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读书笔记:5年的实践与思考(纯干货,非战斗人员请撤离)

 naruto25vvnkyy 2019-08-20

分享一下我的电子读书笔记进化史。

刚开始只是在电脑上简单摘录书本中的内容,读完书之后写一篇读后感。

《文明的进程》

2014年10月购进ipad 4之后,开始尝试用网上十几元一支的电容笔在Notability上手写摘录并加上简单的评语。

《历史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微观经济学》

摘录笔记做到后来,常常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于是开始尝试手绘思维导图。

《史学与史籍》

渐渐明白,这种思维导图终归是树状结构,对于理论概述类这种平铺结构的书籍适用性较强,但却无法清晰地呈现一本逻辑性较强的论著类书籍。

此后,开始对思维导图进行变形。

《民主的经济理论》

对于哲学这种概念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书籍,尝试将手绘图和摘录结合起来。

《哲学问题》

2015年10月购入iPad Pro 9.7,pencil的加入让笔记质感大幅提升。

《政治学》

2017年5月,在喜马拉雅上听台湾大学甘怀真《传统中国的国家与皇权》课程时,记下了一篇听课笔记。

《传统中国的国家与皇权》

因为是听音频,第二遍整理时也只能抓住一些核心的词句。通过这次笔记,开始反思笔记的作用和意义。

笔记只是记录吗?

可能并不全是,笔记可能更多的是再现作者和自己思维的工具。

于是,我每读完一本论著后,都尝试着用概念性的词汇和箭头勾勒出作者的逻辑框架,再依托这个框架写一篇读后感,用自己的话解读作者的理论。

在这“一薄一厚”的过程中,真正将知识内化。

《现代社会冲突》
《集体暴力的政治》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试验,明白读书笔记只是自己理解和记忆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么就有适用性的问题。文学作品就适合用onenote摘录,并随时翻看和品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