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纪八十一(二)--“唐代状元”陆扆 

 zqbxi 2019-08-22
    陆扆(公元847-905年),字祥文,初名允迪,原籍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客居陕州(今河南省陕县),为唐代大政治家、古代十大名相之一——陆贽的族孙。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丙午科,40岁的陆扆状元及第。唐代文学家、书法家,《中国文学家辞典》和《中国书法大辞典》皆有其名。著有《陆扆集》七卷、《禁林集》,均已佚;《全唐文》录存其文10篇,皆为制诰;《全唐诗》录有其诗1首。据现存史料考证,陆扆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也可能是唐代唯一的浙江籍状元。《新唐书》有传。
□身出名门
    自东汉末,陆氏即为江南望族。陆扆出身仕宦世家,曾祖陆澧官至殿中侍御使,祖父陆师德官至淮南观察使,叔祖陆贽官至德宗朝宰相,父亲陆鄯官至陕州法曹参军。陆扆为“历史名臣”陆贽的族孙。陆贽(公元754-805年),字敬舆,嘉兴县人,出生地传在城内甜水井(今嘉兴城区斜西街东首)。陆贽出生时家门已衰落,父曾任溧阳县令但早逝,受母教成长。大历六年(771年)中进士,又应博学鸿词科得高第,授华州郑县尉(注:掌一县课调征收,判司户、司法等曹事务,通常为进士入仕者初任之官,从九品上),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注:中书省次官,参议朝政,传宣皇帝旨意,审复中书舍人所拟诏敕,处理本省日常公务,正三品),实为宰相。
    陆贽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矫正人君的过失,敢于揭露奸佞误国的罪恶。他公忠体国,励精图治,具有远见卓识,措施得当,力挽危局,使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得以转危为安。后终为小人所害,罢相后一贬再贬,最后客死他乡。
    陆贽是唐代贤相,其学养才能和品德风范,深得时人和后人称颂。权德舆比之为汉代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文辩智术超过汉代张良,“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之治可复”,惜其“仕不遇时”。今人将其评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一。陆扆深受其影响,才智学识和从政风格一如陆贽,官位甚至高过陆贽,青出于蓝而甚于蓝,真不愧为名门之后。不过,陆扆的结局比陆贽更为悲惨!
□两帝垂青
    陆扆工属辞,文思敏捷,深为僖宗喜爱。《全唐诗》录其诗一首:“曙色分层汉,莺声绕上林。报花开瑞锦,催柳绽黄金。断续随风远,间关送月沈。语当温树近,飞觉禁园深。绣户惊残梦,瑶池啭好音。愿将栖息意,从此沃天心。”(《禁林闻晓莺》)陆扆很有名望,名噪文坛,与陆希声、陆威并称“三陆”。他还工于书法,有书迹传世。
据传,陆扆有“自点状元”之嫌。886年,陆扆进京科举时,赶上唐僖宗逃亡梁洋,他便追到僖宗的驻地。同中书舍人郑损住在一起,陆扆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很快和郑损混熟了。宰相韦昭度很赏识陆扆,陆扆则希望自己早日成为进士,好几次恳求韦昭度开科取士。韦昭度说:“现在是夏天,不是试期,并且请谁做主考呢?”陆扆说,请郑损最合适。韦昭度答应了,让他自己去说。书贴、榜文,都由陆扆自己制定。是年六月,他被皇帝擢为进士第一,为巡官(注: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属官,位判官、推官下)。后来,他在翰林院任职,正赶上大热天。