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比赛追记 武兵 文

 北京武兵武学堂 2019-08-21

高手遍地 国武何传

——2019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比赛追记

武兵 文

一、认识套路冠军赛

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的一种专业武术套路赛制,旨在传承国粹传统武术 ,保持纯真留根的民族技艺。本次比赛既是今年全国武术套路比赛的第一站,又是各专业武术队套路运动员的资格赛,只有参加了本次比赛的运动员,才有获得参加后续的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等赛事的资格。

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重庆市体育局、荣昌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9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于4月12—15日在重庆荣昌赛区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武术基地、各大体育院校的54支代表队752名运动员参赛,比赛规模和竞技水平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比赛设男、女两个组别,比赛项目包括形意拳、少林拳、八卦掌、八极拳、螳螂拳、鹰爪拳等22种拳术;以及南刀、长穗剑、朴刀、双刀、双剑、双钩等15种器械共计70个小项。比赛既有单人项目的比拼,又有双人南拳、混双太极拳和集体项目的争夺。在为期4天8个单元的激烈比拼中冠军赛落下帷幕,70枚金牌各归其主,其中广东队以7金5银3铜的成绩名列第一,福建队以7金5银2铜的成绩名列第二,安徽队获得6金3铜的成绩名列第三。

此次比赛是根据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版)及有关补充规定进行竞技展示的,各单项分别录取男、女前八名予以表彰,其中获得各单项第1名的选手,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获得各单项第2至8名选手,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二、冠军何以求得?

武术套路是中华武术极具特色的运动形式,其技术含量高、演练水平难、功力显性强,若要游刃有余、驾轻就熟成为武术套路高手,去夺冠取金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竞技体育比赛是十分残酷的,武术套路比赛更是依然如此。现实中许多武术运动员终其一生也难望冠军之项背,一样的渴望、一样的付出、一样的苦练他(她)们也怀揣冠军梦,但终究梦醒事空,一无所获!究竟武术套路冠军可否获得呢?答案是可以的,但必需遵循冠军成才规律:其一,拥有练武“身体本钱”,这里主讲的是先天身体机能要好,此为父母所赐。其二,核心竞争力是拥有伯乐型的好教练、好老师,在训练的路途上,持续不断、科学有序调训出运动员在心理、身体、智慧、技术、战术等各个环节上最大的潜能。其三,时间无敌,汗水佐证。武术套路冠军获得者,无一不是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持之以恒和刻苦训练而得来的,期间也要经过:让我练——我要练——我行吗——我能行——名落孙山——榜上有名——摘金夺冠的心路历程。其四,运动员个性特色是获取冠军的真诀,如甘肃常志昭从6岁学练武术至27岁拿遍各大武赛冠军,这里既有训练时间积累质变,更有其自身个性武韵特色。从2014——2019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已获得翻子拳冠军5次的常志昭,其核心竞争力便是个性独特的“常氏”拳韵,以至于全国许多翻子拳选手效仿学练其翻子拳动作招式。“常氏”拳韵体现在招式、节奏、劲力、体能、套路创编上,并且每年在比赛中或多或少新编套路动作,以新求奇,来突出翻子拳“双拳疾如雨,快脆一挂鞭”的特点,独占鳌头。其五,成功来自于细节。男子通背拳冠军山东刘钊赫在上场开始演练前,进行自我心理意识默念功,即抬头站立,双手侧垂,口配浅音,进行默念意功来调出最佳竞赛状态。运动员只有潜心倾力做好自己,才会赢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三、传武比赛切莫失真

