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父母来说,做好以下三点,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

 雅博学苑 2019-08-20

文: 课代表

本文由:VIPKID家长V课堂(VIPKID-VClass)

授权发布

“真实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真实的压力山大的孩子……”

这是许多观众看过《小欢喜》后,想要表达的真实感受。

“一考定终身”是当下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在这种思想模式的禁锢下,每一个孩子,从一出生,父母就开始争分夺秒地抢占起跑线,只为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前途。

这不仅让孩子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深切地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也让成千上万的父母操碎了心。

可以说,孩子上学后的每一场考试,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考试,更是亲子关系的考验和升级。

孩子和父母之间错综复杂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一直是无数中国家长关心和头痛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而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一场自我修行;对于父母来说,做好以下三点,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

1

因材施教,是培养孩子最好的途径

《小欢喜》里面,方家儿子方一凡是个典型的“皮猴”。开学第一天,就和同学打架请家长,还用一只小乌龟当礼物,戏弄老师。

面对这样一个对学习不上心的儿子,母亲童文洁满心焦虑,儿子却对父母倾吐心声:

“我成绩不好,但不代表我是一个坏孩子。”

剧中的方一凡,古灵精怪,调皮捣蛋,喜欢摄影,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方一凡的表弟林磊儿,是个典型的乖孩子加学霸,但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这与方一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不只是知识上的学习和灌输,还是一种爱的传递。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一面,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分别对待。

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因材施教上,就是一个典范。他常常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各尽其材,有所进步。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书房,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地向孔子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

孔子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家中长辈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而学生冉有,却是悄悄地走到孔子面前,小声地问:“先生,如果我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

孔子立刻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学生公西华看到后,觉得奇怪,就问老师:“先生,怎么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却相反呢?”

孔子笑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遇事果断处理;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鲁莽,所以我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优缺点,传统的教育观念是针对大部分的学生制定的,这种观念让家长在教育上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分数很重要,但并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就是好孩子;在任何情况下,家长都要明白: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更为重要。

聪明的父母,既能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又能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憧憬。

2

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带着梦想迎接未来

梦想,是生活的目标,是努力的动力,是开心的来源,也是引导人走向成功的灯塔。

《小欢喜》中,英子的梦想是做航天人,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乔英子,从小就对航天感兴趣。

誓师大会上,她把自己的心愿“ NASA”写在气球上,却遭到母亲的干涉。

陶虹饰演的宋倩,视成绩为一切,希望女儿将来能考上清华北大。

为了这个目标,她在房间装隔音墙,不许女儿有课余爱好,还没收了女儿的天文望远镜,只为女儿实现“自己”的心愿。

宋倩和很多妈妈一样,将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把女儿当作全部,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和兴趣爱好。

她把中国式妈妈对女儿的“爱”饰演的淋漓尽致,所有与学习无关的,统统不准,包括英子喜欢的航空乐高礼物。

一句“都是为你好”,就剥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选择权,让女儿听从自己的安排,是“宋倩式”妈妈的想法。

现实生活中,很多像宋倩一样的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只是一味地逼孩子满足父母的愿望,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报道:因为女儿成绩太好,有可能考上北大,母亲想要干预,让女儿就近上学,而跳河自杀的事件。

原来,女儿的志愿是北大,报考时,没有和妈妈商量,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校,这位妈妈不愿意女儿离家太远。

双方吵架后,妈妈心情不好,喝了酒就想跳河自杀,幸好被及时救下。

而这背后,其实是父母的控制欲,想要替女儿决定人生。

中国式家庭的亲子关系,常常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管教太多,限制太多。

而这种过度的干涉,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只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距离越来越远。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梦想和兴趣爱好;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喜欢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

真正的爱,不是管控,而是尊重。

作为父母,在给予孩子正确指导的同时,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人生如何去走,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3

有效的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三组家庭中,最悲惨的要属季扬扬了,看起来挺幸福的一家人:爸爸是区长,妈妈温柔脾气好,父母相爱,对孩子也都挺关心。

看似完整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残缺,这也是现实生活的映射。

季扬扬父母的成功,是建立在从小缺失对孩子童年的陪伴上换来的。

面对突然空降的父母,季扬扬一句“我是被舅舅养大的”,让所有人明白了孩子不爱说话,不爱和同学沟通交流,学习差的原因。

季扬扬父母的回归,对孩子的关心,不但没有得到孩子心理上的认可,还遭到孩子满心的排斥,使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剧中,季扬扬的爸爸说:“如果知道孩子今天是这样的,他宁愿不当这个区长,而选择趁早陪在孩子身边。”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常常存在情感上的冷漠;性格孤僻敏感,不合群;很难与人友好相处;甚至有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

现实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从小缺失父母的陪伴。

让孩子对父母逐渐疏离,导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和少年犯罪行为。

今年的热播剧《都挺好》,小蒙总一出场,就是一个嚣张叛逆,没有“人情味”的富二代,用蒙总的话说就是“自己的这个儿子不争气”。

苏明玉心中却非常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她对蒙总说:

“您是一个好老板,但不是个好父亲,您想想,您抽出过多少时间来陪儿子?他就是想当好儿子,您也得给他机会啊。”

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孩子的成长是孤独的,缺少关爱的;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缺失了,就永远都补不回来。

龙应台说过: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还需要的时候,父母能做的,就是好好陪伴孩子成长。

父母用心的关爱和陪伴,会将爱深深地浸润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并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面对未来,面对人生路上的任何挫折和问题。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用心陪伴,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每位家长必经的成长之路。

4

教养孩子,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

正如一开始剧中所说: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同样,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重新审视与孩子的相处之道,需要每一个父母不断地完善自我。

每个父母的人生,都必然要经历亲子教育的过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环境,孩子的教育,说到底,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完善自我需要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问题,这其中可能会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有苦痛。

但是,每一个困境的背后,都隐藏着成长的礼物,人生也会变得更通透,更顺畅。

成长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关爱并有效的陪伴孩子,是缩短父母与孩子之间距离最好的方法。

人生之路,就像一场高考,总会遇到不同的难题,想要顺利通过,就要放下焦虑,学会成长,以轻松的姿态,去应对人生的每一场考试,毕竟,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