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与人生

 文痞加牛皮第一 2019-08-20
主讲人:纪佳妮
哲学与人生
Philosophy(philia+sophia)
Philia:一种温和而理性的友爱
Sophia:智慧
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
sophists(辩士学派)
苏格拉底:自知无知
“哲学起源于惊讶”
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
身体是一个物质,具有惰性
智慧是属灵的(spirtual)
柏拉图:哲学就是练习死亡(苏格拉底、庄子等)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哲学与常识
哲学让心灵更自由,摆脱身体的惰性
形而上学的追求与生命的有限
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
凡事保持好奇
自然与人的合目的性
哲学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理性的思考祛除经验的有限性
《Gone with the wind 》,郝思嘉:“明天再说吧”
哲学的思考:我应该是什么样子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哲     学
培养智慧
发现真理
印证价值
哲学智慧的特点
(1)完整
    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正确看待得失
《论语·雍也篇》中有一段记述诀别的文字:“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根本
    哲学的智慧是大智慧,关乎根本,比如:生死(life to death)、德福一致等
总之,哲学智慧培养需要开放的心胸
发现真理
市场假相
洞穴假相
种族假相(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印证价值
人生需要体验。
学习哲学,尝试用各个哲学家的眼光去看世界
孔颜乐处 《论语》:贤者回也,一殫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培养思考习惯,在“不疑处有疑”
哲学就是对前提的批判性反思
休谟的怀疑论打破了康德独断的迷梦
掌握整体的观点
避免培根的“三假相”
确立价值取向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孟子。告天下》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
力求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关系
西方哲学家怀特海:一定要等到你课本都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中的各种细目全部都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
结论:爱智是人的天性
寻求安身立命之本
西方哲学:古希腊哲学——经验论、唯理论——德国古典哲学
绝对精神与汉文化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狡诈,人只能成为其展开的工具
汉语文化也是一个展开的过程,但是很弱。因此需要面对自己的本根,五四精神则是汉文化的一次彻底否定,但是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更新
一、以孔子开篇
《史记》中记载,孔子问礼于老聃
  老子的无,囿于无——孔子以有代替无
   孔子生活的年代叫“礼坏乐崩”,他要做的是复古和开新,被称为“庶王”。
孔子“吾为东周”,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完成不了这个使命,所以寄希望于他的几个学生,颜回(天丧予)、子路(天祝予)、子贡等。
晚年作《春秋》:“知我者其为春秋乎,罪我者其为春秋乎”。此后中国文化虽历种种变迁而终能持而不坠,实赖孔子所造之规模使然。
二、孔子生平
BC551.9.28——BC479年,终年73岁。
孔子父亲叔梁纥,与殷商王室血统相关
十五志于学
铲除三桓(季孙、叔孙、孟孙)
孔子35岁时,因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而离开鲁国事齐,孔子叫“危邦不居,乱邦不住”,强调士的尊严
由于齐景公未能接受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义,孔子从齐返鲁,仍未受到重要,但弟子云集,“有朋自远方来”
孔子51岁时才“作”,做了鲁的司空,后来又做大司寇,但前后时间都很短
“齐人归女乐”是孔子去职的直接原因。去齐、卫、陈,在卫见了卫灵公和南子
之后先后游历十余国,在陈的时候绝粮,但孔子却悬歌不绝,子路:“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孔子卒于哀公十六年,子贡为孔子服丧六年。
孔子形象:《论语》中有一篇,孔子身高九尺六。长相: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教育方法:君子远其子。
  趋而过之
  读诗乎?
  读礼乎?
