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学习永远乐 2019-08-21
本文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汤清修老师汤清修老师在《“新教学”教师研修实践活动第一期(温州站)——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例展示与交流活动》上的报告。她的报告结合高中物理学科课堂实例,从规划单元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设置挑战性任务、重建单元评价等方面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解读,较为完整地展示了高中物理学科“新教学”的实践经验,对落实高中物理新课标、实施新教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昨天分享《为什么要进行单元设计?》,今天接续更新。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级教师汤清修老师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

单元教学设计,大的方面讲,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规划。

1.规划单元内容——新授课原则上以教材的章节进行规划,适当进行分割或调整

新授课不建议打乱教材章节规划单元,不然会耗费老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单元重新配置相应的资源。鼓励教师仔细研究教材的章和节的安排,理解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为章选择合适的大任务,将单元学习能够有机的整合和结构化,体现单元设计的思想,当然个别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条件、学生情况做适当调整。

下面将现行上海使用的教材篇章与人教版的做一对比,大家会更清楚这种基于教材的调整。如下图: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第一章第四节周期运动,现在的上海教材就跟人教版不太一样,上海现行教材将“圆周运动”“振动”“波动”整合在一起,强调它们共同的特征——周期性,就有了“周期运动”这个标题。这样,学习内容要求也不一样,我们主要从运动的描述角度去讲,相关动力学部分内容放到拓展型课程,供部分学生继续学习。但2017年版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颁布后,统一了标准后,上海现行教材的安排明显存在该章内容过多的问题。

此外,我们看一下即将要使用的人教社必修一的教材前两章的安排,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发现,将现行上海教材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拆成两章,一章叫“运动的描述”,另一章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放慢起步学习的节奏,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定量研究的要求。

在“运动的描述”里面,包含质点、参考点;时间、位移;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但是我们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去审视这些内容,规划大任务时,我们也感到还可以做一些变化和调整,更利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发现运动的描述中,运动快慢学生比较容易观察和理解,但是速度变化为什么也要引进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个内容也不宜直接观察,硬塞给学生,学生还是需要在下一章的学习中,不断加深理解。是否可以将该内容调整到第二章中呢?下图就是我们做的尝试。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 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系列 物理 学与教指南 必修一》,详情见文末阅读原文

根据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我们也将这些内容分成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叫“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动研究”,相当于是运动的描述,侧重运动的记录s-t图像和v-t图像,没有急于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的概念被放在第二单元,我们用任务形式写标题,就叫“研究落体运动”。为什么我们会想到用“研究落体运动”来开始我们的匀变速运动的研究?大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生活中一个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这个单元就从落体运动的研究,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最后将规律运用到对生活中各种运动的分析。在落体运动的研究中去发现落体的规律,然后进一步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再进一步提出加速度的概念。

目前上海的一些学校也对这两章的教学做了一些试验,鼓励学生用现代化的手段,重走伽利略的研究之路,体会物体沿不同斜面下滑的v-t图像,寻找规律,引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加速度的概念。

另外,这次上课展示内容中就是将原来传统的一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拆成两章,如下图所示,这样主要是基于单元大任务设计的思考。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我们发现,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生,他们对能的认识往往比对功的认识更直接。功的知识初中学生也学过,但功很抽象,学生学到后面讨论问题都是能而不是功,所以我们就先讲清楚一件事——登楼过程中的机械功与能,单元教学设置也是先讲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再讲功,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然后讲功率。主要是在真实情境登楼过程中,理解机械功、机械能以及功和能之间的关系。

而在后一章中我们设立了“摆系统能量的转化”的研究任务,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的研究,去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守恒定律。今天物理专场活动讲的两节课,就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因为是摆系统,我们的主题就围绕“摆”开始。第一节课以“摆”开始,最后一节课以“摆”结束。

今天周世平老师没用到“摆”的实验,是因为时间不够,学生也不会用这些技术。实际上这节课最后要呈现的体育运动中朝鲜族姑娘荡秋千(它的显著特点是越荡越高)。这种秋千运动很有意思,只要她在秋千上下蹲、站起与摆的节奏合拍,就可以荡起来,靠运动员做功,将身体内的生物能转化为机械能。

小朋友玩的秋千主要靠大人在后面推的过程中做功,不断补充能量。让学生在对摆的研究过程中明白,体会建模、守恒的条件等。这样结束这个单元最后一节课,让学生认识真实的功和能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了解机械能守恒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对教材章节作调整的原因。

  • (未完待续)
  • 可点击放大图片观看▼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系列物理学科”编委会

  • 顾问:张民生 朱慕菊
  • 主任:崔允漷 陆志平
  • 副主任:杨向东 张铁道 刘红云 杨晓哲
  • 主编:徐淀芳
  • 副主编:汤清修
  • 核心组成员:袁芳 於丰 周世平 黄瑞花 周晓东
  • 编写人员:梅云霞 方侃侃 柳毅 张艳 陈盛 任莲映 周晓松 徐周民 洪朝晖 杨国强 叶萍 江帆 姬宏斌 宋晓瑜 顾佩美 寿立红

❖ 物理学习指南(必修二)样张

汤清修: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单元内容

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系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