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生活中怎么克服攀比心理?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20
攀比心理,一般用来指追求自己实际情况很难达到的目标。这种看似非常有“竞技性”的心理,实际在区别在于盲目。 而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攀比现象却是随处可见。小到自家孩子生男娃还是女娃,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名,大到同龄人间的工作待遇,家庭的房车配置等等,都可以拿来攀比。

那么想要在生活中客服攀比心理,青鱼巴巴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改变家庭的教育观念,才能彻底的杜绝自然生长的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家庭教育的衍生物,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持反对意见。

正是因为我们在攀比的环境下长大,才会耳濡目染这样的心理,而把攀比当做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因为如果想要彻底克服攀比心理,从家庭环境入手,是最彻底的一种手段。

当然,青鱼巴巴明白,这是一个大环境,除非父母有意识地对抗外界的攀比,培养孩子不攀比的行为,否则,一个人最终还是很容易陷入“攀比”的陷阱。

第二,除了大环境外,从内心彻底地认清攀比心理。

想要改变攀比心理的人,一般都是吃过攀比心理的亏的。

所以我们可以列个表格,将攀比心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问题,一一列出来。

当我们想要攀比的时候,拿出这张表格,看一看。

我们就能够抑制住不好的行为。

心理学有一个关于“人的日常行为和习惯之间的联系”的知识点:
“神经元时刻都在努力记忆我们的行为,比如我们学习时摸一次手机,神经元就会记住一次学习和摸手机的联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即便我们后来改掉了习惯,一旦重新接触相关行为,也会触发神经元对它的记忆,习惯很容易再次形成。”

所以,当我们想要攀比是,摸出“之前攀比心理让我们栽的跟头”,那么,攀比心理一定程度上就会慢慢被扼杀。

最后,转移注意力,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改变自己的命运。

很多攀比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物质和生活匹配上别人的高标准。

当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产生时,很容易让人急于求成而办不好事。

所以与其让别人的目标来控制自己,不如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特长爱好,做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做自己的NO.1。

当你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都充实在自己今后目标的每一个小步上,那么“攀比心理”早就不知道埋在哪个地底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