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啃指甲”不过是孩子的一个坏习惯而已,等孩子大了就好了。 真的是这样吗? 我猜这样想的人,可能是他真的没有见过一个咬秃指甲的孩子…… 在门诊遇到的案例中,不乏这种因为孩子习惯“啃指甲”而造成伤害的情况,令人心疼。 可能有的家长觉得,这种情况太极端,大部分孩子不会这样的。 其实不然。 即使不至于“咬秃”,啃指甲的过程也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研究表明:咬指甲的人的唾液里有更高的大肠杆菌浓度[1]。 因此,就算孩子不至于“咬秃”指甲,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也应该帮助孩子改掉“啃指甲”的坏习惯。 如何帮孩子改掉“啃指甲”的习惯与成人不同,一般来说孩子的指甲都会被修理得比较短,所以“啃指甲”通常与吃手一起发生。 孩子爱“啃指甲”,大多与好奇、无聊、焦虑、安全感不强等心理因素有关。 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可以采取让孩子的小手“忙”起来,转移注意的方法。 比如: 1 对于因负面情绪引起的“啃指甲”行为 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准备一些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玩具,比如绕珠、积木、巧琴、多面体、图形镶嵌等。 当然,不是说把玩具给孩子就完成任务了,至少应有一位家长与孩子一起玩玩具等真正让孩子的手“忙”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从而缓解其无聊、寂寞、焦虑、安全感不强等情绪。 2 对于因好奇等引起的“啃指甲”行为 孩子单纯的好奇,家长不妨顺其自然,给孩子一些新的刺激,比如玩具、游戏、书本等,当孩子对“啃指甲”感到厌倦,或者对其他事物产生好奇时,自然会忘记“啃指甲”这件事。 除此之外,家长务必谨记:
家长最好能反思一下日常的育儿习惯,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活动及心理需求;如果家长发现自己也分辨不清的话,建议带孩子及时就医。 |
|
来自: 优雅依然6gg0nh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