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片《生活万岁》:万岁的不止生活,还有努力生活的姿态

 采菊东篱630 2019-08-20

导演程工说,“谢谢你,让我看到生活中的光。”

湖北荆州街头,天下起淅沥小雨。一对盲人夫妻一前一后,推着他们搭载着卖唱物件的小车,摸索前行。丈夫说:“我把拐杖拿在左手,你把拐杖拿在右手,这样车子就不会撞着我们了。”

这是纪录电影《生活万岁》中的一组镜头,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篇幅里,十五个底层人物的生活在银幕上闪过。

1

这里没有故事,只有生活

电影开场,一个佝偻的老兵拿着玩具坦克遥控器,自顾自的发号施令,“前进,射击。”随即镜头切换到上海弄堂里,一个老妇人一边卖着油炸小吃,一边抱怨儿子创业失败,自己替他们终生还债的艰辛。接着,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快递员、边缘山区教师、单亲妈妈出租车司机、夜店驻场女孩、拉萨拉车大爷、城市清洁工等人的生活片段匆匆掠过。

开始一头雾水的观众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个电影没有故事,只有生活。

于是一些人失望,开始悄悄掏出手机;而一些人屏气凝神,选择继续去细致体会这些粗糙生命的凛冽。

的确,《生活万岁》太不像一部常规意义上的电影了,它不是《二十二》这种能击中国民情感的特殊题材;也没有《冈仁波齐 》在精神层面的猎奇感;更没有《乡村里的中国》里一个完整的故事搭建。

它有的,只是将真实生活客观呈现。

那个一边大口喝酒一边大声痛哭,叫嚣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成都女孩;那个笑着说出,“我也没有做错什么啊,怎么生活就成了这个样子了”的癌症患者;那个掰着手指,算着什么时候可以还清欠债的老妇人;那个在中秋节互相碰杯说着,“有今生,没来世,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不会让你到处乱摸”的盲人夫妻。

片中有经济的拮据窘迫,有孑然一生的孤独寂寞,有忠孝不能两全的煎熬,有强颜欢笑的黯然。这些人,都真实存在于常被人们忽视的角落,而电影,给了他们一盏能够让人看见的聚光灯。

如果人间是自然,风吹过贴着地皮的草根,也吹过藤蔓,野花,灌木,名花和参天大树。万物在风中低吟,那也不单是擦过草木的声音。

2

不同的“小人物”,相同的姿态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经历了心脏移植手术的陈艳玲睁开了双眼,再次看着这个世界。

阳光照进房间,影片的基调也由冷转暖。导演程工说,“谢谢你,让我看到生活中的光”。

同样是聚焦小人物的现实题材,《生活万岁》与最近大热的《无名之辈》有着类似之处,《无名之辈》中梦想着当老大的胡广生,想要考上协警的马先勇,以及全身瘫痪的马嘉旗,都不同程度的展示出了对命运的抗争。

而在《生活万岁》的后半段,失去女儿的广州卖唱人阿明,开始唱着“几多艰辛我都默默接受,不相信未做牺牲竟先可拥有,只相信是靠双手找到我欲求”;孤身老兵来到爱人坟前,用读信追忆以往的峥嵘岁月;不停还账的老人,开始规划债物还清后,搬进一所大房子;而卖唱的盲人夫妻,为了呈现出更好的音色,也不惜重金更新了自己的电子琴。

影片最动人之处即在于此,这些生活在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正经历困境,却也在努力前行。

如身患癌症,却将扮演小丑作为工作,来帮助其他患者在治疗中减轻痛苦的宋龙超。独处时他也会忧心于自己的病情,埋怨老天不公;但在工作时,他却始终用自己的微笑,感染着其他病人。

“没必要有太多的不开心,没必要想太多,该做什么做什么,因为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个明天。”

是的,平凡人的世界和生活中或许更多的是荆棘和丛林,我们身处其中,只有咬紧牙关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天就亮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