四科十哲 :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 。
   德行比较出众的有四个人,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政事是冉有、子路,文学是子由和子夏。
孔子一生关注两件事:个人的成德和政治思想。
孔子教化的对象是士,目标是仕,要承担政治功能。
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贡:学而不厌,智也;诲人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有两种读法:魏晋的“流逝”和汉、宋、清的“进”,用水来比喻进德不息而有本)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道、了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无原则的亲近和亲近而不自失)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淳和纯)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成德之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成德之道有两种方法:进学和交友
为政
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礼乐。三个层面:
1、从个人的成德这个方面来说,必须是“兴于师,立于礼,成于乐”。
2、就为政而言,孔子说:“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又说:“上好礼,则民易使。”
3、在具体的人的行为中。礼是贯穿个人生活的所有阶段的。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第一,仁有质实无妄之意。《论语·子路》这一篇里他说“刚毅木讷近仁”,又“巧言令色,鲜矣仁”。
第二、仁有自足、圆满、不假外求的意思。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常处乐。”(《论语·里仁篇》)
第三,仁有率直无伪意。这个也是在《论语·里仁》这一篇里。他说“唯仁者,能好仁,能悟仁。”只有真正的仁者,才能真实地去欣赏和考验一个人。
最后还有一层是,仁是人人皆可以做到的。
《论语·述而》中“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仁:建立在一种有距离的秩序和关系中
老子
老子的生活年代
《老子》其书(五千字,如何解读。陈鼓应先生的《老子今译今注》 )
《老子》这本书非常复杂。可能上来的第一句话就很复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现象
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他反对什么?反对名,反对货,反对甚爱,反对多藏 。
《老子》第53章,“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
现象
第57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老子》第65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第75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原因解析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总结成这个:价值的倒置。
一切价值的倒置是源于统治者追求的不同,源于统治者追求的变化。他开始追求那些不朴素的东西。因此老子的目标是:回到朴素。
素朴不是价值 。素朴的生活是超越价值的生活。
一切价值都根源于素朴。在《老子》第28章“朴散则为器”。
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 ,常有欲也,以观其徼 .
墨子
他的生卒年比孔子晚了很多,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在公元前468年到公元前376年。
严格的说如果先秦有学派的话,就有两个学派,第一个学派是儒家,第二个学派就是墨家,因为它有严格的师承关系。那么墨家出自哪儿?墨家的起源是什么?这个有很多种说法,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墨子在很多方面是令人崇敬的。一个人将自己极端的思想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付诸实施,那么这个思想即使不是真理,这个理想主义本身令人崇敬。
墨子思想的起点 .墨子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墨子在很多方面是令人崇敬的。一个人将自己极端的思想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付诸实施,那么这个思想即使不是真理,这个理想主义本身令人崇敬 .
墨子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这是他思想的起点,也是他思想的目标。
非攻
节用 (君子不重则不威 )
节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非乐
非命(把个体精神的自觉又重新拉近回整体主义里面中 )
非儒
尚贤(儒家强调的原则是什么?“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尚同
兼爱
墨子思想:有见于齐,无见于奇
庄子
庄子,蒙人也(安徽或河南),名周。曾经做过蒙漆园吏。
他的著述风格主要是寓言。“寓”的意思就是放在,寄寓,寄托的意思。比如,濠梁观鱼这个故事,惠施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然后,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篇》 :南方有一种鸟叫鹓鶵,其实就是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庄子的想象力就是这样子的,你看他现实中寸步难行,但是他一下子就跳过来,精神的安顿非常有趣——不遇到梧桐树它就不停下来,不是礼泉它就不喝,不是甘甜的泉水它就不喝。结果有一只猫头鹰得到了一只烂老鼠,正打算要吃,突然看到凤凰从那里飞过去,它担心凤凰过来抢它的食物,就抬头对凤凰说:“吓(HE)!”
