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多我们以为的,并不真是我们以为那样的

 七侠荡寇志 2019-08-20
开场白:
我有本新书上架了(8月24日在北京聊的那本),《历史与传奇》
有性急捧场的,您直接拉到底部。
有乐意听我白话两句的,您接着往下瞧。


传说中,宋朝江山千斤重,杨家将手托八百零。宋太宗被围幽州城,曹彬高怀德等开国老元勋都死了,杨七郎力杀四门解了围。

后来金沙滩双龙会,杨家将大郎替了宋太宗,二郎替了八贤王,三郎马踏而死,四郎八郎流落了北国。五郎去当了和尚,就六郎七郎随着老令公回来了。之后陈家谷老令公碰死李陵碑,七郎被潘仁美射死,这才有寇准双天官审潘杨案。

——所以我读到史书上,发现杨令公杨业之死只是雍熙北伐故事的一部分、曹彬在东线好像也没早早牺牲、杨六郎其实是杨业的长子、四郎探母好像不存在、潘仁美真名叫潘美而且灭过北汉咖位比杨令公还大、寇准是个正经宰相而不是个审案子的……感觉好像不大对。

哦对了:传说中杨六郎杨延昭的儿子叫杨宗保,娶了穆桂英,生了杨文广;正史上,杨延昭的儿子就叫杨文广,杨文广好像有个媳妇,姓慕容?——所以穆桂英的穆,是这么来的么?

好吧……

前几天也写了:传说中,隋唐之际有十八条好汉。第一金锤李元霸,第二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第三银锤将裴元庆。第四第五第六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曾经四明山三杰战成都,老七就是少保罗成。之后往下数,到十八条好汉押尾,才有双锏秦二哥、铁鞭尉迟恭、赤发灵官单雄信。

——所以我读到史书上,李元霸早夭,宇文成都不存在,裴元庆真名裴行俨,雄阔海伍天锡伍云召罗成统统是假的,秦二哥用长枪,尉迟恭用马槊,单雄信号为飞将军,就觉得很飘忽。

尤其是尤俊达真名牛进达、程咬金其实用的是马槊、徐茂公这个牛鼻子老道其实年少有为,年纪比秦琼还要小……总觉得哪里差了点什么。

当然,类似的民间传说与历史的区别,我们多少都会慢慢接受。

关二爷并不骑赤兔马,赵子龙并不是小白脸。周瑜年纪其实比诸葛亮还长些。岳飞手下并没有八大锤,金兀术手下也没有双枪陆文龙。

并没有一个高宠真的挑过滑车,济公骂死秦桧也只是老百姓传说。

就好像,我们都会知道:鳌拜不是韦小宝帮着康熙擒下的,花剌子模并不是郭靖帮成吉思汗攻下的,重元之乱并不是萧峰单枪匹马平定的,陈家洛也许并不是乾隆的亲弟弟。

类似的,带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我们总会慢慢明白过来的。民间的想法一码归一码,史书是另一回事。但另外有一些东西,只读史书的字面,很容易忽略掉。

比如,读《史记》的一定注意过,范增跟项羽处不好,乞骸骨归老,最后“疽发背”而死。后来《三国志》里,曹休也这么死的;到宋朝,宗泽也这么死的。

这是个古代版绝症么?

妙在范增是忧愤,于是疽发于背;曹休是石亭之战被陆逊打了,忧愤且惧,疽发于背;宗留守是一心想渡河北上克服失地而没机会,疽发于背。

疽发于背,大概类似于一种史书书法:但凡忧愤而死者,就安排疽发于背。

类似于,日本的田中芳树先生,曾以北魏邢峦之死为例,认为凡史书说“暴卒”者,基本就告诉您:那是非正常死亡

又比如,如果只读《晋书》,您会觉得司马懿每天压着诸葛亮打;读《三国志》,会觉得他俩旗鼓相当;如果再加上裴松之给《三国志》做的注,就会明白为啥司马懿被诸葛亮堵门口不出来了。

同理,只读《三国志》乐进徐晃李通他们的传,会觉得当日周瑜围攻曹仁时,关羽在北边遮挡,被曹家诸位打得满街跑;但最后何以曹仁还是丢了南郡呢?李通怎么还死了呢?这就得结合其他的看了。

夸胜讳败,又是一种写法。

举凡亡国之君,史书常会描写他的某些扭曲爱好,好像他特别荒淫好色,一切的国家灭亡都跟国君的爱好有关。

亡国之君做什么都是错:如果不听劝谏那就是刚愎自用,听了劝谏就是听信谗言。

圣明的开国之君,那自然生有异相。如果待人有礼就是谦谦君子,待人无礼就是不拘小节。

妙在管你是豁达大度如刘邦、胆小如鼠如赵构、不忘父仇如夫差、英明睿智如洪武,最后都会不约而同地对韩信、岳飞、伍子胥和蓝玉们下手。

要么杯酒释兵权,要么削藩。到朝代后期,权臣、外戚、宦官这铁三角永远会轮流登场,于是朝代要么诸侯割据,要么揭竿起义。土地兼并、饥民流离会迟到,但永不缺席,只是变着法子,又来一遍。

这些又是为什么呢?

我非常喜欢举的一个例子:
在《史记·吴起孙子列传》里,打赢了庞涓后,这么结尾: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田忌+孙膑搭档大团圆,出了气,干死了庞涓,报了仇,完美!大家一起为田忌孙膑鼓掌吧!扬眉吐气啊!

——这就是英雄传奇风格了,民间也爱流传这样的故事。

可是,《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又是另一种说法了。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周显王二十八年》更阴飕飕地说:

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许多故事都传颂孙膑田忌破庞涓多励志,却不太会讲述破了庞涓的这年,田忌(孙膑估计也是)都倒了霉。

邹忌对付了田忌,把他逼到了楚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传奇英雄不得善终,忽然间,这个故事又悲催了。

您看,传奇故事容易重视故事性,忽略了细节;而史书的写法,也有其讳莫如深的一面。最后,我们就很容易记住了最有戏剧性的璀璨传说。

但历史这玩意是因果相续的。一时的胜败荣辱,都还不是结局。个人的奋斗固然要紧,究敌不过历史的进程。

而那些璀璨传奇背后,往往埋伏着我们不会记住的细节——有时得多看一步,才能想得到。

李世民和魏征君臣相得众所周知,但比较少人提起的,是太宗推倒过魏征的碑。司马懿一朝得权一般被渲染得是他能忍,但正始之变的关键,并不在忍耐。司马昭容不下嵇康,也不单是因为嵇康打铁放诞。刘邦也不单是靠着流氓手段才开了汉四百年天下。亚历山大纵横天下,可是为他培养了骑兵王牌部队的爸爸是怎么过世的?

类此种种。

作为一个打小一路过来,“看评书→看小说→翻史书→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的普通爱好者,攒下来的文,都在下面这本书里了。

如果您也有类似心得,可以买来读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