同僚跟他开玩笑,说这样的日子,很适合造榜。尽管如此,他仍然兢兢业业,勤政爱民,忠直清正。在朝为官,敢于直言;在地方为官,颇有政绩;当宰辅后,千方百计削弱宦官、军阀之权,成效不大但用心颇佳。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乙卯科榜发时,张昭宪居榜首,桂州(今广西桂林)人赵观文名列第八;进士及第二十五人。落第举子不满,指责考官崔凝营私舞弊。昭宗得知,下诏于武德殿重试,并命翰林学士陆扆主试,又亲自阅卷,认为赵观文“才藻优瞻,义理昭然,深穷体物之理,曲尽缘情之妙。所试诗赋,辞艺精通,皆合本意”,遂钦定为第一。进士及第共十五人,张昭宪等落第。
    有一次,昭宗曾作赋,诏学士皆和,陆扆最先写就,令人刮目相看。昭宗不禁赞叹说:“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善内廷文书,后无继者,今朕得之。”此后,昭宗一再提拔重用他,后来即使被他触犯过,也不记前嫌,再次起用,委以重任,两度为相,居相位共4年零4个月。    
□坎坷仕途
    仕途险恶,一波三折,两上两下。陆扆初入仕途,步步高升。他中状元后,历任盐铁巡官、校书郎,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授蓝田尉;景福元年(892年)升祠部郎中,知制诰;893年,获御赐金紫服,五月授中书舍人(注:中书省要职,共六人,正五品上)。乾宁二年(895年)任兵部侍郎(注:正四品下),封爵银青光禄大夫;三年正月进翰林学士(注:共六人,内参密命,与商朝政,是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号称内相),尚书左丞,封嘉兴县男(注:爵名);七月迁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注:为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加号,为宰相衔职),加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注:为尚书省户部长官)。时覃王兵犯凤翔,昭宗要派兵镇压,陆扆认为时局刚刚安定,不宜征战,触犯昭宗,被贬为峡州刺史(注:为一州行政长官,品秩为从三品至从四品下)。乾宁四年(897年),昭宗再次起用陆扆,授工部尚书(注:正三品),后转兵部尚书。光化二年(899年)正月,又授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三年(900年)四月兼户部尚书,爵位晋吴郡开国公(注:爵名,正二品)。九月,转为门下侍郎(注:门下省为受命于皇帝的最高政令审议机构,负责审议中书省草拟诏令,审阅各种上行文书,提出建议后交中书省进呈皇帝;为门下省次官,正三品),监修国史。天复元年(901年)进阶特进(注:正二品文散官),兼作兵部(一作户部)尚书。
    时值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局混乱,国势日衰。藩镇朱温逼昭宗迁都洛阳。天复三年(903年)二月,他因与前宰相崔胤议事不合,受攻击,被贬为沂王傅(注:亲王的老师,从三品),东都分司(注:唐朝于东都洛阳分设略同于京师之官府,属闲散之职)。唐朝末代皇帝——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帝迁居洛阳,陆扆任吏部尚书。后被朱温连降十五级,被贬为濮州(今山东鄄城东北)司户参军(注:掌户籍、计帐、婚姻等事,其中上州为从七品下,中州为正八品下,下州为从八品下)。六月,朱温又杀旧宰相裴枢、独孤损、陆扆等三十余人于白马驿(在滑州白马县,今河南省滑县东)。朱温的谋臣李振屡试进士,竟不中第,故深恨朝官,对朱温曰:“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朱温含笑听从。两年之后,唐朝灭亡。
