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不惧1123公里的路程,自然也不惧骄阳。 恰逢荷花节,圆明园南门前粉娃莲、万维莎、洒锦等各色品种的盆栽荷花先给游人一个美的缓冲。 入园后,美景层层递进。 在钢筋水泥切割的天空下生活习惯的我,竟一时不适应这开阔的视野,索性放弃赶趟似的游园,坐下来慢慢将自己从原来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全身心地去感受园内的天地。这次北京行,未找到同伴,便一个人走。少了交流,便多了自己思考的时间。邻座的爷爷与我攀谈,得知我独行,赞我勇敢,其实爷爷已花甲之年,体能尚能支撑爱美景之心,何尝不是比我更值得夸赞。短暂休整后,爷爷补充好体力,我安抚好灵魂,互相道别,一左一右,爷爷返程,我走爷爷走过的路。 沿水而行,空气中游离着荷花甜腻的气息。温润的荷似肤如凝脂的美人,花瓣是她吹弹可破的脸。纤纤玉腿站立于水中,托举起敦厚的叶。根自下而上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使得美人在盛夏仍能傲视骄阳。水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水下正悄然孕育着肥硕的根茎。美人即使迟暮,亦都带着阳光丰腴的沉淀。花瓣剥离,莲蓬在微风中摇晃着婴儿床般的莲房,莲子在襁褓中安然地生长。 荷的美是相似的,但今日的云让圆明园的荷成为许多游人记忆中的绝版。 我不擅长拍照,但拜自然所赐,今日园内的游客都成为摄影大师——云与太阳的交错控制着光线,碧空如洗,化为天然的幕景,万里晴空是最好的滤镜。白色明亮,蓝色澄澈,绿色层层叠叠,整体配色堪称完美。 摄影:安妮 摄影:安妮 摄影:安妮 园中水域多,联通的桥也多。桥上的人在看风景,又经由相机成为别人珍藏的风景。游园半日,未留一张自拍,只贪婪地将园内美景记录下来,留作日后回忆的线索,用照片唤醒其他感官。 摄影:宋丰梦 摄影:宋丰梦 走到一处,太阳隐藏在宽厚的云朵后面,光线暗淡下来,刚要移步换景,太阳又抖擞光芒,眼前瞬间一亮。何其有幸能将这样的画面捕捉下来。 园子太大,腿已打软,正要坐下休息,见许多游人围在桥边看,我好奇,顺着他们的视线望去,竟是一只落单的小鸭子。小鸭子慌不择路,穿行在荷叶间越游越远,急坏了桥上的游人,像哄孩子一样试图将它引向鸭群。在这个积淀太多沉重历史的园子里,一个稚嫩生命的出现点燃了一群游人的热情。 圆明园的历史太过厚重,今日的荷与云都仿佛在通过隐喻的方式给予我启发。一万多步未能丈量圆明园的每一寸土地,三十多张照片未能留住圆明园的每一处美景。留有遗憾的旅程才完美,因遗憾本身让人惦念,促使下一次旅程尽早成行。 天早灰蓝,想告别,偏未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