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好学多文,对书法尤有兴趣。他一生崇尚董书,但仍能广泛涉猎赵孟頫、王羲之、王献之诸家。此作学米,但秀润圆转,仍有赵、董风韵,文雅的气息,出自一统天下的大国君王腕下,诚属不易。书后赐于翰林院检讨范光宗,仍保持了当日装裱面目,则更难得了。 题 识 临米芾书。 钤 印 康熙宸翰、保合太和、佩文斋(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印谱 · 康熙卷》26、27、27页) 鉴藏印 刘楷拜观、刘氏珍藏、刘楷审定书画印(二次)、子俊秘玩 出 版 1.《艺苑集粹》,第55页,广陵书社,2012年版。 2.《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第38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释 文 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烹处岂期商岭水,碾时空想建溪春。芳于久畹幽兰气,圆似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说 明 1.诗堂黄色描龙纹纸上书“御书”二字;本幅下方黄纸,右侧书:“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六月十八日赐翰林院检讨。臣范光宗”。 范光宗,陕西邵阳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科3甲84名。(参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428页) 2.康熙的御用宝玺,最著名的为“佩文斋御用十二宝玺”套印,佩文斋在圆明园畅春园内,是康熙帝的起居处兼书房,也是该园诸多文馆中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这十二方印玺虽属康熙艺文用印,其印文却反应了康熙的政治思想及道德观念,如“保合太和”、“中和”、“戒之在得”、“稽古右文”、“坦坦荡荡”等。此作所钤“佩文斋”、“康熙宸翰”“保合太和”正是其中之三方。 3.诗为宋人王禹偁(954-1001)《龙凤茶》诗。所咏为产于建瓯县北苑之龙山和凤凰山“芳于九畹幽兰,圆似三秋皓月”的“北苑龙凤团茶”。龙凤团茶始于南唐,盛于宋元,至明初匿迹,四百余年。一直是“贡茶”上品。 宋朝皇室饮茶之风尤盛于唐代,太祖赵匡胤尚饮,嗣后诸帝嗜茶之风不减,官窑瓷器、龙凤团茶,渐成宫廷象征与骄傲,宋徽宗推崇至极,亲自撰写《大观茶论》以宣扬,“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如此珍品,近御之臣方能蒙御赏。王禹偁更是“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王禹偁,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以直言敢谏著称。文宗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清新平易,格调旷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