    可叹:大唐良才,生不逢时,国运不济,扆之奈何!
  附:《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宋·欧阳修、宋祁
陆扆,字祥文,宰相贽族孙。客于陕,遂为陕人。光启二年,从僖宗幸山南,擢进士第,累进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扆工属辞,敏速若注射然,一时书命,同僚自以为不及,昭宗优遇之。帝尝作赋,诏学士皆和,独扆最先就。帝览之,叹曰:“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善内廷文书,后无继者,今朕得之。”
始,得举进士时,方迁幸,而六月榜出。至是,每甚暑,它学士辄戏曰:“造榜天也。”以讥扆进非其时。累为尚书左丞,封嘉兴县男。徙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三省得宰相,有光署钱,留为宴资,学士院未始有。至扆,送光院钱五十万,以荣近司。进中书侍郎,判户部。
嗣覃王以兵伐凤翔,扆谏曰:“国步方安,不宜加兵近辅,必为它盗所乘,无益也。且亲王而属军事,必有后害。”帝顾军兴,责扆沮挠,贬峡州刺史。师果败。久之,授工部尚书。从天子自华州还,以兵部尚书复当国,封吴郡公。
天复初,帝密语韩偓曰:“陆扆、裴贽孰忠于我?”偓曰:“扆等皆宰相,安有它肠?”帝曰:“外言扆不喜我复位,元日易服奔启夏门,信不?”偓曰:“孰为陛下言此?”曰:“崔胤、令狐涣。”偓曰:“设扆如是,亦不足责。且陛下反正,扆素不知谋,忽闻兵起,欲出奔耳。陛下责其不死难则可,以为不喜,乃谗言也。”帝遂悟。累兼户部尚书。
帝至自凤翔,大赦天下,诸道皆赐诏,独不及李茂贞。扆曰:“国西,凤翔为最近,迹其罪固不可赦。然尚修职贡,朝廷未之绝,无宜于诏书有以异也。”始,崔胤罢相,扆代之。胤内怨望,及是议以为阴有党附,贬沂王傅,分司东都。胤死,复授吏部尚书,从迁洛。柳璨始附朱全忠,谋去朝廷衣冠有望者,贬扆濮州司户参军,杀之白马驿,年五十九。扆初名允迪,后改云。
附:《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八十三,贡举六
陆扆举进士,属僖宗幸梁洋,随驾至行在,与中书舍人郑损同止逆旅。扆为宰相韦昭度所知,欲身事之速了,屡告昭度,昭度曰:“奈已深夏,复使何人为主司?”扆以郑损对。
昭度从之。因令扆致意。榜贴皆扆自定。其年六月,状头及第。后在翰林署,时苦热,同列戏之曰:“今日好造榜矣。”然扆名冠一时,兄弟三人,时谓三陆,希声及威也。(出《北梦琐言》)
附:《唐纪》八十一,卷第二百六十五
    六月,戊子朔,敕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赵崇、王赞等并所在赐自尽。
  时全忠聚枢等及朝士贬官者三十余人于白马驿,一夕尽杀之,投尸于河。初,李振屡举进士,竟不中第,故深疾搢绅之士,言于全忠曰:“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全忠笑而从之。 
唐纪八十一(二)--“唐代状元”陆扆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八十一(二)--“唐代状元”陆扆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八十一(二)--“唐代状元”陆扆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八十一(二)--“唐代状元”陆扆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八十一(二)--“唐代状元”陆扆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八十一(二)--“唐代状元”陆扆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夏,四月,庚子,有彗星出西北。

