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doc
2019-08-20 | 阅:  转:  |  分享 
  
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计算人们∏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准而快”的计算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低年级是学习计算的关键,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培养计算能力的一些体会。

一、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古人曾告诫我们:学习要“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即是“会”、“知道”;“知其所以然”便是“理解”、“掌握”,也就是明白了“为什么”,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达到灵活运用。有位教育家说过:“只有通过理解,才能迅速占有前人认设的成果。”计算法则的教学,关键也在于理解。教学中,讲清算理掌握法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能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只有理解才能记住,也只有理解,才能应用。在计算教学中,我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么,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1、学具操作,理解算理。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岀小棒来帮忙,通过对小棒的摆摆弄弄学会湊十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实际,讲清算理。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我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道理。

二、加强口算,重视笔算

口算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的一种方式。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基本口算的熟练程度制约着笔算能力的高低。大量的事实表明基木口算速度快的,笔算速度也快,正确率也高;反之,基本口算速度慢的,笔算速度也慢,正确率也低。口算熟练了,笔算才能过关。从实际的计算过程来看笔算就是把一些基本口算的计算过程用笔记录下来的运算过程。口算不仅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更可以培养学生机智敏捷和记忆的能力,尤其是听算训练,学生思想的高度集中,为了保证学生计算的正确和迅速,必须抓口算训练,并使基本口算的熟练程度达到自动化,这样,才能保证笔算过程的顺利进行。“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这是一个科学结论,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条规律,所以小学计算教学应特别重视基本口算的训练。所以我在教学中一直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效果很好。

1、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

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法:28+37,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8+7=15,个位是5,十位上是2+3+1=6,十位写6,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应当这样想:28+30=58,587=75才对,不用在脑子里出现竖式。

在口算训练中还要利用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能促进口算速度的提高。在口算训练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序列性思考问题。如9-()=(),通过适当提示,让学生根据减数从0到9去想或者减数从9到0去想,能有序地写出20道算式。

实践证明,加强口算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笔算过程要明理,提高计算正确率。

数学课是思维体操课,要使学生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思维活动,例如式题计算要求学生养成不但能理解算理,并且会讲清算理的习惯。在教凑十法、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这一类比较基础的运算时,要求学生把计算过程互相对说。只有这样,学生自己在解题时,才会出现默默地思维计算顺序和过程,才会使他们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增长。

计算题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及认真检査的习惯。对于学生不能光喊“要细心!”要教会方法,严格要求,形成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数学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计算是人们口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准而快”的计算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献花(0)
+1
(本文系v把握生命v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