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设项比赛,对于弘扬中华武术来说可谓是功不可没,大得人心。继承与发展是武术永恒的铁律,但笔者从此次比赛中看到,有的项目参赛运动员在赛场上所展示的内容,存有不同程度的传统武术失真现象!应当引起武术同仁的关注、警醒、调改。武术之所以称为武术即是要有其本质的、核心的内容,传统武术套路竞技美有多种,但其技击之美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内核。然而在八卦掌项目的比赛中存有许多运动员频频亮出“满场跑”的绝技,即双脚大距离的行进间行步,且双手毫无变化的招式,以求省力图快,赢取高分数,令人费解、让人心酸!还有一些项目存在连环“跟头串”的现象,即单手或双手踺子+直体后空翻或屈体后空翻等等空中飞动作。不少教练员、运动员安插在套路中的“跟头串”,以图好看、求高分、长气势,殊不知这是传统武术项目的比赛,其本质一个应该做到“传而有根、统而有本”,需要体现的是传统武术套路的技法之美、身法之美、步法之美、功力之美、演练之美、劲力之美、拳韵之美、意识之美,而不是田径“满场跑”VS体操“跟头串”的比拼!面对传武比赛失真现象如何调改呢?笔者认为,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若出现无技法变化,且连续行步三步以上者,给予扣分;连续出现2个以上(含2个)跟头连环翻演练者,给予扣分,即按技术错误扣分,每出现一次扣0.01分,以此来杜绝传统武术套路比赛中的失真现象。

四、高手岂非一日功

高手遍地,个个精英是此次全国武术冠军赛参赛运动员真情实况,因为每位选手大多都是来自各省、直辖市、武术基地、行业体协及各体育学院的一流武术套路高手,人人武艺超群、各怀绝技。武术套路项目因其技术含量丰富,想要学好练好既费时又费力,相当吃功夫,没有三年五载的系统训练、十年八年的勤修静悟,休谈在如此高规格、高水平的冠军赛斩获优秀成绩。初次参加这样赛事的运动员,不仅要考虑如何发挥自身最佳竞技水平或是如何提升比赛成绩,而且还需要面对激烈的技术比拼以及残酷的名次争夺的胆识修练!

竞技武术的魅力所在就是非胜即负,高手之比其实比的是教练员教的得法与否,运动员练的是否到位,裁判员是否对其认可上并且给予高分,方方面面缺一不可。所谓高手,其中最基本的一项标准就是能在赛场上稳定发挥已有技术水平,或者有超常发挥技战术的本领。比如已经五次获得翻子拳全国冠军的甘肃常志昭,在候场时玩手机游戏调整放松,临近上场比赛时面墙聚念调神,当渐进比赛时用双手拍打周身、进行深呼吸等调出最佳应赛状态,如此高手所为,值得大家学习。

若能成为高手中的高手,想必冠军奖牌会不请自来。一是练出自身特点;二是没有裁判判罚的扣分点,例如男子鹰爪拳冠军辽宁甄海涛(9.22分)、男子螳螂拳冠军山东褚浩然(9.14分)、男子地躺拳冠军山东郭家栋(9.20分)、男子象形拳冠军福建梁永达(9.11分)、男子朴刀冠军河南程政彪(9.16分)等等,都是各具自身浓烈的特点,且扣分点皆无的例证。

五、戳脚设项迫在眉睫

纵观2019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比赛设项较为科学合理,其中包括了拳术、器械、单练、双练及集体等项目,但笔者认为应将戳脚这一传统武术项目单列成项进行比赛,意义巨大。做为中华武术一大流变的“南拳北腿”,有南拳无北腿,有失发展平衡,也尚欠科学。戳脚堪称“北腿之杰”、“腿踢艺术”,其腿法丰富、踢击精妙、技击性强,拳式漂亮,正如拳谚所讲:“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戳脚腿法既有高、低之分;又有明、暗之别;既有单、连之异;又有攻、防之差;既有文趟子之美、又有武趟子之雄。戳脚在全国流传地域之广,学练人之多也是许多拳种难以比拟的,特别是以东北戳脚、西北戳脚、北京戳脚、华北戳脚等,聚习者更有群众基础和拳风特点。传承弘扬光大戳脚武艺,在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比赛中开项立目,可以说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六、无人喝彩何故因?

观看了本次武术套路冠军赛的4天8个单元全程比赛,笔者发现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即如此高规格、高水平、高名度的武术大赛,缺少现场观众参与观看,到场观众寥若晨星!场外只有参赛的运动员及教练员为各自队伍的选手加油、叫好,此情景起因为何?