     淮南将陶雅会衢、睦兵攻婺州,〔光化三年,田頵为杨行密所攻,钱镠取婺州,使沈夏守之。〕钱镠使其弟镖将兵救之。

     五月,礼院奏,皇帝登位应祀南郊;敕用十月甲什行之。〔为朱全忠杀柳璨、蒋玄晖张本。

     晈乙丑,彗星长意天。彗所以除旧布新,易姓之征也。(薛居正五代史曰:是年工月甲辰,有彗出于北河,贯文昌,其长三丈余。五月乙丑,复出轩辕、大角,及于天市垣,光耀严猛。

     柳璨恃朱全忠之势,恣为威福。会有星变,占者曰:「君臣俱灾,宜诛杀以应之。」璨因疏其素所不快者于全忠曰:「此曹皆聚徒棋议,怨望腹非,宜以之塞灾异。」李振亦言于朱全忠曰:「朝廷所以不理,良由衣冠浮薄之徒紊乱纲纪;且王欲图大事,〔谓篡夺也。〕此曹皆朝廷之难制者也,不若尽去之。」全忠以为然。癸酉,贬独孤损为棣州刺史,裴枢为登州刺史,崔远为莱州刺史。乙亥,贬吏部尚书陆扆为濮州司户,工部尚书王溥为淄州司户。庚辰,贬太子太保致仕赵崇为曹州司户,兵部侍节王赞为潍州司户。〔唐武德二年分青州北海县置潍州,八年州废,以北海还属青州。此时盖复置潍州也。自余或门胄高华,或科第自进,居三省台阁,以名检自处,〕声迹稍著者,皆指为浮薄,贬逐无虚日,搢绅为之一空。辛巳,再贬裴枢为泷州司户,(刘昫曰:泷州治泷水县,本汉端溪县地。晋分端溪立龙乡县,隋改龙乡为平原县,又改为泷水。唐平萧铣,置泷州。〕独孤损为琼州司户,崔远为白州司户。

     晧甲申,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遣使修好于王建。〔赵匡凝东结淮南,西通巴蜀,欲交邻以抗朱全忠也,适以动朱全忠之兵。

     六月,戊子朔,敕裴枢(裴枢(841—905)字纪圣。绛州闻喜(现运城市闻喜县)人。吏部尚书裴向之孙,御史大夫裴寅子。咸通十二年进士,升为蓝田尉,值宏文馆。跟随唐僖宗入蜀,擢拔为殿中侍御史。龙纪初年官至给事中,改为京兆尹,常以清流自居。)、独孤损、崔远(崔远(?-905),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河中节度使崔玙孙子,崔珙侄子,崔澹的儿子。龙纪元年(公元889年)登第,大顺初以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正拜中书舍人。乾宁三年(公元896年)转户部侍郎博陵县男,转兵部,以本官同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天祐初从昭宗东迁洛阳,罢相守仆射。二年(公元905年),柳璨希朱全忠旨,贬白州长史,被杀於白马驿。)、陆扆(唐光启二年(八八六)从僖宗幸南山,第进士,为巡官。累官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陆扆工属辞,文思敏捷。昭宗曾作赋,诏学士皆和,扆最先就,昭宗赞叹说:“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善内廷文书,后无继者,今朕得之。”乾宁初年,历任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尚书左丞,封嘉兴县男,徙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覃王兵犯凤翔,昭宗要派兵镇压,陆扆以为时局刚刚安定,不宜征战,触犯昭宗,贬为峡州刺史。乾宁四年(897)授工部尚书,后转兵部尚书、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光化三年(900)兼户部尚书,封吴郡开国公。九月,转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天复元年(901)进阶特进,兼兵(一作户)部尚书。藩镇朱全忠逼昭宗迁都洛阳,时崔胤执政,贬陆扆为沂王傅、分司东都。昭宗被害后,陆扆贬为濮州司户参军,最后被杀于滑州白马驿。卒年五十九。善作真字,有赠恐光草书歌,笔迹不减古人。著有文集7卷。事迹收录于《唐书本传》、《宣和书谱》等。)、王溥、赵崇、王赞等并所在赐自尽。

     时全忠聚枢等及朝士贬官者三十余人于白马驿,〔白马驿在滑州白马县。〕一夕尽杀之,投尸于河。初,李振屡举进士,竟不中第,故深矣搢绅之士(插笏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晋读为搢绅之搢,谓插於绅带之间,若带剑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元年》:“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绅,射牛行事,封 泰山 下东方。”后用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东观汉记·明帝纪》:“是时学者尤盛,冠带搢绅,游雍而观化者,以亿万计。” 唐 权德舆 《知非》诗:“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内务府大员》:“内府人员惟充本府差使,不许外任部院,惟科目出身者,始许与搢绅为伍。” 林纾 《与姚叔节书》:“傖人入城,购搢绅残敝之冠服,袭之以耀其乡里,人即以搢绅目之,吾弗敢信也。”),言于全忠曰:「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全忠笑而从之。

