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二甲调肝汤

 欣然书斋 2019-08-21

二甲调肝汤

【配方)

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鳖甲24克,糯米根须24克,太子参18克,茯苓18克,炒山甲15克,白芍15克,女贞子15克,丹参15克,三七6克。

【功能】消症活血,清热益气养阴。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二次服。

【方解】

1.本方取茵陈、田基黄,善能清肝搜邪,且清而不克,此六者所以治其实也;方中田基黄,即《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所载之“地耳草”,产于我国南方田基、沟边潮湿草丛中,性味甘淡微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渗湿行水、消肿止痛功效,清而不克,乃治肝炎的理想药物;

2.丹参活血而不伤正之品,以通其瘀滞;

3.益脾气选用太子参、茯苓之甘平,以济黄芪之温;

4.养肝阴选用白芍、女贞子之中和,而避归、地之柔;

5.糯米根须既是稼秸养脾之品,又“得水土之气最全,能清阴分婚灼之热”者(语见《叶案存真》)参与其间,此六者所以护其虚也;

6.山甲、鳖甲有情之品,入肝络以缓消其症。

【加减】

1.内热盛、口苦便秘者:去黄芪,加虎杖12克,栀子12克;

2.里湿盛、便溏、腹满痛者:去女贞,加苍术9克,厚朴6克;

3.有腹水者:加茯苓增至30克,茅根30克,车前子15克,砂仁6克;

4.胁痛阵发如刺者:加川楝子9克,元胡9克;

5.阴分偏虚、口干、舌燥、虚烦、火升者:加玉竹24克,麦冬12克;

6.胁痛隐隐、痞闷不适者:加柴胡12克,郁金12克。

【特别说明】

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病机复杂,多是寒热错杂,虚实互见,非一方所可治。根据“奇之不去则偶之,一方不去则复之”的原则,何氏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采用活血、消症、清热、养阴、益气诸法复合成方,随症加减,颇获实效。本方特点是性质平和,利于久服,无不良副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