庄子与惠施之死(白垩 )
庄子向河监侯借粮(索我枯鱼之肆”)
庄子死前与弟子讨论厚葬“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
总而言之,庄子是一个天真的人,是一个天真而又深刻的人,世故到了天真地步的人。
其一,庄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一个用处不大的人,而这种无用呢,又是他刻意追求的,这种无用正成就了他的大业。
第二,庄子是对现实有着深刻洞察的人,他不是一个完全沉醉于幻想中的人,他是一个有想象力的人,一个有艺术创造力的人,一个能以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人,但他同时又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
第三,庄子是一个极端的人,这种极端是一种干净的极端,是极端的干净,不仅生活上干净,而且思想上也干净。因此我们看到庄子那种讽刺很尖锐,但是并不刻毒,我们时时能体会到他的厚道。
第四,庄子是一个终生生活在一个个人的童话里的人,一种成年人的童话。
一、方今之事,仅免刑焉
1、《人间世》里,他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山木之所以被别人来盗夺,是因为它自己有才,所以它自寇,“膏火,自煎也”,油之所以会被烧,是因为它有可燃性。“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2、《外杂篇》 :此木因其不材终其天年
3、  庄子与学生:杀鹅之辩,庄子很无奈地说,“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人间世》
   “天下有大戒二, 其一,命也,其二,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
第三个方面,逍遥于方外。
    《逍遥游》:惠施说我有一棵大树,非常非常的大,他夸张了很多,但不知道怎么用它,最后就得出结论不知道怎么用它,很担忧。庄子就回答说,今,你有大树,而担心不知怎么样用它,那你“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然后呢,“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四、齐物
齐诸遇  《齐物论》里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他又以一种怀疑的反问说:“予恶乎知乐生之非惑邪?”我怎么知道爱恋生、贪恋生不是迷惑呢?我怎么知道厌憎死不是“弱丧而不知归”,不是小时候离开家又忘记了回家的路呢?
齐万物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惠施“历物十事”:第三个命题说“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第五个命题,“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抽象的逍遥与具体的逍遥
   如果惠施的齐物论目标是兼爱,那么庄子的齐物论目标是逍遥。
   如果我们对万物没有分别的话,我们会不会被万物所牵累呀?我们会不会被万物所束缚呀?我们的生存会不会依赖于万物呀?或者说我们的幸福感会不会依赖于万物呀?因此这个时候,是通过消除一切差别,而获得的逍遥。胜跟负没有差别,生跟死没有差别。
“万物皆适其所适” ——积极的逍遥
庄子的哲学,庄子之道是一条归乡之道,是一条素朴的归乡之道。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孟子,名轲,邹人。他是受业于子思子之门人,因此我们在学术史上一般称之为思孟学派。
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赦王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89年。虚岁八十四岁。
孟子的性格是“善辩”,也“好辩”。孟子的性格可以用这样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狂”。“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
孟子为什么好辩?孟子说“今杨墨之言盈天下”.
孟子的政治哲学:王霸义利之辩。
  “义”跟“利”的区分其实也是《论语》里非常重要的一对区分,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王政的尺度
《孟子·尽心上》所设想的一个经济制度叫“井田制”。
义”对物质的追求,跟“利”对物质的追求有着一个最根本的分野,“义”的原则之下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是“知止”的,不论这个限度在哪儿,他都有限度。而一旦以“利”为追求原则的时候,这个“利”的追求与原则。是要求所谓的最大化,而最大化就意味着,永远没有止境。
王政的根据
王政有这样一个尺度,但仅仅有这个尺度能保证王政的实施吗?孟子接下来要为王政以及为仁政在人的内心深处找一个根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王政的实行
第一,“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实也”。
第二个施行的方面叫“正经界”,相反“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经界首先保护的是谁啊?弱势群体。关键在于正百姓之经界。
分工。(学生谈许行)
他强调一个最根本的分工就是大人之事和小人之事,君子之事和小人之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远庖厨
仁政的另外一个标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是尺度,民是你是否实行仁政的尺度
孟子的道德哲学
孟子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最精彩的部分集中在《公孙丑上》关于“恻隐之心”的讨论里,接着一段是在《孟子·告子上》。
四组辩论
辩论A:告子说:“性如杞柳也,义犹杯棬也”(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孟子:“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
辩论B。
告子:“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水信无分于东西。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搏而跃之,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辩论C。
告子: “生之谓性”
孟子:生之谓性,就好像白之谓白?