     振每自汴至洛,朝廷必有窜逐者,时人谓之鸱枭(禽言诗,以一只失去幼鸟的母鸟口吻诉说自己过去遭受的迫害,经营巢窠的辛劳跟目前处境的艰难。)。见朝士皆颐指气使,〔以颐指麾,以气使令,言其怙朱全忠之劫而肆其骄豪也。〕旁若无人。

     全忠尝与僚佐及游客坐于大柳之下,全忠独言曰:「此柳宜为车毂。」众莫应。有游客数人起应曰:「宜为车毂。」全忠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皆此类也!〔言顺口附和以玩狎人。〕车毂须用夹榆,〔说文:榆,白枌。所谓夹榆,乃今之田榆也,生田塍间,其皮类槐,其肉理坚致而赤,锯以为器,坚而耐久。车毂众辐所凑,其木宜坚致者。吕俛曰:櫅榆宜作车毂。尔雅云,白棘也。)柳木岂可为之!」顾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数十人,捽言「宜为车毂」者悉扑杀之。

     乙丑,司空致仕裴贽贬青州司户,寻赐死。(裴贽,字敬臣。及进士第,擢累右补阙、御史中丞、刑部尚书。昭宗时,拜中书侍郎,兼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幸凤翔,为大明宫留守。罢,俄进尚书左仆射,以司空致仕,为朱全忠所害。

     柳璨余怒所注,犹不过十数,张文蔚力解之,乃止。

     时士大夫避乱,多不入朝,壬辰,敕所在州县督遣,无得稽留。前司勋员外郎李延古,德裕之孙也,去官居平泉庄,〔李德裕有平泉庄,在河南府界。德裕平泉记曰:先公眺想,属注伊川,吾于是有退居河洛之志。于龙门得乔处士故居,翦荆棘,驱狐狸而为之。康骈曰:平白庄去洛城三十里。〕诏下未至,责授卫尉寺主簿。

     秋,七月,癸亥,太子宾客致仕柳逊贬曹州司马。

     庚什夜,天雄牙将李公佺与牙军谋乱,罗绍威觉之;公佺焚府舍,剽掠,奔沧州。〔为罗绍威诛牙将张本。)时刘守文据沧州。

     八月,王建遣前山南西道节度使垩è宗贺等将兵击昭信节使冯行袭于金州。〔冯行袭附朱全忠。

     朱全忠以赵匡凝东与杨行密交通,西与王建结婚,乙未,遣武宁节度使杨师厚将兵击之;己亥,全忠以大军继之。

     处州刺史卢约使其弟佶攻陷温州,张惠奔福州。〔天复三年,张惠据温州,至是而败。王审佑时据福州。自温州南出平阳县度海浦即福州界。九域志,温州东南至福州界三百二十里,自界首至福州五百二十里。)

     钱镠遣方之珍救婺州。〔淮南兵自正月攻婺州。

     初,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司空图弃官居虞乡王官谷,〔王官谷在虞乡县中条山。〕昭宗屡征之,不起。柳璨以诏书征之,图惧,诣洛阳入见,阳为衰野,坠笏失仪。璨乃复下诏,略曰:「既养高以傲代,类移山以钓名。」又曰:「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朝。〔柳璨言司空图既非伯九之清,又非柳下惠之和。且朝政彼,而自谓公正。通鉴直叙其辞而微恶自见。〕可放还山。」图,临淮人也。

     杨师厚攻下唐、邓、复、郢、随、均、房七州,〔七州皆忠义军巡属。)朱全忠军于汉北。九月,辛酉,命师厚作浮梁于阴谷口,襄州谷城县有阴城镇。(按旧史,阴谷口在襄州西六十里。)癸亥,引兵渡汉。浮梁成而渡。甲子,赵匡凝将兵二万陈于汉滨,师厚与战,大破之,遂傅其城下。是夕,匡凝焚府城,帅其族及麾下士沿汉奔广陵。〔僖宗中和四年,赵德諲据襄州,传子匡凝,至是而亡。)杨行密时据广陵,匡凝沿汉入江,顺流东下而奔归之。乙丑,师厚入襄阳;丙寅,全忠继至。

