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学习习惯将定型,孩子现在做这些还不晚!(北大学子亲身经验)

 长沙7喜 2019-08-21

我是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本科生,来自高考竞争非常激烈的江西。高考总分667,语文121,数学137,英语145,理综264。
我是一个从小就成绩不错的人,中考意料之外又在预想之中地拿了全县第一,并由此进入了江西省最好的高中——临川一中,成为别人眼中的“大神中的大神”。
还算平稳地度过了高中三年,顺利进入自己理想中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01

其实我一直自认为自己是很平凡的普通人,只是普通地在学习,普通地在生活,所以一直都没有自己有多优秀的实感。
但是在一次和朋友的交谈中,我发现自己还是有区别于常人的。
那位朋友对我说:“真是羡慕你啊,随便玩一玩、学一学,轻轻松松就能上清北。要是我也有你这样的智商就好了。”
她的这番话让我十分震惊,的确,智商是十分重要,但是,在考上北大的同学里,这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虽然清华北大确实是集中了一批类似于“bug”一样的天才,但是如果以为清华北大都是这样的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很多人真的都没那么天才,我始终认为我能考上北大的大部分原因是我的努力,而这努力,又包含了性格(好胜且坚韧)、目标(考上清华北大是我一直的梦想),还有本身对学习(尤其是理科)感兴趣。至于自己的天分,诚实一点地估计应该是中等偏上(超过大约70%普通人的水平)。

02

我的邻居,也是我的发小,就是最鲜活的案例,论智商我是自愧不如的,从小时候开始,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他的思维能力是非常人所能及的水平,但是他最后也只是考上了江西理工大学,一个二本学校。
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学习这件事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也就不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相比于学习,他更喜欢在游戏世界里寻找快乐。
而我的高中同桌,虽然天资不足称道,别人十分钟就记下来的东西,他可能要琢磨一个小时才能消化掌握。但是因为他家境贫寒,想要靠自己努力改变家族的命运,所以在学习这件事上,他的态度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高中三年他一直是班里管大门钥匙的人,因为他每天都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就连唯一的休息时间——周日,他也会来教室自习。正所谓天道酬勤,最后他成功进入了南开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生。
所以,没有天分并不可怕,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天分只是锦上添花一般的存在,并不是决定要素,而且我们也决定不了,我们所能掌握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方法。

03

记得刚进入初中的时候,入学第一天就是分班考试。
大家都知道,小学的学习,只要在课堂上稍稍认真听讲,然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就能拿到很高的分数,全班第一遍地都是。
所以在进入初中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被挑选的现实,而且没有足够的信息做心理预判,再加上我是偏消极的性格,考完之后就一直在想,万一没有进入重点班的话该怎么办呢?绝对要尴尬死了。
但是第二天结果出来了,我是全年级第十五名(其实这是我整个初中最差的排名)。当时还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这样就挺好的了。
进入初中,突然就有了一种真的要认真学习的氛围,因为我的初中从初一开始就安排了早自习和晚自习,所以待在学校的时间几乎翻了一倍。
再加上学的科目一下子就增多了,不像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很多人都有些不适应,无法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

04

但是我就不同了,进入初中忽然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我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喜欢看各种“闲书”,特别是一些科普性质的书,比如《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全球通史》等。
所以初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知识,对我来说只是复习而已。正是这些在当时看来只是“无用功”的事情,让我迅速平稳地度过了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赢在起跑线上,开启了我初中的无敌时期。
除此之外,初中是养成良好的、高效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我的学习习惯是课前全面地预习、上课有选择性地听讲、课后针对性地复习。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学习知识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过程就是预习。预习就是要获得不懂的地方,知道听课的时候特别要留意的地方。
预习是找到思维的断点、重点,听课有侧重了,懂的地方听课的时候就可以不听,节约时间和精力,更能集中精力去克服不懂的地方。

05

不熟悉我的人一定不会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他们只会看到我时不时上课开小差,晚自习经常看科幻、奇幻类小说,或者和别人聊天,周末也一直看电视剧或者看电影。
就连我的父母也时常觉得我不够努力,过的太悠闲,但这就是高效率学习的结果。
就这样,我从第一场正式的考试开始,就没掉出过年级前五,直到最后的中考,取得了全县第一的成绩。
在中考出分之后,全县最好高中的教导主任一直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那就读,还承诺了一笔并不低的奖学金。
但是我还是拒绝了,选择继续挑战自己,去了江西省最好的高中——临川一中,因为临川一中每年录取清华北大的人数都在三十人以上,而且常年产出全省文科、理科状元。

06

我一直都不想做“鹤立鸡群”的“鹤”,因为这样对自己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而事实也证明了我的决定的正确性,进入临川一中,让我实现了自己从小的梦想,而我的那些留在本县的初中同学们,最好也只是考入了南昌大学而已,即使他们在那里一直“出类拔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