强放射性的水,以每年以80米的速度渗透和扩散,将来会污染北极圈,向全球扩散污染。65%的当地居民患有放射病,如果在污染严重的区域30分钟内,会遭遇致命剂量的辐射。这里被称作地球上污染最严重的地方。

福岛核泄漏事故曾轰动全球,从1978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临界事故到2011年地震,已经发生了6次核泄漏事件,对其周围海域造成严重污染,辐射性物质除了随风飘到我国,甚至扩散到北美地区。

直到1993年,有14个国家采用海洋废物处理方法进行核废料管理,在海洋中处理液体和固体废物。自1993年以来,核废料海洋处置法已被国际条约禁止。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可达11000米,水压巨大,会破坏这些金属罐,如果发明出抗高压的容器,建造昂贵的水下工程,但处理成本似乎太大,而且海水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洋流运动,剧烈的板块运动,可能会把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海水和容器卷到海岸,和靠近人类生活的城市附近,一些海洋生物也会遭遇辐射,变异或者无法发育,这也造成了人类食物的污染。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美、英、日和一些西欧国家,先后往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投放含有超过100万居里放射性固体核废料,这些不锈钢桶已经有小部分破损外泄,其他已经成为潜在污染源,不久就会污染一些海域。

所以,对核废料的处理,陆地要比海洋更安全更可控。核污染是全球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需要人类谨慎处理。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人认为把核废料发射到太空,也许把它们投进太阳会更好,你觉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