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言》听课笔记3:系统思维

 老狗的图书馆 2019-08-22

(一)为什么要有系统思维?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系统,角色是“我”作为系统的诸多表象之一。

角色是一个引子,引出我们如何系统地看待“我”和这个世界。

在职场、在人生、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一个现象,叫“秘诀崇拜”。比如:很多人问我(注:李一诺):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你一定有什么超人的方法是我所没有的的?

其实,没有系统思维,秘诀是没有用的。

你可能会学到一个小技巧,这个技巧也有用,但最终不会解决问题。秘诀只有在当我们把自己跟世界、跟内心联结起来,把外在世界跟内在世界当一个体系来看,它才真正起作用。

(二)现代人有哪些焦虑?

困扰我们现代人的问题,表面上看有很多,比如升学、升职……但核心只有2个:焦虑恐惧

焦虑分3类:

1、“没有目的学习”和“没有学习的目的”;

2、“没有行动的想法”和“没有想法的行动”;

3、“没有准备的机会”和“没有机会的准备”。

有些人每天做好多事,其实是惯性。

之前布置的作业——“假如生命还剩6个月”,其实就是引发大家对惯性的思考。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引导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们的生命是存在于大量的假设之上的,比如还能活40……这样,我们现在不做想做的事情,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假设不一定是成立的,比如灾难。所以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一个固定的句式:假如生命只有6个月,我马上去辞职;但是我现在不能辞职,因为我需要工作。

机会特别多的时候,会带来焦虑,另外一种焦虑是机会太少。

要注意的是,行业的蓬勃发展不能成为你选择的机会,最终成为你机会的,是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公司某一个老板正在为某一个岗位寻找候选人。

(三)怎么用系统思维解决焦虑?

焦虑是历史的产物!

原始人有焦虑吗?有,主要是吃饭和取暖的焦虑,非常简单。

焦虑主要是因为选择而产生的。我们父母辈从上学到就业,没有什么选择,所以关于学习、择业的焦虑就比较少,也就没那么多焦虑。

面对选择的时候,就需要用到系统思维。

什么叫系统思维?傻瓜版的定义:一,它包括人和物;二,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三,包括个人和组织;四,包括个人意志和组织意志。

(四)什么是外部系统?

举例:麦克风,它本身是一个小系统,如果你把它打开的话,它有各种各样的零件,它的发声结构,它是由谁发明的……通过一个物,我们可以看见它背后各种各样的视角。

从看得见、看不见的角度,看得见的是各种零件、材料,看不见的是发明者、意志的传播、声音传播的媒介……

什么是个人意志和组织意志?

今天的现场,有人在台上讲,有人在台下听,是比较和谐的组织意志。个人意志是分享,组织意志是学习、交流。

生活中很多小事情,都可以作为系统思维来分析,都可以问出很多问题来,有很多视角。

举例:堵车,用系统思维分析,为什么有车?我们这个车与别人的车是什么关系?高速公路是怎么建设的?

关于教育,关于创立一土学校,我看到了这几个问题:一是弥漫的焦虑,二是大量教师存在的对教育的倦怠感,三是教育不公平,四是一个连接的世界。

我们作为贸易大国,跟世界的连接是非常多的;但在教育领域,我们跟世界的连接是非常少的。我们的国际教育,还停留在如何学好英语的阶段。如何培养出影响世界的人才?如何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领导者?这方面的探索太少。一土学校致力于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最终我们希望做的是一个学校,一个创新的体系,一个大的社区,一个公益平台。以教育为中心的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体系,以体系为中心的社区,以社区为中心的公益平台。

一土是围绕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创新。如果不是以系统思维来分析和行动,它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举例:埃隆·马斯克,他做特斯拉,表面上做汽车,实际上是做一个体系。做车,做充电桩,做太阳能板……形成巨大的创新。

(五)什么是内部系统?

回到焦虑,复杂的外在世界和无效的方法之间产生焦虑

个人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

个人看起来是一个小体系,但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庞大的系统。要解决焦虑,必须把自己作为一个系统来看。

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做自己的CEO

GECEO说:领导力是一场艰难的向内的修行。

(六)如何从内部入手改变外部环境?

常见的问题:读研还是工作?留京还是回老家?继续工作还是做全职妈妈?是不是该换行业换工作?

自己总结的一个理论框架——“同心圆”结构:用一种方式来表达我们这个体系,就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

我的内在世界分为:外在角色、内在批评家、伤害、灵魂。

我的外在世界分为:社会、组织、团队、我。

真正的快乐:内在外在的一致,内在灵魂和外在角色是一致的。

我们同时生活在内在体系、外在体系里。

很多焦虑来自外在世界对我们的期盼、评判,来自外在和内在的不一致。

做一个小练习:举一个现在让你焦虑的例子,是来自外在的,完全由外在世界导致的,跟你内在没有关系的。

(一诺的解答)有些焦虑看起来完全是外在因素引起的,跟内在没有关系,其实我们可以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做一些改变。我们是可以选择的。

看待问题的框架:

原因——行为——结果——深层原因

焦虑——外因——逃避、屈服——看到外部系统——看到内部系统——内因——改变——平和、舒展

原来看到的原因可能不是真正的原因,它背后可能有一个巨大的背景;同时,问自己这件事为什么对自己这么重要,从而深层次地了解自己。

从外部系统看到内部系统,这是一个好的机会看待我们自己。英文叫trigger

如果是外部原因,我们会有无力感;如果是内部原因,我们会感到可以控制,可以改变,达到平和和舒展。

课后作业:

用系统思维,重新审视焦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