告子说了一个字:“然”
孟子:“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告子:“然”
孟子用一个反问句结束这个辩论,说:“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
辩论D。
告子:“食、色、性也。”接下来他又画蛇添足,说了几句话,说:“仁,内也;义,外也。”
孟子就跟他辩论这个足。但是这一段材料非常可惜,所有孟子的文本这条材料都有点说不通,《四书章句集注》的相关注释,这段朱子也读不通
告子接着说:所谓“仁内义外”的道理就是,“彼长而我长之”。
孟子不反驳“仁内”,但是孟子坚决不能同意“义外”。
《孟子·公孙丑上》那一段,孟子提出了自己性善论的根据,非常短的一段,但是在思想史上,那是光辉灿烂的一段。
孟子首先举了一个例子,说,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头,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每个人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
接着他继续讲连续四个非人,“没有恻隐之心非人也,没有羞恶之心非人也,没有辞让之心非人也,没有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端的总结
首先从他的普遍的角度来说,我说人性就是普遍于一切人的,能被称为人的存在他就有这个特性,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它要贯穿于人的生命中的每一刻的。
那怎么为善?
A、养我浩然之气,叫知言养气。这是涵养的方法。
B、求放心。
公孙龙
先秦名家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都不太受重视,这个情况大概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学术的现代性最初展开的时候,像胡适就开始强调“名学”,因为当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西方意义上的科学在中国没有发生?为什么在政治上,西方意义上的民主没有发生?科学的问题就有一个知识论和逻辑表述的问题
名家在先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派,但是名家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属于某一家的思想的,也就是有所谓墨家的变质,有所谓儒家的变质。我们说惠施是“别墨”(胡适先生发明的);我们也可以叫公孙龙叫“歧儒”。
他主要的问题在于“正名”,在于解决名实之间的混乱。
解决名实之间的混乱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正名”。而“正名”事实上是孔子的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惠施的目标是让所有的东西都关联起来,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语言的游戏者,他让语言自由地关联,他在这种语言的可关联性之中,在语言的表面玩耍。他只关注语言之间的可关联性而根本不关注名实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不是一个语言的整理者,这点跟公孙龙不同。公孙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语言的整理者。他最主要的要整理的东西是名实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名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最主要的也就是我们说“名多于实”。
有一个诗人说“命名太拥挤”。 (政治课的不及物语词、典型人物的宣传、职称的评定、王莽改制)
公孙龙的目标是正名,这一点我们参见《公孙龙子》里面的《名实论》。
《名实论》里有一段很重要,叫“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旷”就是“缺”的意思。
他建立了这个标准之后,建立了“实”跟“物”的标准之后,他就继续引出,“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然后又说“其正者,正其所实”。“正”是“正”什么呢?“正”的目标还是落在“实”上,而落在“实”上的结果,我们就称之为“正名”。
在一个传统的哲学里头,似乎我们可以说,“名”跟“实”之间有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有一种离开了“名”的“实”。
福柯《词与物》:他说能指参与构造对象。也就是说,我们的命名参与着对象的形成。就是说,我们的命名使得这个对象成型。 (比如马克思的阶级、劳动)
那么《指物论》里头,他已经隐约的触及到了,“名”对“实”构成的参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虽然关注“实”,所有的具体的工作,都在哪儿工作呀?都在“名”这个层面工作,他说“名”“实”之间的绞乱,不是校正“实”所能达到的,是要去校正“名”。所以他才说“白马非马”,才说“离坚白”。
白马非马 ——《白马论》
他说:“白马非马。马者,所以命形也”,“马”这个词,是来命名这个“形”的,而“白”这个词呢,是用来命名颜色的,他说:“命色者,非命形者也”,这两种名是不同的,因此说“白马非马”。
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如果你要找马,说“给我弄一匹马来”,那是不是黄马,黑马都可以来,但你说:白马。会怎么样?黑马和其他颜色的,就不需要了。说明“白马”是一个外延小,而内涵大的概念,而“马”是一个外延大,而内涵小的。这个我们看起来非常简单。
但问题是,这么一个清楚的道理,他用来说什么?他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白马非马”,而且我们注意到,“白马非马”又是他一生立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难道古人这么无聊吗?在我们今天的人,脑子一想就想明白的问题上,纠缠了一生,而且还以之为自己一生最得意的东西?
关键要解决另一个问题:“白马非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给你们一个线索:“白马非马”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整理“名”“实”之间的关系,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是“白马非马”的这样一个命题。
离坚白 ——《坚白论》
在《坚白论》里头,就有人问公孙龙说:“坚、白、石三”可以吗?说:“坚”、“白”和“石”,它们是三个东西,可以吗?公孙龙说:不可!那这个人说:“二。可乎?” 他说:可!
