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马俑有一个绿脸的佣人,小编推测,它应该具有这种“特殊”功能

 历史解密坊 2019-08-21

秦始皇兵马俑闻名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目光。在我们的印象中,兵马俑的脸应该都是灰褐色的,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其实在发掘过程中,专家们还找到了一具绿色脸孔的兵马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绿脸兵马俑的身份又会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也是秦始皇本人下葬时,后人为其配置的“私人军队”,其宏伟壮观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关于兵马俑的由来,其实还有一个传说,相传秦始皇夜间偶得一梦,梦见了六国君臣冤魂索命,并舞着刀剑来砍杀自己。
秦始皇醒来后被吓得一身冷汗,继而有了心理负担,生怕自己死后真的会被仇家缠上。为了能够保护自己,他便下令以秦军将士为原型,塑造了一大批人俑为自己陪葬。

2000多年来,没有人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秘密,直到陕西一位农民在自己家打水井,在地下偶然发现了很多碎陶片,这才引来考古学家的注意,让埋藏在地下的秘密彻底真相大白。据考古专家们称,秦兵马俑在出土时都是具有鲜艳色彩的,可是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导致其未及时受到严密保护,兵马俑才在空气的氧化之下迅速褪色,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灰褐色。
对于秦兵马俑的褪色,专家们感到十分痛心,遗憾未能留下一些记录的照片。兵马俑的褪色现象虽然十分普遍,却也有例外,因为专家们发现了一件具有颜色的兵马俑——绿脸兵马俑。

这具兵马俑是在弓箭方阵中被发现的,其外形奇特,整体呈跪射状,是一尊跪射佣,它面部彩绘十分完整,除了白色眼白、黑色瞳孔外,脸部还全被涂成了绿色。
由于绿色兵马俑具备特殊色彩,因此被专家们严密的保护了起来,让其一直处于无菌、湿润、避光的环境中,甚至还刻意限制其展出次数。
在做好了一切保护措施后,专家们开始猜测绿脸兵马俑的真实用途。对于绿脸兵马俑用途的推测,专家们给出了3种看法:

1.有专家认为,绿脸兵马俑的出现,很可能与古代的祭祀之礼有关。从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中就流行着一种“傩礼”,而“傩礼”的主要参与人就是“傩人”。“傩人”是下层军官的一个分支,并不直接参与战斗,他们的责任是驱散瘟疫与鬼神的侵扰,以期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2.绿脸兵马俑也许是士兵的日常装束,其原因也很简单,士兵在战斗时,士气是最重要的。如果士兵将自己的脸涂成绿色,就会让敌人觉得自己是地狱中的催命恶鬼,可以充分起到震慑敌人的作用。

3.还有专家认为,绿色兵马俑的出现纯属偶然,因为它是工作失误造成的,制造它的工匠应该患有“红绿色盲症”。“红绿色盲症”的患者分不清红色与绿色,故此将本来是绿色的漆料当成了红色漆料使用,误打误撞塑成了绿脸兵马俑。

虽然专家的猜测各有千秋,但是小编却觉得,绿脸兵马俑的作用可能比以上猜测都要大。在小编看来,绿脸兵马俑也许是“最早的红绿灯”。为什么这么说呢?别急,小编这就给您解释。
我们都知道,秦国号称“虎狼之师”,善于发动战争。古代战场之上,双方军队少则数千人,多则几十万人,如此大的阵仗,光靠嗓门喊是很难让军令快速传达的。正是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下,绿脸士兵才会有“用武之地”,他们很可能就是在军队中充当“传令兵”的角色。

现在小孩子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用语,绿色代表的即是“进行”与“通畅”,出土于弓箭兵俑方阵的绿脸兵马俑,就是“射箭”的指令代号。一旦他们出现在军队前,士兵们就会明白,是时候该万箭齐发了。
此时,肯定有人认为小编是在胡编乱造,因为众所周知,为了能将命令有效地传达出去,古代军中都会以旗帜作为标志,称之为“旗语”。
军中士兵虽然看不到主帅,但是鲜明的旗帜可以引导他们冲锋和撤退,因此旗帜在军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可是话说回来,如果发生指挥旗帜因故折断或者旗兵被杀的情况,士兵就会看不到旗帜,继而会导致全军迅速陷入混乱状态。一旦发生如此危急的情况,绿脸士兵便会挺身而出,因为他们的脸颜色特殊鲜明,非常容易分辨,故此可以代替军旗发出“射箭”的指令。换句话说,绿色兵马俑的作用也许正是军旗的“备用品”。
对于以上的推测,小编姑且说之,读者也姑且听之,毕竟猜测只是猜测,不能成为确切的定论。如果真的想要揭开最后的答案,还是需要考古专家们不懈的努力……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