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孩子被打,教他“告老师”其实并没有用,聪明家长如何应对

 timtxu 2019-08-21

专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东妮是我的高中同学。因为喜欢小朋友天真、可爱的笑容,感觉小朋友的世界比大人的世界干净很多。所以,大学就报考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以后的她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可敬可爱的幼儿“园丁”。一直以来,这份工作她都做的得心应手,每天都感染在小朋友纯真的氛围里,开心不已。

可是,就在前几天她却愁眉苦脸的找我大吐苦水“我真是太苦恼了。”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便给我讲起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他们班级里新转来了一个小男生,长得结实健壮,比同龄人整整高了一头,可只要稍微不顺他的心意,他便对同班的小朋友拳打脚踢,真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混世魔王”。

对此,很多小朋友都苦不堪言,每天东尼在班上处理频率最高的事情就是小朋友们对“小魔王”的投诉。对此,东尼费尽心思,甚至找到“小魔王”的家长谈话,可“小魔王”却屡教不改。

“哎、我是一个老师,我只有教育孩子的权利,没有教训孩子的权利,现在连面壁思过都算体罚,我能怎么办?”“孩子被打,告诉我们老师根本没用!”

老师:孩子被打,教他“告老师”其实并没有用,聪明家长如何应对

其实,小朋友的世界里,发生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很多时候都是不经意间发生了小矛盾,一会儿也就握手言和了。可这之间也不乏类似于“小霸王”这种,带有持续性、目的性的恶意伤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是上升到校园暴力的程度。

那么当孩子被打,遭受校园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如何反击呢?

需要孩子相信父母,并勇于向父母求助。

很多时候孩子受了欺负,他们宁愿自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默默承受痛苦,也不愿意向家长求助。这是因为孩子对父母失去了信任,缺乏安全感造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可能是因为父母总说这几句话:

“你在学校,要乖乖的听话,不要惹事”

相比较那些性格特立独行又独立的孩子,这个社会反而更乐于批量化生产一些“乖乖娃”。家长与学校也在其中充当着刽子手的形象,并试图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们驯化成一只只温顺的绵羊。时常以孩子不给父母添麻烦为荣。

老师:孩子被打,教他“告老师”其实并没有用,聪明家长如何应对

殊不知,这恰恰养成了孩子懦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性格。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反击暴力,势必会造成没有必须的麻烦。这样不但给自己的父母平添累赘,而且也违反了自己在父母心中“乖乖娃”的形象。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导致这类孩子面对霸凌宁愿选择默默承受,也不愿意开口向父母求助。

“一个巴掌拍不响,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

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教育孩子出现问题要从自身出发找原因。把孔夫子教育学生的名言名句切实的贯彻到了孩子身上——“吾日三省吾身”。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什么总是你摊上这种事,是不是你自己身上有毛病?”

不得不承认有些情况确实是出事双方都有问题。可不能因为这些个别案例,就否认了那些单纯的以欺负人为乐的施暴者的存在。当这些事件中的受害者,在遭遇了欺凌以后,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庇护,反而还要接受父母这种“从自身出发找问题”的要求,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双重伤害。久而久之不但会导致孩子,自卑,不自信,还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亲近感,养成多疑的性格。所以一旦有人欺负他们,他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如何寻求帮助来保护自己。而是先自我反省一番,“我是不是又做错了什么?”慢慢的他们就会对施暴者的残害习以为常,觉得这一切的错误都要归咎于自身,可事实是他才是那个可怜的受害者。

老师:孩子被打,教他“告老师”其实并没有用,聪明家长如何应对

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呢?

平时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让孩子觉得,不管外面的风雨再大,父母也是自己的避风港,可以给他们保护与庇佑。可以多多和孩子聊天,讲究谈话的方式与技巧。不要直接就问,又没人欺负你啊?更加不要说出带有引导性的语言,妨碍孩子的判断。时间长了,孩子自然愿意向家长打开心扉,无话不谈。

曾经有一篇育儿文章中这样写到“不去伤害别人是一种修养,但不被别人伤害则是一种责任。”

那么当孩子向你敞开心扉寻求帮助的时候,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免受伤害呢?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暴力行为并不被鼓励,能通过沟通解决的的问题,那就和平解决。第一步,在施暴者要付诸暴力行径的时候,首先要大声的呵斥他。先在语言上阻止他们的进一步行动,并且询问对方为何要这么对待自己。如果,只是单纯的小矛盾,可以跟对方好好谈话,解决问题。

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选择勇于反击、以暴制暴。但是要审时度势,不行就跑。 当呵斥与沟通的行为没有效果的时候,我们就要告诉孩子,面对故意伤害自己的人,不要用忍气吞声换来暂时的平静。一时的风平浪静,只会换回未来日子里新一轮的暴风雷霆。懦弱给施暴者以信心,认为你们没有反抗能力,进而继续肆意伤害你们。

这个时候教会孩子学会审时度势就至关重要,评估自己与对方的实力,如果与自己势均力敌那么一定要展开反抗。如果对方人多势众,或是人高马大,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那么完全可以选择逃跑,找到老师和家长解决问题。虽然,告诉老师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最起码因为老师的介入,施暴者也会有所顾虑,给自己争取反抗的时间

最后,建议各位家长,为了孩子面受暴力伤害,一定要强健孩子自身的体魄。带孩子多多从事体育运动,或是学习一些专业的防身术以备不时之需。

老师:孩子被打,教他“告老师”其实并没有用,聪明家长如何应对

其实,面对孩子被打,家长不用太过紧张。孩子的世界里就是充满了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不要因为一时的口角,就觉得自己的孩子遭受了校园暴力。但也不要矫枉过正,多多观察孩子的状态,一旦发现不对劲,要及时找准原因,并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的孩子有遭遇过被打骂的情况么?如果有你是怎么协调孩子与他人的关系的呢?在下方的评论区一起分享你的育儿经验吧!

-----------------------

我是小聆妈妈,是3岁宝宝的宝妈,也是一个高级的孕婴师

如果你在育儿的过程中有疑问的话,可以随时来探讨。

我会每天分享身边的一些育儿知识,给宝妈一些帮助,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转发加关注。

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