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谋士郦食其,靠张嘴为刘邦拿下70座城池,为何却被煮成肉汤?

 笑傲江湖1001 2019-08-22

“成也一张嘴,败也一张嘴”,我,郦食(yi)其(ji),高阳酒徒,顶级说客,纵横家传人,被煮了的倒霉蛋,这辈子最恨韩信。这都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详细为您分解。

一、“高阳酒徒”郦食其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群人专门靠着自身的谋略和一张嘴来周游列国,合纵连横,人们将他们称为“纵横家”,这群人里以苏秦、张仪为代表。后六国皆灭,纵横家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后秦二世而亡,天下大乱,纵横家们便又开始横空出世,趁机活动了,郦食其就是其中一位。

虽然诸多书中称郦食其为儒生,但我觉得郦食其不论从说话艺术还是行为方式来看都不像个儒生,他本人更像是纵横家的传人。

当时郦食其想要投奔刘邦,谋个好前程,大展自己所长。考虑到刘邦本人最瞧不起好空谈,误国事的儒生群体,因此郦食其一登场,就拿出了一副流氓派头。他瞪着大眼,手拿宝剑,拍桌子大喊:“我不是儒生,我是高阳来的酒鬼。”

这样的做派很符合刘邦的胃口,因此刘邦邀请了郦食其入内,在此时,郦食其收起了自己的流氓派头,拿出了一副纵横家大师的风范,对着刘邦一一指点天下大势,让刘邦为之信服,这样,郦食其就成为了刘邦手下重臣。

二、一句话顶七十城

不久后,郦食其到达了自身的人生巅峰,那就是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帮助刘邦拉拢了齐王,得到了齐的七十余座城池。这里很值得学习的是郦食其的说话艺术。

郦食其先是先声夺人,直接指出齐王要是不听他的,就会有灭国之祸。然后分析天下大势,对齐王说如今刘邦得势,势如破竹,而项羽已经式微,不久之后就会灭亡。再接着郦食其分析刘邦项羽两人的性格,说道刘邦为人和善,讲义气,有长者之风,项羽本人暴躁易怒而且不守信用。最终劝说齐王来归顺刘邦,一同享受荣华富贵。

郦食其的话实在是太有说服力了,因此齐王归顺了刘邦,并且撤掉了自己在历下的兵员守备,天天与郦食其饮酒作乐,郦食其也以为这一次自己获得大功,可以安心了。然而,一场风暴就要到来。

三、“我这辈子最恨韩信”

要是问郦食其这辈子最恨谁,郦食其不恨烹了他的齐王,而是最恨韩信。

在郦食其说服了齐王后,韩信也率兵而来,本来韩信的任务是打下齐国,然而郦食其已经体现说服了齐王,韩信便无仗可打。韩信心中不服气,于是趁着夜色,偷袭毫无防备的齐国。对于此事郦食其并不知情。

齐王听到这件事后大怒,认为是郦食其忽悠了他。便让郦食其去说服韩信退兵。郦食其在死前最后秀了自己的一波不怕死的流氓风范,他坦言:“干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不会为你劝说韩信退兵。”震怒之下的齐王将郦食其烹死,这位成功的说士便就此身死。

四、总结

按照郦食其的才能,他本来可以有着更好的发展,然而却早早就身死,没有享受到加官进爵的荣誉,也没有太多故事流传下来。但是他的本领,他的能力,值得我们去仰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