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佛学造诣很深,你算老几? 后来老禅师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要倒呢?” 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的故事哲理。 它最直接的含义就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要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自己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只有将心倒空了,才会有外在的松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 空杯心态,其实就是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人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新的成功。 面对纷繁杂乱的世事,常怀归零心,不被外世所扰,才能坚守心中的那份宁静,才能更好地包容万物,接纳新的挑战。 2 王阳明说: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从恶之魁。意思是: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慢是一切恶的源头。 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谦虚的人,他的心是宽容的,他的人是有涵养的,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从而挤压和伤害到他人。 宇宙万有,因为虚空含纳包容,所以能拥有日月星河;因为高山不拣择砂石草木,所以成其崇峻伟大。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只有定期清除心灵污染,给自己复位归零,把心放空,让心柔软,从而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从零开始,其实就是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人才能不断进步。昨天的成功,不代表明日的辉煌;过去的失败,也不代表将来不能成功。 如果你一味沉浸在过去的成功、荣誉和辉煌之中,就难免会迷失自我。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太在意昔日的失败和挫折的话,也会导致裹足不前。 把心态归零,让自己恢复平静,充满活力。 当然,把心态归零,不是让我们消极避世,而是让我们更洒脱从容地面对这花花世界,多一分清醒、多一分淡泊、多一分安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