笔者感叹而思,同样是体育比赛项目,同样是国艺,美国的NBA篮球比赛与中国的武术比赛,观众相比怎么会有天壤之别呢?为何武术比赛又如此不受广大观众待见呢?究其原因有多种,但有一种主要原因就是观众看不懂比赛,缺少共鸣,毫无爽点,才导致无人喝彩的尴尬冷场、无趣乏味的局面!虽然武术套路裁判法不断修改完善,取消了裁判长参与评分的权限,演练水平裁判员也由3名增加到5名,进一步降低了人为因素干扰,但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仍然复杂难懂,观众参与度很低。此外,武术套路比赛重难度、轻演练,与传统武术技法融合度欠佳,攻防意韵和功力内涵缺失等,也是一部分观众离走不参与的内在原因。

七、“四不懂”武赛有困局

何为“四不懂”武赛呢?笔者自定其名,即观众、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搞不懂、弄不明白的武术套路比赛。首先从观众角度说起。不论是行家里手,还是拥趸粉丝,因为武术规则的繁杂性、扣分点的复杂性,导致观众在观看武术套路比赛时的共同特点是看不懂,弄不明白场上运动员武功的高下胜负,缺少一看就懂、一看就爱、一看就爽的观感!其次从运动员角度说起。每次比赛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大体可分为上、中、下几档,但大多数运动员在比赛时并没有扣分点,但是最终对自己的成绩不理解、不清楚,存在着自我感觉良好而得分却不高,或是感到不如自己的运动员得分反而比自己得分高的想法,终了一头雾水,不知尔尔。再者从教练员角度说起,在一些项目比赛成绩中,特别是前三名、前八名的判分裁定上,本应进入前三的队员却没有进去,应该取得成绩的队员却落了后,有的教练员同样存在着不懂、不知的迷局心态。最后从裁判员角度说起,现场打分时每位裁判员或多或少都会打出过高、过低的无效分数,并且就算是有效分值,其间也会存在落差分,裁判员也是拿捏不准;面对一个项目的冠军人选,经过每位裁判打分,最后得出成绩未必就是此人,换言之,你判定的第一名未必是第一名,裁判自身也有混懂之感!以至于比赛成绩中多次有选手出现相等分数。当然高水平的比赛会出现实力接近的选手,但裁判的职责就是判定参赛选手比赛成绩之高下、优劣、强弱,特别是在A组3位裁判给予满分时,B组5位裁判打分就成了选手参赛成绩的“分水岭”。可惜的是因为演练分差的3级9档打分依据,很多情况下0.01分的差别分小于演练级差分,裁判员也会无能为力,因为这是武术套路现行规则使然!

八、获奖名额亟待改进

从比赛项目组别及参赛人数来看,有的项目参赛人数较多,如男子42式太极剑就有47名选手报名参赛,而有的项目参赛人数较少,如男子武氏太极拳只有11名选手参赛,男子孙氏太极拳只有12名选手参赛。除去教练员要有选报运动员参赛项目配能力外,其实在多人组别与少人组别上,运动员获取前3名或前8名比赛成绩的难易度存有很大差别性,在获胜概率上也有不少区别度。又如在第14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长拳项目比赛中就有72名运动员参赛,仍然是录取前8名。但在一些武术套路比赛,存有参赛人数不足而递减录取名额的赛例。为此,笔者建议当面对武术套路比赛同一组别选手过多、超多时,应实施调改规则,按照一定名额科学配增获奖名额,这样才是武术项目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运动员数十年不懈刻苦训练的需要。

