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有八九个脾胃有点问题,为什么呢?百病皆由脾胃衰弱而生。脾胃一虚,气血就不足。气血不够,各种毛病就都跟着来了。“脾虚”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可能坐在你对面二个人都是脾虚,但症状和治法相差十万八千里。 今天圣原君和大家一起弄清楚你的脾虚到底属于哪一种,不要傻傻一提到脾虚就盲目进补。 第一种类型:脾气虚 脾主升清,只有脾气该升的升,才能把营养物质水谷精微送到心、肺、头面部,然后心肺再将水谷精微生化为气血,用来濡养全身。脾气虚,人就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脾气虚,运输水谷精微的效率变低,输送不完的则会停留在胃和小肠里,时间一久,就会感觉腹胀,胃口差。 第二种类型:脾阳虚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脾胃虚寒”。在中医里,“阳”代表温暖,阳虚了,人就会感到寒冷。脾阳虚患者一般会表现胃脘冷痛,喜欢温暖和热食,吃了寒冷的食物就会难受(腹泻或肚子痛)。 爱吃冷饮及生冷食物让很多年轻人甚至儿童出现脾阳虚。脾胃怕冷,就是怕冷的东西伤了阳气。 第三种类型:脾阴虚 有阳虚就有阴虚,阴和阳的关系就好比用锅煮水,阳就是火发出的温度,而阴就是锅里的水,阴虚就是阴液少了,阴少了阳相对就会过剩,体内就会有热,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或大便秘结。 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这就是脾阴虚的典型表现。 第四种类型:脾虚湿滞 脾气虚的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这种水湿的停滞,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妨碍脾的运化功能。于是,就表现出了种种脾虚和内湿的症状。 脾气虚往往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湿阻中焦表现为四肢困重,脘腹不舒,吃饭不香,厌食油腻。 第五种类型:脾气下陷 脾气下陷是脾气虚的升级版,这时候脾气更虚,虚到都不能固摄了。脾气该升不升反而下陷了,这时就不仅仅是腹胀了,还会出现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 第六种类型:脾不统血证 如果脾气亏虚到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出现「脾不统血」的症状,如女性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等血不循经的症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