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蟋蟀鸣暖秋 ■散文■王敬玲

 长白山6666 2019-08-20
《四平日报》(2019年8月16日) 07版


蟋蟀的叫声拉长了秋夜。“唧唧吱吱……”,这是立秋以后最动人的乐曲。凝神,侧耳倾听,那些远远近近、忽高忽低的鸣叫,轻柔、率性,又十分亲切。目光去寻找,却只见月光倾泻一地清辉。楼房、街道以及草木都在微光里静默着。在黝黑的剪影里,偶尔漏出点点星辉。蟋蟀的影子,大概都安闲地在墙角或砖缝里晃动吧。此时此刻,不止一只、两只,而是有无数只蟋蟀,自由自在地演奏、歌唱。它们对秋天的喜爱,对夜晚的青睐,完全用自己的本真之声来表达。

谛听蟋蟀的鸣叫,愈发觉得秋夜悠远宁静,熟悉得似乎在听一个久远的故事。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夜晚,在院墙边的石头堆上,几个孩子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她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妈妈清亮的嗓音,仿佛露水洗过一样,在净爽的空气中荡漾出涟漪。风特别轻爽,还带有从盛夏走过的一点余温。蟋蟀的歌声,就在耳边回响,真真切切,不疾不徐,节奏控制得恰到好处。于是,下定决心,第二天趁着天光明亮,一定捉几只蟋蟀!可到了第二天,总是蟋蟀笼子没有编好,或是喂养蟋蟀的南瓜花凋谢了,反正总有借口捉不成蟋蟀。那年,那时,也许根本舍不得捉这些小生灵吧!“唧唧!”不知是哪一只蟋蟀开始略带羞涩的吐口,极快一声,便消失得无声无息了。然后,“唧唧吱吱……”众多叫声此起彼伏,跳跃着、比赛似的欢叫一团。我披一身月光坐在露台上,仔细听着秋虫嘶鸣。楼下,传来叮叮咣咣收摊的声音。一对年轻夫妇,手脚麻利地正在收烤玉米的摊床,青玉米的糊香在晚风中还没有散尽。他们的小孩子,正一蹿一蹿地跳起,伸出小手够垂柳枝儿玩呢。蟋蟀的歌声里,我听得出有一丝温馨。

在蟋蟀长短的调子里露营,也有情趣。年轻时,我和丈夫贩卖西瓜,夜晚就露宿在西瓜堆旁。丈夫怕我劳累总是夜里值守,让我休息。枕着钱袋子休息的我,朦胧中听到熟悉的脚步声传来,一件衣服搭在我身上。那时,蟋蟀的鸣叫觉得无比温和、轻柔。

蟋蟀的叫声更多时候给人一种提醒。浅吟低唱或是急促高亢的腔调,都是提示秋天的旋律在大地上奏响了。春的希冀,夏的成长,都会在秋天里满满收获。现在,趁着秋未凉,夜未央,赶紧盘点那些温暖的时光,把内心的软认真收藏,方能满怀正能量迎接曙光。

浅秋,朗夜,静静聆听蟋蟀的歌声,动人心弦。响彻寰宇的天籁,洪大又潺湲,一声声,起伏在这个尚暖的秋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