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大刺硬为大蓟

 陕西西安熊先生 2019-08-21

大蓟为菊科植物大蓟(学名Cirsium japonicum DC.)的全草或根。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等。大蓟的茎圆柱形,表面紫褐色或褐色,有纵皱纹,密被灰白色丝状络毛;质松而脆折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却。叶片多数脱落,残留的叶绿褐色或焦褐色,多破碎皱缩,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质脆而易脱落。

叶大刺硬为大蓟                                                           摄于2018-10秦岭山脉顶部,当时气温已零度

野生品春、夏开花前连根挖出洗净,切段,干燥。

叶大刺硬为大蓟

栽培品在栽后第二年采收。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或更高。根长圆锥形,簇生。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具白丝状毛。基生叶有柄,开花时不凋落,呈莲座状,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2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形,边缘齿状,齿端有尖刺,上面绿色,疏生丝状毛,下面灰绿色,脉上有毛;中部叶无柄,基部抱茎,羽状深裂,边缘有刺;上部叶渐小。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单一或数个生于枝端集成圆锥状;总苞钟形,长1.52厘米,宽2.54厘米,被蛛丝状毛;苞片长披针形,多层。花两性,管状,紫红色,裂片5,雄蕊5,花药顶端有附属片,基部有尾。瘦果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冠毛羽状,暗灰色。

叶大刺硬为大蓟
叶大刺硬为大蓟
                                                                                 摄于泰山药乡森林公园2019-8-4

野生于山坡、路边等处。我国南北各省区都有分布。

大蓟味甘、苦, 性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主治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验方

1.治心热吐血、口干: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频服。(《圣惠方》)

2.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大蓟一握。捣,绞取汁,服半升。(《本草汇言》)

3.治肺热咳血:大蓟鲜根一两。洗净后杵碎,酌加冰糖半两,和水煎成半碗,温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4.治热结血淋:大蓟鲜根一至三两。洗净捣碎,酌冲开水炖一小时,饭前服,日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5.治妇人红崩下血,白带不止:大蓟五钱,土艾叶三钱,白鸡冠花子二钱,木耳二钱,炒黄柏五钱(如白带,不用黄柏)。引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6.治肠痈、内疽诸证:大蓟根叶、地榆、牛膝、金银花。俱生捣汁,和热酒服。如无生鲜者,以干叶煎饮亦可。(《本草汇言》)

7.治肺痈:鲜大蓟四两。煎汤,早晚饭后服。(《闽东本草》)

8.治疔疖疮疡,灼热赤肿:大蓟鲜根和冬蜜捣匀贴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9.治跌扑损伤,瘀血作痛:大蓟汁,和热酒饮。(《本草汇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