     匡凝至广陵,杨行密戏之曰:「君在镇,岁以金帛输全忠,今败,乃归我乎﹖」匡凝曰:「诸侯事天子,岁输贡赋乃其职也,岂输贼秋!今日归公,正以不从贼故耳。」行密厚遇之。

     丙寅,封皇弟禔为颍王,佑为蔡王。

     丁卯,荆南节度使赵匡明帅众二万,弃城奔成都。〔天复三年,赵匡凝遣匡门据有荆南。匡凝既败,匡明亦走。〕戊辰,朱全忠以杨师厚为山南东道留后,引兵击江陵;〔荆南军府治江陵。〕至乐乡,〔九域志,江陵府长林县有乐乡镇。〕荆南牙将王建武遣使迎降。全忠以都将贺緕荆南留后。全忠寻表师厚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王宗贺等攻冯行袭,所向皆捷。丙子,行袭弃金州,奔均州;其将全师朗以城降。〔禧宗大顺二年,冯行袭取金州,至是而败,行袭遂归于朱全忠。九域志,金州东至均州七百里。)王建更师朗姓名曰王宗朗,补金州观察使,割渠、巴、开三州以隶之。〔宋白曰:渠州,春秋巴国。秦灭巴,置巴郡,汉为宕渠县地。蜀先主分巴郡置宕渠郡,梁大同三年于郡理置渠州。巴州亦汉宕渠地,后汉分宕渠北界置汉昌县,今州理是也。后魏于汉昌县理置大谷郡,又于郡北置巴州。开州,汉朐铁县地,后汉建安二年分朐铁西北界置汉丰县,后周置开江郡,隋改郡为开州。

     乙酉,诏更用十一月癸酉亲郊。

     淮南将陶雅、陈璋拔婺州,执刺史沈夏以归。杨行密以雅为江南都招讨使,歙、婺、衢、睦观察使;〔杨行密本用陶雅为歙州。〕以璋为衢、婺副招讨使。璋攻暨阳,〔此暨阳即越州诸暨县也,与婺州东阳县接境。〕两浙将方习败之。习进攻婺州。

     濠州团练使刘金卒,杨行密以金子仁规知濠州。

     杨行密长子宣州观察使渥,素无令誉,〔令,善也。〕军府轻之。行密寝疾,命节度判官周隐召渥。隐性惷直,对曰:「宣州司徒轻易信谗,喜击球饮酒,〔杨渥时守宣州,盖加官司徒。〕非保家之主;余子皆幼,未能驾驭诸将。庐州刺史刘威,从王起细微,必不负王,不若使之权领军府,俟诸子长以授之。行密不应。左右牙指挥使徐温、张颢言于行密曰:「王平生出万死,冒矢石,为子孙立基业,安可使他人有之!」行密曰:「吾死瞑目矣。」隐,舒州人也。

     他日,将佐问疾,行密目留幕僚严可求;众出,可求曰:「王若不讳,如军府何﹖」行密曰:「吾命周隐召渥,今忍死待之。」可求与徐温诣隐,隐未出见,牒犹在案上,可求即与温取牒,遣使者如宣州召之。〔为杨渥不终本。〕可求,同州心也。〔路振九国志曰:严可求本冯翊人,父实,仕唐为江、淮陆运判官,由是家于江都。〕行密以润州团练使王茂章为宣州观察使。〔杨行密以宣州地接杭州,使良将居之,岂知杨渥与王茂章构怨乎。为茂章奔两浙张本。

