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些人的品行学识贡献都十分出众时,又恰好处在同一个时代的时候,难免会被人拿来相提并论,或者是将他们一起并称为一个组合。举一个例子,武侠小说里常出现的“东邪西毒”又或者是“南慕容北乔峰”。 能被这样并在一起的人,大多是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而小编今天要讲的是明初时的三个人,三个有学识的内阁成员,又恰好他们都行杨,于是被并称为“内阁三杨”。 杨士奇: 1365年生于江西泰和,年幼时的他家境贫寒,生活过得十分艰苦,更加不幸的是父亲的离世,让这个家庭过得更加困苦。直到母亲改嫁,继父见杨士奇十分聪慧,便让他学习读书。虽然他十分感谢他的继父,但是他还是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少年时的经历使得杨士奇养成了十分勤勉又通事故的性格。在入朝后,因天资过人,被朱棣看中,于是被选中成为内阁成员,参与商策国政。之后又被选去辅助太子读书,与太子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感情。太子登基后将他提为大学是,并在之后又辅佐了一任太子。 杨荣: 1371年杨荣生于福建,1400年他考中了进士,成为了翰林院的编修,也就是编写书籍。这时的他还没发现自己的长处其实不在文字上。朱棣上位后,由于边疆不稳,于是当时着重处理边境的问题,杨荣无疑是这个问题上的个中好手,在他被派往甘肃宁夏等地后,他将边境问题处理的妥善之极,让朱棣十分满意。 1422年,朱棣在行军途中病逝,杨荣为防止军心不稳,于是决定先不将消息传出去,待禀报太子处理事务后,才告知天下。这一举动国政没有混乱,于是杨荣大功被升为太子太傅。 杨溥: 1372年杨溥生于湖北,他生来谦虚谨慎,十分稳重。在步入仕途后,因太子之位的争夺战而入狱。在狱中的他见到了无数人的生与死,每天还要被狱卒折磨,基本上进来的人就没有能够活着出去的。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振作起来,每日读书,日复一日的读,这一读就是十年。终于,皇帝将他想起,得知他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读了十年的书,皇帝认为他是一名可造之材,于是他又重新步入了朝堂。 自此三杨都进入了朝中,行成了一个奇异而稳定的局面,可以说有他们三个在,才有了永乐年间的如此盛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