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红柿妈妈 现在,二胎政策放开,70后赶上了“生娃”的尾巴,80、90后则是生育主力军。但响应国家政策的夫妻,谁带娃却是个很头疼的事。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网上流传的一句话“妈妈生,姥姥带,婆婆定期来观赏”。说的就是70、80、90后生的娃都是女方的妈妈带,男方的妈妈则只是有时间过来看看,或者想孙子才过来。 按以前的传统旧观念,一般妈妈生的娃都是爷爷奶奶带,没有姥姥姥爷带的。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姥姥带,奶奶带的越来越少呢?我想,这种现象无非以下几点原因: 1、 避免婆媳关系紧张。 小芬如今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她的大儿子是姥姥一手帮忙带大的。但她生二胎的时候,她娘家弟媳生了一对双胞胎,没办法她妈只能回老家照顾孙子们了。但即使要她自己一个人带两个娃,她也没想过要让婆婆过来照顾孩子。 因为自从结婚后,小芬和婆婆的关系就不太好,住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跟婆婆吵架、闹矛盾。后来,她为了少跟婆婆吵架,就跟他老公商量,自己买房搬出去住。于是,从那以后,一直没有和婆婆公公住在一起。逢年过节,他们还是会带着孩子去看望公公婆婆。不过,分开过后,她就再也没和婆婆吵架了。 婆婆不是亲妈,很多婆媳生活习惯不一样,会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即使双方脾气都还可以,但总有因为两代人不同的观念,特别是育儿方面,而闹矛盾。所以,很多宝妈们都想自己的亲妈来照顾孩子,主要是不想有婆媳矛盾,自然姥姥就就成了带孩子的主力军。 2、 带娃的原因不一样 大多数奶奶带娃的出发点是为了孙子好,不想孙子因为没人带而过得不好。而姥姥带娃是心疼女儿,不想女儿因为带孩子而过度劳累。虽然姥姥也喜欢外孙子,但始终是以女儿的感受为出发点的。 小玲的妈妈之前身体很好,一直帮小玲带孩子,主要是女儿身子单薄、又要上班,她妈想帮着小玲多分担一点是一点。小玲的儿子还没还满月的时候,吐奶很严重,有时候一吃奶就吐出来了。每次小玲喂完孩子奶,都是由小玲妈妈抱着睡,小玲就在旁边睡觉,直到孩子不吐奶了,小玲妈妈才把孩子放下躺着睡。由此可见,为了女儿休息,小玲妈妈付出了很多。 而如果是孩子奶奶带的话,可能就是小玲自己抱着孩子了,奶奶只要自己孙子喝得饱,可能不会太体贴孩子妈的那种。 当然也有一些奶奶做得很少,关心孙子的同时,还会关心媳妇,这样的婆婆就做得比较好了。 3、带娃的影响不同 现在有很多的宝妈不喜欢爷爷奶奶来带娃,就怕他们灌输一些传统的老思想。不如谁比谁更亲,喜欢爸爸还是妈妈等等。还有一些爷爷奶过分溺爱孩子,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妈妈想要纠正爷爷奶奶错误的做法,又担心爷爷奶奶会不高兴。 宝妈们肯定更喜欢自己的妈妈帮忙带孩子,自己有什么教育理念,和自己的妈妈沟通起来更顺畅。 4、外公外婆为了女儿愿意做更大牺牲。 小丽生完孩子就去上班了,孩子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每次放假回家,小丽想要和儿子亲近,孩子都像见陌生人一样躲着她。小丽邀请婆婆带孩子跟自己一起走,婆婆故土难离,就是不肯。就只好自己一边上班,一边带儿子。外婆看女儿实在辛苦,就过来帮忙。 有很多妈妈因为又要工作养家,又怕孩子跟老人一起,跟自己没有感情。也只有自己的亲生父母,愿意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牺牲自己。 不论孩子生出来后由谁带,其实,最辛苦的还是带孩子的父母,他们工作了一辈子,到老了该享享福,但为了在外打工的我们减轻负担,还在发挥他们的余热。所以,无论哪一方的父母,无论何种原因,我们都应该经常对他们说一声:“爸妈!您们辛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