     冬,十月,丙戌朔,以朱全忠为诸道兵马元帅,别开幕府。〔别开元帅府。

     是日,全忠部署将士,将归大梁,〔将自襄阳归大梁。〕忽变计,欲乘胜击淮南。〔洛阳以丙戌除全忠诸道元帅,全忠犹在行营,以是日变计,欲攻淮南。〕敬翔谏曰:「今出师未踰月,平两大镇,〔谓荆、襄两镇。〕辟地数千里,远近闻之,莫不震慑。此威望可惜,不若且归息兵,俟衅而动。」〔敬翔知淮南之不可攻。〕不听。

     改昭信军为戎昭军。

     辛卯,朱全忠发襄州;壬辰,至枣阳,〔棘阳县属随州。自襄阳至枣阳一百三十余里。〕遇大雨。自申州抵光州,〔宋白曰:申州,春秋之申国。汉置平氏县,魏文帝立义阳郡,宋立司州,入魏改为郢州,周武帝改郢州为申州。光州,春秋弦国。汉为西阳县,魏置弋阳郡,梁末于光城置光州,北齐置南郢州,后周为淮南郡,隋复为光州。九域志,自申州东南至光州三百五十五里。〕不下,且屠城!」再用严设守备,戎服登城,见全忠,拜伏甚恭,曰:「光州城小兵弱,不足以辱王之威怒。王苟先下寿州,敢不从命。」全忠留其城东旨日而去。

     起居郎苏楷,礼部尚书循之子也,〔裴枢等既死而苏循等进矣,春唐玺绶而输之梁者此辈也。〕素无才行,干宁中登进士第,昭宗覆试黜之,仍永不听入科场。〔洪迈随笔曰:昭宗干宁三年,试进士,刑部尚书崔凝以下二十五人发榜。诏于武德殿前覆试,但放十五人,自状头张贻范以下重落,其六人许再入举场;四人所试最下,不许再入,苏楷其一也。唐人谓页院为科场,亦谓之场屋,言由此而决科进取,争名之场也。〕甲午,楷帅同列上言:「谥号美恶,臣子不得而私。先帝谥号多溢美,乞更详议。」〔按旧书帝纪,楷时帅起居郎罗衮、起居舍人卢鼎上驳议。楷目不知书,仅能执笔,其文罗衮作也。〕事下太常,丁酉,张廷范奏改谥恭灵庄愍孝皇帝,庙号襄宗,诏从之。

     杨渥至广陵。〔渥自宣州至广陵。〕辛丑,杨行密承制以渥为淮南留后。

     戊申,朱全忠发光州,迷失道百余里,又遇雨,比及寿州,〔九域志,光州东至寿州三百五十里。〕寿人坚壁清野以待之。全忠欲围之,无林木可为栅,乃退屯正阳。〔淮水流出颍、寿之间,夹淮有正阳镇;东正阳属寿州安丰县界,西正阳属颍州颍上县界。〕

