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爷爷是中国收藏家,孙子却是外国人,收藏的瓷器值一套四合院

 王三英 2019-08-21
欢迎走进杯子破碎之风的独家空间
在2014年的香港苏富比拍卖现场上,一件明朝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引起了多位藏家的激烈角逐,这件起拍价为1.6亿港元天价的鸡缸杯,最终在藏家们的八次竞价后最终以2.8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当时的中国瓷器拍卖纪录。在这件价格相当于北京一套四合院的成化鸡缸杯背后,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收藏家族,爷爷是中国人,但孙子却已经是外国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收藏世家的爷爷名叫仇炎之,在收藏界可谓是一代名家。他幼年曾在和晋古斋一位叫朱鹤亭的人手下当学徒,此人做生意极为小气,总怕吃亏上当,对顾客脾气还不好。而仇炎之与自己的师父不同,他不但对明清官窑知识了若指掌,而且开价高,卖货不坑人,因此在收藏圈里颇有人缘。
抗战期间,仇炎之曾在北平收购了一件做工精致的宣德雪花蓝大碗。它原本是晚期时期官员的收藏,但由于家道败落而被后人以五法币的低价贱卖,几经辗转后,到仇炎之购买时它已经从五法币涨到了八百法币,但他依然选择购买这件这只大碗,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在1980年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只碗最终卖出了370万港币的高价。
而说到那只天价的斗彩鸡缸杯,也是仇炎之某次“捡漏”的成功范例。他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买下了这只鸡缸杯。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它不过是一件假货,然而仇炎之却凭借多年的眼力看出了它的独特之处,并以1000港币的价格买下了它。
早在明清时期,明朝成化年间的瓷器就以做工精致、莹洁质坚硬而著称,这些瓷器多半是官窑生产,可以卖到一百金的天价。而根据民国藏家赵汝珍的记载,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目前只有三只,而仇炎之拿到的这只鸡缸杯在1980年就在苏富比派出了480万港币的高价,而在2014年其价格则上涨到了2亿,由此可见仇炎之当年的眼光之高明。
如今,虽然仇炎之本人已经仙逝,但他的家人依然活跃在拍卖场上。他的孙子仇国仕是瑞士人,从血统上来说则是中国与瑞士的混血儿,如今已经是苏富比的亚洲副主席。和他的祖辈一样,仇国仕也同样有着对瓷器的独到欣赏眼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