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新四军第一师政委,在政工领域贡献突出,因不愿浪费军费病死

 君临天下100 2019-08-21

皖南事变发生后,我军不忍新四军就此土崩瓦解,于是开始着手对新四军进行重建,世人皆知,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长是陈毅,第一师师长是粟裕,却不知第一师的政委是谁,这个人名叫刘炎。

说起来刘炎和粟裕的革命经历还颇为相似,虽然刘炎比粟裕大3岁,但他们都是在1925年参加了革命。在粟裕跟着朱老总参加南昌起义时,刘炎跟着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当时粟裕是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而刘炎也是总指挥部警卫团的一名战士,后来两人又有缘走到一起做了搭档,真可谓无巧不成书。

不过刘炎并没有粟裕战神级别的军事才能,但他的政治思想才能非常出色,早在秋收起义时就显露无疑。当时起义军的生活条件很差,很多人吃不了苦就想逃离军队,还有人劝刘炎一起逃跑,但刘炎不仅不跑,还反过来做这些逃兵的思想工作,说服了很多人留下,重新点燃了战士们的斗志,帮毛主席保留住了不少革命火种。

毛主席自然对这样的人才非常欣赏,就升任他为连党代表。到长征时,部队缺员严重,刘炎就想了一个办法,当时红军路过宜章,那里滞留了好几百回不了家的铁路工人,刘炎就把从地主家缴获来的钱粮摆在广场上,给想回家的工人发路费。等工人都聚集到广场上时,刘炎就趁机宣传红军,在他的宣传下,红军队伍一天就新补充了400多人。

除此之外,刘炎对红军中的伤病员也非常照顾,他亲自去沿途的村庄调查,查清楚哪家的村民心地善良,就把不能积极行军的伤病员留在村民家里,并且给予村民足够的钱财照顾伤病员。

新四军刚成立时刘炎是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当时新四军立足未稳,却发生了炊事员侮辱当地妇女的事,国民党趁机制造舆论,压力全部落在了刘炎的头上。于是刘炎就召开公审大会,专门请来了很多国民党官员,在大会上要枪毙炊事员。连受害人的家属都觉得量刑过重,群众也说让这个炊事员死在战场上,但刘炎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把炊事员给枪毙了。

刘炎的处理方式让新四军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一个军纪严明的形象,成功帮助新四军在群众中站稳了脚跟。

然而不幸的是,刘炎因为过度劳累染上了重病,但他又心疼新四军的军费,不愿意配合治疗,连葡萄糖都要让给伤病员,结果在1946年年底因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2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