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光是怎样形成的?

 遵义目明尔来 2019-08-20

这段时间胡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斜视的相关知识,今天胡老师和大家分享关于散光的话题,因为很多近视的朋友,经常感觉自己存在散光的状况,原因就是看东西出现重影现象。带着这些疑问,大家和胡老师一起来解开散光是怎么形成的?

        散光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一般患有近视的人多数都有程度不等的散光。

        散光是眼睛屈光不正的一种状态,原因是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不致,导致相互垂直的两条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使得光线无法聚焦一点,因而形成不清晰或重叠的影像,无论看远的物体还是看近处的物体都不清楚。

        目前,我国青少年眼睛屈光不正的约占25%~30%,不少人既是近视,又有散光存在。现实生活当中,许多人并不了解散光,或者对散光一知半解。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和胡老师聊天时说:“我有个外孙女,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体检中被查出眼睛患有轻度散光,让我们全家忧心忡忡。不瞒您说,散光这个名词我听说过,但是完全不了解,能和我解释散光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其实造成散光的原因很多,既有来自先天遗传因素,也和后天的某些病变或者用眼不当等有关系。比如眼睑长针眼或粟粒肿,长期用眼姿势不良,比如,经常眯眼、揉眼、躺着看书,等等。这些都会导致角膜弧度改变,发生散光并使散光度数轻度增加的可能。

         但是角膜是有自身的生长规律的。角膜曲率的改变大多与遗传有关,即使是后天有轻度改变,临床症状也不明显,根据调查显示剖腹产、早产的孩子散光较多,即便是没有遗传基因,发生概率还是很高。

          多数情况下,散光都是由于角膜的曲率半径不匀以及晶状体的表面曲率不匀所致,可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两种类型。一般而言,不规则散光是指由于眼睛的角膜弯曲度发生变化所造成的散光。

         角膜呈完整的半球形,不仅光滑而且透明。角膜的主要功能是把通过的光线集中起来,使它进入瞳孔达到眼底的视网膜,然而结成焦点,再反映到大脑,以便让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外物景象。所以,当半球形的角膜曲度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就像一块磨得凹凸不平的镜片,外来的光线不可能在视网膜上结成焦点,而是弥散四方,使大脑对外界物体的认识出现一片模糊,这样就产生了散光。不规则散光由于角膜弯曲度改变太多,所以很难通过眼镜进行矫正。

      规则散光主要是由于角膜(多数为角膜,也有少数为晶状体)表面在不同方向的曲率半径并不相等(例如呈椭圆球面),一部分经过曲率半径较小的角膜表面所折射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的前方,另外一部分经曲率半径正常的角膜表面折射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而部分经曲率半径较大的角膜表面折射的光线,则聚焦于视网膜的后方。

          因此,平行光线经过角膜表面各个方向进入眼睛后不能聚焦于同一个焦平面—视网膜上,从而造成了患者视物不清或所看到的物象发生变形。规则散光的类型主要分单纯远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以及混合散光等。规则散光可以通过配戴适当的柱面镜,在曲率半径过小的方向上降低其折光能力,而在曲率半径过大的方向上增加其折光能力,从而抵消角膜各个方向的曲率异常,使之得到矫正。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明天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