为什么呢?他说,“坚”和“石”、“白”和“石”是不可分的,但“坚”“白”是可分的。为什么“坚”“白”是可分的呢?他说你眼睛看,看这个石头,你能看到石头的坚硬吗?看不到石头的坚硬,但你能看到石头的颜色。那你用手去摸这个石头,你能摸到这个石头的“白”吗?摸不到。但你能摸到石头的坚硬。但你摸石头的时候,白色哪儿去了呢?叫,白色“藏起来了”而且是“自藏”。当你看石头的时候,这个坚硬,藏起来了。这是《坚白论》的命题。
现在我们来看“名”“实”之间的关系。我们说,能指过剩不好,能指过剩就是意味着,有许多词,共同指向一个对象,还有许多词,干脆没有对象。所谓语词的不及物状态,这个是不好的,这个是“名”的混乱的状态。还有一个状态是:物很多,我们无法命名,我们有大量的事物,我们无法命名,我们不知道是什么。这也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我们用两个集合来说,一个集合叫“实”,另一个集合叫“名”,那么岂不是这种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会是比较好的。最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好像没有问题了,对吗?一个词对应着一个名。但这里就有问题了,如果我们这样来看的话,我们这些桌子,我们要为每一个桌子起一个名字,我们总要有一些名是抽象的,而且从注的角度来说,当我们单用的时候,比方说,用马。
公孙龙:第一,恰当的名应当尽可能的简单,因为只有尽可能简单的名,才可能跟尽可能简单的实对应。第二,这个简单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二”。
因此我们看,这么无聊的“白马非马”以及“离坚白”这样的命题,实际上是指向背后这样一个深刻的一个目标,就是说它要建立这样一个坐标。
这个谭戒甫注得很对,那篇叫《通变论》。所谓“二有右乎”,“二”是上还是下?是多余二还是少于二?以右为尊,多余二。因此“右”就是“三”。二有左乎”,就是“二”有比它低的状态,但又是恰当的状态吗?没有。二是最恰当的,二是“名”的最恰当状态。他强调二。
其实“坚白石”我觉得就构成了一个描述是非常丰富的,他说不行,这个丰富会带来混乱,你现在看是丰富,但很快会带来混乱,我要建立“坚石”和“白石”这样两个构成。
在这样一个关系里,我们看到公孙龙的工作近乎一个诗人,但他跟诗人工作的方向不同,都是语言的整理者,他不能容忍语言的混乱,所以他所有的命题都指向这个。
荀子
他年纪活得非常大,大概,有人说87,有人说90。
他有两个著名的弟子——李斯、韩非。
到唐代韩愈的时候,韩愈对荀子还是有些推崇的:说他“大醇而小疵”。说他总体上是不错的,但有一些小的毛病。但到了宋代以后,基本上都认为,叫千古之学,荀学也;儒学之坏,坏于荀子之手。到了清代,荀子的研究有一些兴起,又重新有一些兴起。
重要著作《解蔽》,在讲墨子的时候,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说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
《非十二子》。十二子的最后两子是子思跟孟子。他把子思跟孟子骂了。在《非十二子》篇的结尾,他把孔子的第一代弟子快骂了个遍,叫“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用了一个词叫“贱儒”,)“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连骂了三个“贱儒”,其中有一个“贱儒”就是子夏。
荀子的思想,基本上作为一个总结者的思想,常常它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全面。全面,思考的周全。但是在思想的不深刻上,也由于全面(孟子、庄子的思想深刻)
思想特点:
第一个部分就叫明分使群 (欲恶同物 ——欲多物寡 ——争——分——贵贱有等,长幼有差 )
性恶论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孟子和告子的第四个辩论——食色性也 )
荀子说恶是说对食色的欲望会导致恶,一个欲望的态度,这个态度恰恰是无节制的,荀子看到这一点,说人对食色的欲望是无节制的,这是荀子背后的力量,最初生下来的人的欲望都是无节制的,而节制是后来的人为,伪这个字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假,而是说人为的。
性恶论——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