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小结 虽已立秋,高温仍是天气主旋律,造成棚温、土壤温度及地表温度也高;水分蒸发快,浇水勤,连续阴雨天多,土壤中水分含量高,通透性差;秧苗定植深浅不一,定植过深的茎基部埋入土壤;这些都是造成茎基腐高发的原因。同时,茎基部表皮开裂产生伤口后,真细菌病害就会趁虚而入,造成病害混发,所以,这也是部分微友使用了治疗茎基部病害的药剂配方后,效果仍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结合当前天气及棚室条件,建议防治茎基腐病的药剂,可以选用50%的甲霜·霜霉威或恶霉灵或噻霉酮等配合生根剂,灌根时,每株用量100克—125克,一般5—7天/次,连续使用两次;同样也可用该配方喷淋茎基部,一般5—7天/次,连续使用两次。同时,进行划锄,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地表温度(也可地面铺设秸秆或者稻壳等);对于定植过深的秧苗,适当增加划锄深度,让茎基部裸露出来,避免土壤环境变化大,增加茎基部受伤几率。再是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后,水分将土壤中空气挤出,造成透气性差。或者雨水进棚后,要及时排除,减少棚室内积水。 对于病害混发的情况,也要区分对待,如@相伴一生,应是茎基腐与炭疽病混发,在防治茎基腐的基础上,还应加入苯醚甲环唑、溴菌腈等治疗炭疽病的药剂;@红红火火,应是茎基腐、细菌性软腐及根腐病混发的情况,则应再加入噻唑锌或中生菌素,及生根剂配合使用,治疗病害的同时,促生新根,弥补根量不足的情况。 |
|
来自: 海底丛林 > 《枯萎根腐病茎基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