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加尔湖旅行记:在伟大导师的深情凝望中

 丁字之辈 2019-08-22

乌兰乌德,原名乌金斯克,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首府。

1666年,沙皇俄国派遣哥萨克人,经过25年的战争,征服了这里的布里亚特人,建立了这座城市。

乌兰乌德,无论是民俗还是建筑,都表现着一种不同于俄罗斯其他城市的文化。

大型塑像“欢迎远方贵宾”,是蒙古女性形象

布里亚特民族是元朝时期蒙古族的后裔,时至今日,在布里亚特的一些地区,还依然保留着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尤其是布里亚特人的长相,蒙古族人特征十分明显,圆脸庞,眼睛细小,两颊宽大,甚至也有黑色头发,在乌兰乌德转上一圈,这样特征的人随时可见。

街头上的布里亚特女孩

伊沃尔金斯克寺庙(Иволгинский дацан),是俄罗斯佛教的中心。

一蛇身美女,曲线优雅,但伸出的双臂上端却似龙首,而她所缠绕的华表顶上供奉的是月亮、太阳和火焰,这样的造型独一无二,是布里亚特与俄罗斯风格的融合。

大剧院

凯旋门

有轨电车

铁路工人俱乐部

火车头广场

俯瞰乌兰乌德,这是比较繁华的楼区

刚刚下过雨的大街,积水满地

正在维修的火车站,不足200平方的候车室,破旧的喇叭

雨后的公园

可能已经废弃的公园场地

这一切,让我们很难将她与“省城”联系在一起!

列宁头像

前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的列宁塑像被拆除,仅在远东被部分保留。在乌兰乌德的列宁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列宁头像依然矗立。

市政大楼,前苏联国徽依然没有被拆除

而在铁路俱乐部的前面,我偶然看到:凝望远方的列宁塑像前方,是一座正在扩建的教堂,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前苏联长期实行对宗教设施予以没收、关闭、拆除和破坏的政策。当局以种种理由、借口关闭了大批教堂......

前苏联时期,布里亚特民族语言教育被取消,布里亚特人基本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文化,成了以俄语为母语的人。布里亚特青年不懂本族语,不看本民族文学作品,不听本民族的音乐,完全是在苏俄文化的熏陶下长大。

这大概不是伟大导师列宁想看到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