九、失误是制败的利剑

高手对决,胜负只在毫厘之间。纵观本次武术套路冠军赛,失误乃是制败的利剑!譬如2018年冠军赛男子猴棍冠军四川队朱雷明,此次在猴棍比赛中,因做单手撩棍花时,不慎失误将棍掉落地上而被裁判扣分至名落孙山;又如在男子双鞭比赛中,北京队马宇坤鞭身断裂,飞鞭直落观众席而遗憾退场;再如一些选手也出现了刀穗掉地、朴刀变形、三节棍脱把、演练时间不足等等不一而论的失误均被裁判予以扣分。特别使笔者记忆犹新的是在男子翻子拳比赛中,上海体院队的周星良、湖北队的鲍小虎两位运动员都出现了严重失误,前者侧身倒地、后者滚翻前倒,其因皆由拳术意识与动作频率脱节,图快求猛而致,同时未能展示出本有的武功水准与实力分数,在全部参赛的27名运动员中名列第25名和第27名,令人顿生叹息!特别是上海体院队的周星良按其正常实力,斩获翻子拳比赛前三名应毫无悬念,随后在双刀比赛中喜获亚军,可见他是具有相当实力的。不同的失误会导致长时间备战训练“打水漂”,所以说失误是制败的利剑,言不为过。

十、为传武冠军赛叫好

国家武术管理中心设立传统武术套路冠军赛意义重大,对于传承中华武术之根,保持传统武术精华,实乃利国为民,功不可没。通过本次比赛笔者感到有许多赞扬圈点之处,如参赛运动员整体体能储备有余,赛场上个个精神抖擞、劲力饱满,特别是男子地躺拳的优秀选手,恰如装上了“马达”其动力超凡,给人有使不完劲的美感;百花争艳的比赛服装更是趋于完美,长衫短袖、雕字绣图山水同展、龙凤齐美款款炫目靓人,可以说武术套路比赛服装不失为本项目的一大亮点;面对如此高水平的比赛,运动员坦然接受比赛成绩,淡然稳健的心态又是一大特点,俗话讲:只有经历了生死的人,才会淡定人生。武术竞技者未尝不是如此,只有经历过一次次、一场场激烈残酷多变的武赛洗礼,才能培养出一颗颗超然胜负、高下的强大心脏,做好自己俨然是每位成熟武术运动员的名片。此外,具有减震厚实的比赛地毯,清晰高科技的电子打分系统及先进快播的传播渠道等硬件设备,都是成功举办武术套路冠军赛有力支撑和强大保障。

十一、业余高手获前8启思

参加此次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不是人人可以报名参赛的,必须是符合武管中心2019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赛区)竞赛规程规定,参加单位是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 体育局,各行业体协,有关体育院校,中国武术上海基地、登封基地、塔沟基地、平阳基地等专业武术代表队。但在比赛中出现一种具有资格参赛单位的少数运动员技术水平不高,归属业余水平;相反全国各地存有一些水平很高的业余高手,却没有参赛资格的现象。笔者认识的三位业余选手,非专业体工队选手,即不拿工资、没有单位编制、也无一日三练,此次有幸有缘有机会参加了冠军赛,并且喜获一个第五名、一个第七名、一个第八名的好成绩,同时也获得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可贺可祝!

武术人所需所想的事,也是武管中心工作的落脚点。故建议武术管理中心设立一个中国武术协会联队直通快道,让有水平的业余武术高手也能参赛。一个机会、一个名次、一个技术等级,确实可以改变业余高手一身命运的良机。联队开设并不难,欲参赛业余高手可对应上一年同项目前十名专业运动员音像资料进行比对,若自定水平相当即可报名,然后经武协联队专家鉴定,凡达要求者便可报名参赛。想必全国业余高手们会欢呼雀跃、摩拳擦掌!

十二、致敬打分裁判员

 参加本次冠军赛的裁判员均为国际、国家级武术套路裁判员,可以说都是同行大咖级人物,个个身经百炼、技术强硬、品行过人,能够代表国内最高裁判水平,在此笔者心怀尊意致谢打分裁判员。4天8单元的激烈比赛中,其工作强度之大是一般人无法体会理解的,裁判工作首先要有非常好的体能储备,才能应对高专注度、高思辨度、高反应度、高准确度的巨细工作。

看着裁判赛场上投心忘我的状态;看着裁判严肃认真板腰的打分动作;看着裁判行礼凝神敬业的面容;看着一场场裁分终结场下瞬间捶背抖腿的辛劳...笔者由心而发,抱拳致敬——全体裁判员,你们辛苦了!

作者:武 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