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因太意外:安徽一中学8名学生集体放弃清北!

 板桥胡同37号 2019-08-21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一所中学的八名考生却集体放弃了两所名校的志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据中安在线等媒体近日报道,这次放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八名考生都来自安徽亳州第一中学,今年高考成绩发榜时,他们的成绩全都超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

袁梓琪在考前经过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多轮考查,并得到了清华大学降20分录取、北京大学降5分录取的优厚待遇。这样,他在高考分数672分的基础上再加上优录的20分加分后,成绩远超清华大学的录取线。

但偏爱数学的袁梓琪最终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专业是我刚跨进高中校园时的理想目标,也算是得偿所愿。”袁梓琪说。

张金宇高考分数683分,也超出了清华大学的录取线,且得到了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承诺。然而,张金宇选择的是上海交通大学。

原来,张金宇喜欢的是计算机专业,虽然他原来的第一选择是清华大学,但由于该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全省只招五名学生,以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无法如愿,而对其他专业他不感兴趣,只能放弃。

后来通过打听,张金宇觉得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更适合自己,于是便报考了。

同样,其他六名考生李莎莎、郭记、陈晋、段旭、汪天翔、靳博文,也都各有自己的想法,深思熟虑后,纷纷放弃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亳州市第一中学校领导和这些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后,尊重了学生的志愿。

校长:不能“绑架”学生填报志愿,重视生涯规划教育

作为当地的百年名校,亳州市第一中学一直以卓越的教学质量立校。如果这八名考生悉数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对于学校而言,将是一份无上荣耀。但今年,因为他们的集体放弃,学校罕见出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的“零记录”,一度让学校的教学质量被打上问号。

对此,该校校长谢启平反应却很淡定。在他看来,是时候转换思考方式了。“在尊重学生意愿面前,学校不能为了评比、为了声誉、为了附和大众,用感恩母校的方式来‘绑架’学生填报志愿”。

“高中生已经有了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对于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思考和坚定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事”。谢启平说,这恰恰证明了学校不仅教会了他们知识、能力、素养等,还教会了他们清晰规划未来的能力。除了尊重他们的选择外,学校更多的是祝福和自豪。

该说法一出,不少网友为校长尊重学生意愿想法点赞。

对比此前发生过的学校和老师为了私利,为追求清华北大上线率,完全置学生的兴趣、专业选择及未来人生于不顾,剥夺学生自由填报志愿权利的事件。亳州第一中学对待学生报考的态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无疑是送给学生们最好的“最后一课”,也是对其他学校的一个示范。

追根溯源,亳州一中这一事件,并非哗众取宠。据了解,该校校长谢启平是一位有自己独到教育思想的学校管理者。早在2017年,接受教育媒体采访时,谢启平就曾表示,“在我的教育认知里,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了解自己并懂得身边的人,从自知、知人成长到知世界及其规律,孩子乐在探索生命之中就很有意义了”。

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却并非易事。谢启平看到了其中的困难,“孩子们身处在一个‘人人都是教育家’的环境中,不少家长自以为懂教育,用自己的经验真诚地教育孩子,效果却并不好。再加上目前社会教育大多无法发挥其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负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协同教育,这真的需要务实探讨。”

在谢启平的教育情怀里,还是有一幅蓝图的——学校教育的培养路径上,幼儿教育太重要。人生的起步应该先学会什么?值得所有家长和教育者思考。这一阶段真的不能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一位。而懂得什么是启蒙,该启蒙什么的人,那已然是功德无量的教育家了。

当张金宇因为此事感到愧疚时,谢启平第一时间给他写了封回信:“你不选择清华有道理,但是不要再有心理包袱了。你是个懂事的学生,教师和母校永远以你为荣,也期待你给祖国、给家乡、给母校、给自己带来更多捷报。”

网友热议:尊重孩子的选择,才是负责任的教育

一直以来,“高分考生必须报考清华北大”,“分数不够也要冒险冲一冲”等想法,已然形成社会上一种报考迷思。

但在此次事件中,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对于这8名学生的行为,舆论中并不乏赞许。“不要老盯着清北”,“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成为网络中更普遍的声音。

在某种意义上,这或许也表明,不少人在观念上也正在打破“高分必报北大清华”的迷思,更倾向于尊重学生意愿,报考志愿除了看学校,更注重专业选择,多元和自主地选择报考。

专家分析:放弃清北“看上去很美”,尊重学生选择是高中教育进步

无独有偶,据此前媒体报道,上海学生严一粟高考618分,也放弃了清北,却去了天寒地冻的哈工大。江苏通州丁又也同学,放弃了清华去了华东师范大学。

学生集体放弃清北,选择了自己更合适的专业和学校。对此,有教育界人士分析认为,这件事情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鼓励,还有家长的理解,以及学生自己的追求。该校校长谢启平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事”正如明智的校长所言,学校虽然损失了八份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但是这些孩子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专业,到了自己想要的学校。这是一种相当务实、相当理智的行为。

专家指出,近些年来,一些高分考生,纷纷放弃这样别致的名校光环,而选择自己更适合的专业。他们更是把自己的前景,放在了名校的光环之上。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鼓励。这不仅仅是情怀,这是务实,这是理智,这是可持续的长久发展。

名校的光环很耀眼,学生的情怀很浪漫。在高考这个百万大军独木桥式的竞争中,志愿的填报,关乎了学生的未来和一切。能够看到这么多的学生,能发自内心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又能务实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事件发生后,教育学者熊丙奇也评论指出,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评价高中办学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标——北清率,即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这一考核指标,不仅导致学校办学就盯着“尖子生”,在中考招生中“掐尖”,而且,也导致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灌输只有考上北大、清华才能成为“拔尖人才”的观念,本来应该对学生进行的生涯规划教育,变为成功学教育和励志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从学生的兴趣发展和尊重学生的选择看,却是高中教育的进步。这说明在高中学习阶段,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这在很多学校只关注学生的高考分数,不重视学生专业兴趣培养的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

熊丙奇认为,唯北大、清华是尊,是名校情结的极致,这并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也刺激基础教育的升学竞争。总体看来,当前高分学生放弃北大、清华的还是少数,正是因为如此,这才会成为新闻。

熊丙奇强调,要让一地有良好的教育生态,以及提高学生对大学、专业的满意度,我国地方教育部门不能再给学校下达升学率任务,以北清率这样急功近利的升学指标考核高中办学。

这事,你怎么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