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龙榆生词学 嘉州布衣整理 五代之乱,绵亘五六十年;惟西蜀南唐,克保偏安之局。蜀与三秦接壤,黄巢乱后,中原文士,多往归之。大诗人韦庄(字端己,杜陵人),两度入蜀,留佐王建,建国称尊,治号小康,得以馀力从事于文艺。其后王衍及后蜀孟昶,并好音乐,工声曲,又沉醉于声色歌舞之场,朝野欢娱,造成风气。欧阳炯所谓“绮延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擅”(《花间集序》)者,犹可想当时蜀中歌乐之盛;而“诗客曲子词”,乃于此“天府之土”,发荣滋长,蔚为伟观。一代开山,端推韦氏。庄既挟歌词种子,移植西川,薛昭蕴、牛峤(字松卿,陇西人)、毛文锡(字平珪,南阳人)、牛希济(峤兄子)、欧阳炯(益州人)、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成都人)、毛熙震(蜀人)、李珣(字德润,梓州人)之徒,相继有作,《花间》集,所收十八家词,除温庭筠、皇甫松、张泌、和凝、孙光宪外,馀皆蜀人,或曾仕宦于前后蜀者也。 《花间》词派,首推温、韦二家。庭筠开风气之先,特工“香软”;赵崇祚取冠《花间集》,借见蜀中词学之渊源。庄承其风,格已稍变;由其身经黄巢之乱,转徒流离,后虽卜居成都,官至宰辅,而俯仰今昔,不能无慨于中;故其词笔清疏,情意凄怨。《古今词话》称:“庄有宠人,资质艳丽,兼善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词,强夺去。庄追念悒怏,作《荷叶杯》、《小重山》词。”其幽怨深情,又非庭筠之烂醉“狭邪”中者可比。其《小重山》云: 一闭昭阳春又春。 夜寒宫漏永,梦君恩。 卧思陈事暗销魂。 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阍。 绕亭芳草绿,倚长门。 万般惆怅向谁论? 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西蜀词人,受温、韦二家影响,不免“分道扬镳”;大抵浓丽香软,专言儿女之情者,类从温出;其清疏绵远,时有感叹之音者,则韦相之流波,而皇甫松实其先导也。 《花间集》称松为“皇甫先辈”,松为湜子,疑其人或因避乱隐居蜀中。其词格极凄婉。例如《浪淘沙》: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承松遗绪,而感慨兴亡,开后来“怀古”一类之词者,则有薛昭蕴与鹿虔扆。昭蕴有《浣溪沙》: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虔扆有《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花间》多作艳词,而牛峤、牛希济、欧阳炯、顾夐,尤工此体。况周颐称:峤作《西溪子》、《望江怨》诸阕,“繁弦促柱间,有劲气暗转,愈转愈深”(《餐樱庑词话》)。其尤妖艳之作,则有《菩萨蛮》: 玉楼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 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 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相见休言有泪珠,酒阑重得叙欢娱,凤屏鸳枕宿金铺。 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 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西蜀词人,当以上述诸家,为最特色。至和凝(郓州人)历仕后唐、后晋、后周三朝,著有《红叶稿》;张泌(淮南人)为南唐内史,孙光宪(贵平人)官荆南;而词并为《花间集》所收,特为附著。三家以光宪著作最富,词亦清婉,的是雅人吐属。兹举《浣溪沙》一阕为例: 半踏长裙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令词在《花间》诸贤,发展已臻极诣。陆游称:“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如此,或者出于无聊。”(《花间集跋》)在无聊之中,促进一种新兴文艺之发达,亦事之不可解者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