     癸丑,更名成德军曰武顺。〔以朱全忠父名诚,故改成德为武顺。

     十一月,丙辰,朱全忠渡淮而北,迤再用抄其后军,斩首三千级,获辎重万计。全忠悔之,〔悔不用敬翔之言也。〕躁忿尤甚。丁卯,至大梁。

     先是,全忠急于传禅,密使蒋玄晖等谋之。玄晖与柳璨等议:以魏、晋以来皆先封大国,加九锡、殊礼,然后受禅,当次风行之。乃先除全忠诸道元帅,以示有渐,仍以刑部尚书裴迪为送官告使,全忠大怒。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疾玄晖权宠,欲得其处,〔蒋玄晖时为枢密使,内专朝廷之权,外结朱全忠之宠。〕因谮之于全忠曰:「玄晖、璨等欲延唐祚,故逗遛其事以须变。」玄晖闻之惧,自至寿春,具言其状。全忠曰:「汝曹巧述闲事以沮我,借使我不受九锡,岂不能作天子邪!」〔禅代之事,先封大国,次加九锡、殊礼,此王莽创为之也。魏、晋踵而行之,讳其名而受其实。魏文帝所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其言虽不至如朱全忠之凶暴,其欲篡之心则一也。〕玄晖曰:「唐祚已尽,天命归王,愚智皆知之。玄晖与柳璨等非敢有背德,但以今兹晋、燕、岐、蜀皆吾勍敌,〔晋,李克用。燕,刘仁恭。岐,李茂贞。蜀,王建。〕王遽受禅,彼心未服,不可不曲尽义理,然后取之,欲为王创万代之业耳。」全忠咤之曰:奴果反矣!」玄晖惶遽辞归,与璨议行九锡。时天子将郊祀,百官既习仪,〔唐制:大祀,百官皆先习仪,受誓戒,散斋,致斋,而后行事。〕裴迪自大梁还,〔裴迪先至寿春行营,从朱全忠还大梁,自大梁还洛阳。〕言全忠怒曰:柳璨、蒋玄晖等欲延唐祚,乃郊天也。」璨等惧,庚午,敕改用来年正月上辛。殷衡本姓孔名循,为全忠家乳母养子,故冒姓赵,后渐贵,复其姓名。

     壬申,赵匡明至成都,〔正月丁卯,弃荆南,至是方至成都。〕王建以客礼遇之。

     昭宗之丧,朝廷遣告哀使司马卿宣谕王建,至是始入蜀境。西川掌书记韦庄为建谋,使武节度使王宗绾谕卿曰:〔武定节度使治洋州,蜀之东北鄙也,故使谕卿。〕「蜀之将士,世受唐恩,去岁闻乘舆东迁,凡上二十表,皆不报。寻有亡卒自汴来,闻先帝已罹朱全忠弒逆。蜀之将士方日夕枕戈,思为先帝报仇。不知今兹使来以何事宣踰﹖舍人宜自图进退。」〔司马卿抑时为中书舍人欤﹖否则,唐制中书通事舍人掌受四方章奏及宣传诏命,今以卿将命出使,故称之欤﹖〕卿乃还。

     庚辰,吴武忠王杨行密薨。〔年五十四。杨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人[1]  ,唐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唐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谥号武忠。南吴建立后,改谥孝武。杨溥即位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全唐文》录其文一篇。〕将佐共请宣谕使李俨承制授杨渥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郡王。〔杨行密请李俨承制,见二百六十三卷天复二年。渥字承天,杨行密长子。

     柳璨、蒋玄晖等议加朱全忠九锡,朝士多窃怀愤邑,礼部尚书苏循独提言曰:「梁王功业显,大历数有归,朝建速宜揖让。」朝士无敢违者。辛巳,以伓忠为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戎昭、武定、泰宁、平卢、忠武、匡国、镇国、武宁、忠义、荆南等二十一道为魏国,〔宣武领汴、宋、亳、单、宣义领汝、郑、滑,天平领郓、曹濮、济,护国领河中、晋、绛、慈、隰,天雄领魏、博、贝、卫、澶、相,武顺领镇、冀、深、赵,佑国领京兆、商、华,河阳领孟、怀,义武领定、祁、易,昭义军领潞、泽,保义领邢、洺、磁,戎昭领金、均房,武定领洋,泰宁领兖、沂、密,平卢领青、淄、齐、棣、登、莱,忠武领陈、许,匡国领同,镇国领陕、虢,武宁领徐、宿,忠义领襄、邓、随、郢、唐、复、安,荆南领荆、归、峡。〕进封魏王,仍加九锡。全忠怒其稽缓,让不受。十二月,戊子,命枢密使蒋玄晖赍手诏诣全忠谕指。癸巳,玄晖自大梁还,言全忠怒不解。甲午,柳璨奏称:「人望归梁王,陛下释重负,今其时也。」即日遣璨诣大梁达传禅之意,全忠拒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