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ISC-V 暗潮涌动,ARM 随变而变

 板桥胡同37号 2019-08-21

X86 架构和 Arm 架构厮杀多年,x86 折戟了移动处理器市场,Arm 也没能在服务器市场分到多少羹,两者各自安好,x86 依然在 PC 处理器市场独领风骚,Arm 依然在移动处理器市场稳坐老大。就在大家都认为主流架构市场会以当前格的局长治久安时,发生了中兴事件,打疼了中兴,打来了 RISC-V 崛起的机会。

当年伯克利研究团队研发 RISC-V 架构时,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产品会以这样的方式快速崛起,短短五年时间就能赢得中国 IC 设计公司的热捧,并风靡全球。

大道至简和彻底开源让 RISC-V 受到热捧

一项技术得到广泛认可,首先一定是技术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后是遇到了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时机,就如 x86 遇到了个人 PC 的发迹,Arm 遇到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爆发。物联网会不会是 RISC-V 的机遇?大家都知道,软件的迭代速度很快,以安卓和苹果操作系统为例,几个月就可以升级一次,用户只需要在线就可以完成安装,然而 IC 设计最终需要产出芯片,作为硬件,芯片无法像软件代码那样升级和打补丁,每一次改版都意味着重新流片,制造成本高达几十万美金到几百万美金不等,因此对 IC 设计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多年来,X86 架构和 Arm 架构为了能够保持架构的向后兼容性,保留了许多过时的定义,文档已经高达数千页,一般设计者在短期内很难研究清楚,设计产品更是难上加难。而 RISC-V 架构恰恰遵循了“大道至简”的原则,“指令集文档”的篇幅为 145 页,而“特权架构文档”的篇幅仅为 91 页,熟悉体系结构的工程师仅需一至两天便可将其通读,极大地加快了设计速度;另外,RISC-V 是模块化架构,用户能够灵活地将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更让用户兴奋的是 RISC-V 彻底开源,永远免费。

基于以上优势,加上国内对芯片产业越来越重视,RISC-V 成为国产 IC 创业公司绝佳的选择,不仅可以缩减设计成本,还能加快产品上市时间。2018 年 7 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开展 2018 年度第二批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制造领域)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 RISC-V 相关设计和开发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 RISC-V 指令集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8 年 10 月,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和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 RISC-V 专业委员会正式在上海成立,芯原、乐鑫、君正、紫光展锐、兆芯、苏州国芯、地平线等重要 IC 设计业者已经成为了联盟成员。

随着这股“国产当自强”热潮涌动,基于 RISC-V 的产品在快速落地。华米科技发布了可穿戴领域第一颗 RISC-V 处理器,集成了神经网络加速模块和 Always On 模块;物奇微电子发布了三个通用 RISC-V CPU 主控,运算能力高至 1000DMIPS;阿里平头哥发布了采用 RISC-V 架构的玄铁 910 处理器,支持 16 核,主频高达 2.5GHz,单核性能达到 7.1 Coremark/MHz;紫光展锐基于 RISC-V 的两款蓝牙芯片春藤 5842 和春藤 5882 已经量产,未来将继续对 RISC-V 在 5G、AI、工业半导体等领域的运用进行探索。这些基于 RISC-V 架构的产品相继落地给国内 IC 创业公司更大的信心和动力,但是同时也给 Arm 带来了压力。

Arm 的随变而变

面对 RISC-V 的猛烈攻势,Arm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想被人碾压只能迅速应变。熟悉 Arm 授权的用户应该清楚,以前客户如果想基于 Arm 架构设计产品,必须先选择处理器IP授权方案,向 Arm 支付一笔预付款才能取得 Arm 的 IP 设计资料,当客户完成研发、制造、出货后,还需要根据产品出货量向 Arm 支付权利金。显然,对于那些中小企业来说,RISC-V 的开源免费策略更受欢迎,虽然市面上基于 RISC-V 的产品为数不多,但是已经有很多 Arm 阵营的芯片公司在做双重准备,以满足用户可能出现的转移阵地的需求。

面对 RISC-V 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今年 7 月,Arm 推出新的授权模式“Flexible Access”:对于中低阶芯片的授权,未来客户不再需要缴纳“预付款”才能看到设计细节,而是能直接免费取得相关设计档案,并从中评估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等到芯片正式生产后再按照制造的数量收费。

其实早在 2010 年 Arm 就发布了 DesignStart 计划,2015 年开放了 Cortex-M0 系统,取消预付授权或者评估费用,2017 年又将用户范围最广的 Cortex-M3 放入了 DesignStart 计划,如今推出“Flexible Access”授权模式无疑对准的是中小企业,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在手机和平板市场增量停滞的大环境下,Arm 要想拿到新增用户只能对准初创企业,而这些企业资金有限,在 RISC-V 免费的吸引下及容易抛弃Arm拥抱 RISC-V,为了拿到更多增量市场,Arm 不得不放下“身段”召唤更多的新用户采用 Arm 架构设计产品。

RISC-V 能否碾压 Arm 和 X86?

当年孙正义出手重金将 Arm 收入囊中,就是看中了它在物联网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今却在半路杀出一个 RISC-V。RISC-V 基金会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方之熙表示,在物联网时代,RISC-V 若能充分其优势,将对英特尔的 x86 和 ARM 构成挑战,甚至成为行业第一。

目前看,在服务器市场,RISC-V 甚至 Arm 都还难以和英特尔抗衡,x86 架构在 PC 中的地位依然稳如泰山。在物联网应用中,许多智能分析工作正在从云端向边缘转移。根据特定的需求,使用 RISC-V 架构定制化物联网芯片更灵活,而且有针对性。现在 RISC-V 架构的设计,除了基础的指令集保证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的兼容性之外,它本身允许按照新的不同开发应用进行扩展,这样可以保证物联网应用中的专用性需求。而 Arm 也具有结构简单、低功耗、高度整合的特点,由此可见,未来两者必有一战。

在芯来科技创始人胡振波看来,AIoT 的特点是以前基于通用 MCU 实现,而现在差异化越来越高,未来嵌入式产品会 APP 化,以应用为中心,实现差异化和成本优势。传统的处理器指令集架构封闭,束缚了创新和发展。RISC-V 具有开放化趋势和平民化趋势,在技术上具有后发优势,满足 AIoT 万亿级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RISC-V 因简洁、灵活、开源而被业界一致看好,Arm 因被抢食市场而倍感危机,改变策略,这对业界 IC 设计公司来说件好事,不仅可供选择的方案增多,同时成本支出减少,迎来创新创业新机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